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新兴的虹膜写真市场,包括其拍摄方法、价格、应用前景和相关的安全问题。虹膜写真通过拍摄人眼内的虹膜,经过后期渲染后得到独一无二的照片。专家提醒公众注意虹膜写真的安全性,不要在公共场合展示,并建议商家和消费者签订合同保护个人信息。同时,眼科医生提醒眼睛可能受到强光伤害,不建议特定人群进行虹膜写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虹膜写真的兴起和市场应用
文章介绍了虹膜写真市场的兴起,不少网友和商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相关照片,成都已出现多家虹膜写真艺术馆。拍摄价格99—170元,可设计周边产品,从业者看好前景。
关键观点2: 虹膜写真的拍摄方法和原理
虹膜写真拍摄方法类似在医院检查眼睛,需将下巴放在一个托盘上,两侧强光照射瞳孔后由正面相机近距离拍摄。经过后期渲染可得到独一无二的照片。
关键观点3: 虹膜写真的安全性和专家建议
专家提醒虹膜写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不排除不法分子利用虹膜写真照片结合相关技术手段对虹膜生物认证系统进行破解。建议在拍摄前签订合同保护个人信息,避免纠纷。同时,眼睛可能受到强光伤害,不建议特定人群进行虹膜写真。
正文
综合 极目新闻
最近,一种新兴的
“虹膜写真”
在市场上兴起
还有不少网友及商家
在社交媒体发布相关照片
据媒体报道
今天(11日),话题
#虹膜写真尽量别公开展示#
冲上热搜。那么虹膜写真安全吗?
有从业者表示,虹膜识别需要通过活体检测,捕捉眼球运动轨迹来进行识别的,而虹膜写真是静态的,而且后期还会进行艺术渲染,无法做到生物识别。“虹膜写真和虹膜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
对此,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安全学院教授徐明表示,
虹膜和人的指纹一样,其纹理特征包含着很多独一无二的个人信息。
尽管虹膜写真和虹膜生物认证在硬件、软件和技术原理上并不完全相同,但不排除有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虹膜的写真照片,结合相关技术手段对虹膜生物认证系统进行破解。
“对于拍摄的虹膜写真,尽可能不要在公共场合展示。”
上海博和汉商(杭州)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律师邵斌表示,
虹膜写真照片如果单纯作为艺术品,并在消费者本人同意情况下拍摄,不涉及侵犯隐私。但商家若利用拍摄底片获取不法利益,则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邵斌建议,商家和消费者双方应在拍摄前签订合同,内容包括经被拍摄者同意,商家方可采集虹膜这类敏感的个人信息,避免后续纠纷;并且商家应承诺不得将消费者信息用于其他用途,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浙中医大二院眼科主任俞萍萍表示,虹膜写真的原理是将虹膜的局部放大,呈现出细微的结构,在医学上已经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眼造成伤害。但由于拍摄瞬间往往需要强光照射,如果光线过于强烈,瞬间光能聚焦,还是有可能对视网膜造成光损害。
“建议在拍摄时,眼睛尽可能避开强光,更不要注视光源。也不建议经常拍摄。”
浙医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韩伟也表示,如果拍摄时需要强光照射,且时间较长、反复照射,对本身有眼睛疾患的可能会有损伤。因此不建议有角结膜炎、眼底病变等眼病,或近期刚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虹膜写真。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
四川日报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