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佛学
腾讯佛学频道以“传播正见,引导正信,缔结正缘”为宗旨,致力于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净化人心,解脱烦恼,共趣人生升华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改善高端量子设备的秘诀,竟然是放两颗葡萄 ·  昨天  
环球物理  ·  【地球物理】回望地球物理勘探一百年 ·  2 天前  
大家居洞察  ·  大股东出手!美凯龙或获建发6亿元租金收入 ·  2 天前  
大家居洞察  ·  大股东出手!美凯龙或获建发6亿元租金收入 ·  2 天前  
会计雅苑  ·  深圳证券交易所2024-2026年财务报告审 ... ·  3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物理学中真有“魔法”,它代表一类量子资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佛学

马明博:一个人的朝圣路

腾讯佛学  · 公众号  ·  · 2018-11-27 17:03

正文

文/马明博


1、和尚不作怪,徒弟不来拜

常听人说:“和尚不作怪,徒弟不来拜。”有时佛门里发生的事,倒不是和尚作怪,而是的确不可思议。

比如说,有位僧人之前从来没学过画画,但是有一天他突然拿起了画笔。在十年之间,他把《朝晚课诵》“八十八佛忏悔文”中提及的诸佛一一画了下来。同样不可思议,画完八十八佛之后,再给他笔,他也画不了啦。

佛经中讲,这八十八佛,每一尊都是众生的忏悔主,信众可向诸佛申述自己悔过改恶的愿望。前53尊佛名,见于《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是曾在娑婆世界出现过的佛;后35尊佛名,出自《决定毗尼经》,是现在十方世界的佛。

这位法师绘制的《八十八佛忏悔文观想图》,由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出版流通。我曾有缘请得一册。那时,我和这位画出八十八佛的殊戒法师还未相识。

春节过后,我在山西太原妙吉祥寺参加上元节祈福法会。拜完《药师宝忏》上卷,小歇时,我随殊戒法师来到茶室。坐下来后,我开门见山:“法师,当年您是怎么想到要画八十八佛的?”

他沉默了一下,“我没有学过画画。画佛,也是做梦做的。醒来之后,拿起笔试了试,就画出了一尊‘南无普光佛’。这是八十八佛的第一尊。”

看来,当时的他,在诸佛加被下,无意间开启了意伏藏中的“工巧明”,因此能够无师自通。这是多么殊胜的缘!

殊戒法师说:“画这些佛像时,参考了藏传佛教的35尊佛造像;其余的53尊佛,都是我在禅观中见到的。”

“有些佛像,从来没有见过,我就持诵那尊佛的名号。比如画善游步佛,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样子,就闭着眼睛念‘南无善游步佛’……念着念着,心里就浮现出一尊佛,一开始,佛像并不清晰,念着念着,看清楚了,佛正在马背上禅坐呢。”

“最不可思议的是画最后一尊。一天晚上,我在梦中去了一趟西方净土世界,见到了阿弥陀佛。醒来之后,我就把梦中见到的这尊‘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画了下来。恰恰这是八十八佛中的最后一尊。”

2、学佛最大的功德,就是证悟

这时,有几位居士来到茶室门前,“阿弥陀佛。师父,我们能进来吗?”接下来,殊戒法师集中精力答居士问。

一居士问:“如何修行?”

法师说:“安住本分,淡泊名利。”

又问:“什么是本分事?”

答:“本分事就是眼前的事。安住本分,就是做好眼前的事。用佛门的话说,就是‘听招呼,守范围’,不要有多余的想法。多余的想法,都是妄想。不打妄想,就是正念现前。让你做你不做,也是不守本分。”

又问:“淡泊名利,是不是要拒绝名利?”

答:“人追求名利也是正常的。淡泊不是拒绝,是不执著。拒绝是另外一种执著。”

另一居士问:“学佛到底学什么?”

答:“佛是什么人?是觉悟的人。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如何开发智慧、获得觉悟。”

又有居士问:“有些事,明明我是对的,别人却偏说我错了。怎么办?”

答:“他说你错了,你就错了。但你心里要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古人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做事的人,只要问心无愧就对了,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又有居士问:“佛法这么好,为什么学佛的人这么少呢?”

答:“众生业力不同嘛。有的人相信‘断灭论’,凡事只求‘过把瘾’,财色名食睡,追求低级享受带来的刺激,这样的人只顾眼前,不计来生,认为这辈子吃了喝了玩了,死了也值了。这是典型的愚痴。佛说,因地上不伤害众生,果地上才能平安;因地上常行善法,果地上善法常随。愚痴的人就算听到佛的话,也不相信。是不是这样?”

又有居士问:“是不是供养多就功德大?”

答:“学佛最大的功德,就是证悟,自证圣果。”

言语平实,句句真心直说。

下午,继续拜了《药师宝忏》的中卷、下卷。天色向晚时,当天的整部《药师宝忏》圆满了,做了回向。

3、菩萨把我送上朝圣路

殊戒法师过午不食,我也没去斋堂,跟着他回到茶室。他讲起当年从峨眉山徒步走到五台山的事。

1993年7月,他在四川披剃出家。次年8月,在九华山祇园寺受具足戒。受戒之后,他和一位同戒师兄开始云游参学。

“出家为僧,要在丛林里住五冬三夏,才有资格出来参学。那时我哪懂这个?认为云游就是参学,其实就是到处乱跑。”

参学的第一站,是普陀山。

在普济寺讨单时,知客师问:“大德是来干什么的?”

