专栏名称: 产业智能官
用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认知计算和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架构师之路  ·  想要提升deepseek回复质量,会这一招就 ... ·  4 天前  
InfoQ架构头条  ·  DeepSeek 爆火真相:不靠“人盯”,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产业智能官

【数字化】华为数字化转型“孙子兵法”

产业智能官  · 公众号  ·  · 2019-10-03 05:05

正文

华为经过多年发展,以自身实践为基础,外加政府、交通、电力、制造等百行百业,构建出一套科学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可以被视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孙子兵法”。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这个背景下,数字原生企业通过新一代ICT技术的深入运用, 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以实现企业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白皮书指出, “利用新一代ICT信息技术,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是传统企业转型的重要路径。


白皮书目录如下


本白皮书非常精彩,提供免费PDF下载,发送数字 190724 到本公众号,即可弹出下载链接


下文是白皮书内容简述:


01

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特点



本篇文章第一部分将会介绍数字化转型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而且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是什么?


1
行业数字化转型的 定义


华为对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是: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深入运用,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进而优化再造物理世界的业务,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实现业务成功。


2
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理解


1.    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并不是目的,转型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让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2.    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业务转型

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一场业务、管理和商业模式的深度变革重构,技术是支点,业务是内核。

3.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来自方方面面:从技术驾驭到业务创新,从组织变革到文化重塑,从数字化能力建设到人才培养,因此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多数企业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取得显著成果。


3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特征


1.   新一代ICT技术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数字化转型就是将新一代ICT技术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叠加到企业原有的生产要素中,从而引起企业业务的创新、重构。因此,新一代ICT技术能否得到有效运用,并为企业产生显著的业务价值是转型的关键特征。

2.   数字资产成为创造价值的新源泉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将新技术简单运用到生产过程中,更应该在转型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形成数字资产,围绕数字资产构建数字世界的竞争力,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


4
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1.   文化观念的冲突

未来的数字化企业将以完全不同的形态和方式运行。数字化转型过程将极大地突破传统企业的“舒适区”,在缺乏经验的未知领域探索,新旧两种文化观念将存在长期的冲突。

2.   新技术的驾驭和整合

数字化转型不仅要求企业能够迅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还需要将新技术融会贯通形成组合优势,并且在业务变革上找准结合点,使之运用和改变现有业务。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驾驭新技术提出了极大挑战。

3.   组织和人才

为了有效推进数字化转型,必须同时进行组织的变革,转型本身是动态的,在 转型过程中如何建立并调整与转型匹配的组织机构是转型综合挑战的一个重要方面

转型人才也是行业转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新技术人才,业务创新人才,更需要能够将新技术与业务结合起来的跨领域人才,培养高水平的转型人才队伍是数字化转型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02

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



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坚持一个企业级转型战略,创造两个保障条件,贯彻三个核心原则,推进四个关键行动中的第一个关键行动。


在长期的信息 化建设发展过程中,业界已经在战略规划、架构设计、建设实施方面形成了一批理论方法实践与模型工具,正如前文所述,数字化转型时代有其独特的特点与挑战。

华为在大量的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中,摸索积累了一套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业务成功的战略框架与战术工具集,对业务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最佳实践做了总结,提炼了其中具有通用性,普世性的关键点与要素,形成了一份简单可操作的方法。

坚持1个企业级转型战略 ,把数字化转型定位为企业级战略,全局谋划。

创造2个保障条件 ,通过组织转型激发组织活力,通过文化转型创造转型氛围。

贯彻3个核心原则 ,将核心原则贯穿转型全过程,保证转型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

推进4个关键行动 ,通过4个关键行动控制转型关键过程。

我们希望这套行动纲领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起到参考指引作用,帮助企业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在前瞻性的战略规划牵引下,走出一条动态演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而实现在数字化时代的自我进化。


1
坚持一个企业级转型战略


数字化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数字化转型的方略,在高层次上面向未来,在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问题上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长期的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战略为指引开展数字化转型,将大大提高转型成功的概率。

数字化转型战略主要包括:

数字化转型愿景和使命。

数字化转型定位目标。

新商业模式,新业务模式,新管理模式。

数字化转型战略举措。


2
创造2个保障条件,组织机制和文化氛围


组织机制保障

数字化转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来支撑,需要明确转型的责任主体,制定合理的组织业务目标,配套考核和激励机制,优化组织间协作流程。

在适合的条件下,还应成立专门的数字化转型组织,协调业务和技术部门,建立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间的协同运作机制,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地。

创造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是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要不断培养转型文化理念,激发个体活力,为员工营造好的转型环境,形成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

数字文化。 积极拥抱数字化,通过数据来改变传统的管理思路和模式,习惯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

变革文化 。勇于探索,拥抱变化,自我颠覆,持续变革

创新文化,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更加积极和主动。


3
贯彻三个核心原则


数字化转型应遵循以下三个核心原则。并将三个原则贯穿到转型全过程,保证转型始终在正确轨道上。

原则一,战略与执行统筹。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战略和执行并重。

战略强调自上而下,重视顶层设计,从企业战略逐层解码,找到行动的目标,路径,指导具体的执行。

执行强调自下而上,在大致正确的方向指引下,积极进行基层探索和创新,将新技术和具体的业务场景结合起来,从而找到价值兑现点。从成功的基层创新归纳和总结经验,反过来影响和修订上层的战略和解码。

战略与执行统筹处理好远期与近期,总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等各方面关系。

原则二,业务与技术双轮驱动。

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来自业务和技术两个方面。

数字化转型实际是业务的转型升级,要从业务视角主动思考转型的目标和路径,将转型落实到具体的业务运作中,可以借鉴外部的实践经验,找到技术对业务变化的支撑点。

新技术可以给业务带来巨大的提升潜力,企业应该在新技术的探索上做适度超前投入,通过持续的探索和学习,把新技术的威力变为实际的业务价值,推动业务持续转变。

原则三,自主与合作并重。

转型成功关键在企业自身,企业要想实现转型的自我驱动,识别和聚焦核心能力,自我提升实现核心能力内化。

对于非核心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外部力量,快速补齐能力短板为自身发展构建互利共赢的生态体系。


4
推进4个关键行动


一、顶层设计

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就是制定转型的总体框架与发展路标,是全局有效协同的必要基础。顶层设计可以明确长期目标实现战略解码,在组织内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语言,统一行动,解决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协作性、可持续性问题。

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从过程上看,主要包括价值发现,蓝图制定,路径规划三大主要阶段。

价值发现

快速实现业务价值,是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的难点,价值发现通过综合评估企业现状,分析业务需求,对标业界实践等任务,发现转型的现有价值,找准转型突破的口,其主要工作包括现状与问题调研,业务需求理解,业界最佳实践对标,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以及转型价值发现等。

蓝图制定

蓝图制定为数字化转型制定总目标,指引转型的总方向,使转型成为全局性共识,其主要工作包括描愿景描绘,转型目标设定,转型蓝图制定,架构设计,技术路线选择,制定转型举措和组织文化变革等。

制定转型蓝图是这阶段的核心工作

一方面要保证转型目标有效落地,具备可实施性,另一方面,还要同时保障转型未来可演进,可持续发展,因此良好的企业架构设计是其中的关键点。

路径规划

路径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识别转型约束条件与资源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规划,确保目标达成。其主要工作过程包括约束条件分析,资源需求分析,实施路径规划以及实施任务分解等。

二、  平台赋能

数字化时代下外部的快速变化与企业内在的稳健经营要求形成了强烈矛盾,带来了巨大挑战,反映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上,业务需求快速多变、新技术层出不穷,而数字化系统需要稳定扩展与平滑演进,频繁的颠覆重构不仅造成重复投资建设,更带来业务经营与企业运营方面的额外风险。

企业需要不断强化提升数字化能力,来应对这种挑战,其中包括:

1.  业务与技术深入结合能力

将业务经营企业运营的新功能新需求不断在技术系统中落地实现,并反哺业务,包括产品服务数字化,精准营销,全要素在线,实时决策支持等。

2.  数据智能和价值再造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