“来参学。”

“那好!请大德给讲讲,怎么个参学?”

讲不出来,他们被老参毫不客气地轰了出来。

离开普陀,两人相伴走了半年,走到了四川峨眉山。在峨眉山,遇到一位三步一拜朝山的僧人。这位僧人聊到当年虚云老和尚从普陀山起香三步一拜朝五台山的事。

他问:“朝山途中,如何解决食宿?”

那位僧人呵呵大笑,“这个不用你操心!只要你真发心,该吃饭的时候就有人送来,该住宿的时候龙天护法给你搭房子。”

1995年三月初六,他在峨眉山万年寺发大誓愿:“一愿步行朝礼五台山,亲见文殊;二愿开智慧成就佛道,广度众生,三愿兴旺三宝门庭。”一位老参听说他要步行朝五台山,送来一领棉大衣。

“就这样,菩萨把我送上路了。”第一天,走到中午,饿得走不动了。跟人化缘,被拒绝了。“从迈出朝台的第一步起,我就提醒自己,行脚途中,如果化缘被拒绝,只能说明缘分不到,不能起嗔恨心。”

没讨到吃的,他就坐在路边,背对马路,面朝树林,静心念佛。念着念着,听到背后有人说话:“法师,你还没吃饭吧?”回头一看,路中央站着三个人,一老一中一少,像是奶奶、女儿和外孙祖孙三代。他如实地说,没化到缘。老婆婆说:“那您跟我们走吧,我回家给您做饭吃。”

他兴奋地站了起来,走了两步,又停住了。他想起,朝山之初曾立下誓愿“决不往回走”。老婆婆听了,很感动,掏出一些钱,“既然这样,您拿着去买点吃的吧。”他又摆了摆手,“我不捉金钱。”老婆婆很慈悲,看见不远处有小卖部,她就让孙子去买来了两盒饼干。

当天下午,走到红日西斜,两只脚上都起了大水泡,每走一步,钻心地痛。公路边有个村子,村边有个草垛,他坐在草垛下,等着天黑。

这时,有几个老婆婆从村里出来,给他送来晚饭。他坚持过午不食,请老婆婆明天早上再给送来。有位老婆婆说:“天气这么冷,露宿会把人冻坏,法师,你到我家开办的幼儿园去住一晚吧。”

晚上,在幼儿园寢室里,他把孩子们的床拼在一起,睡了一夜。

第二天中午,行脚到了乐山,他找到寺院,讨了顿午斋。走到傍晚,又累又饿,他跟菩萨忏悔,“行脚途中,为了补充体力,要吃晚餐,否则身体吃不消。”

第三天中午,走到一个小镇上。在一家小饭店前,遇到几个流里流气的年轻人。见他背着一把剑,有个年轻人问:“你会不会武功?”

他说:“这个嘛,要吃了饭再说。”

那几个年轻人请他吃了顿饭。

“多亏有这把剑,帮我一路上减少了不少魔障。许多云游僧在路上被人欺负。有些不老实的人一见我背上有剑,担心我有武功,不敢找事。”

小店老板娘建议说:“师父,你不要跟老百姓要吃的。不是人家不愿意给,是人家有几口人就做几口人的饭,给了你,家里人就不够吃了。你要吃的就跟饭店要,开饭店的最忌讳说‘我这里没饭吃’。”

学会了这一招,吃的问题,迎刃而解。

吃的问题解决了,睡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天近黄昏时,他问路人:“附近有没有寺院?”人家指了个方向。找过去,是一座废圯的寺院,只剩下一座塔。就在塔中挨了一夜。想睡睡不着,于是打坐念经,越念越清醒。

第四天,在老百姓的屋檐下露宿,又是一夜不眠。

第五天,天刚麻麻亮,就开始走。走了十几里路,天亮了。见路边站着两个老婆婆窃窃私语。一见他走近了,两个老婆婆跑开了。在老婆婆站的地方,他看到路边草地上,一个年轻的女人光着身子躺在草地上睡觉。

他赶紧走开了,心里却妄想纷飞。

“她不怕草扎吗?她不怕有野兽来吗?她不怕冷吗?她不怕冻感冒了吗……按常理说,这个女人是个疯子。但她身上干干净净,就像刚洗了澡一样。”

带着妄念往前走。前面路边,大树下有个小伙子坐在地上倚着大树呼呼大睡。这个小伙子,一身迷彩服,胡子邋遢的。

早晨遇到的这一男一女,对他启发很大。

“他们屁股下什么也没有,他们能睡着,我为什么不能睡着?”

第五天晚上,露宿路边,他默念“南无观音菩萨”,不再担心野兽袭扰,不再担心受冻感冒,很快就睡着了。

就这样,吃的问题、睡的问题不是问题了。

有天中午,走累了,他靠着路边的排水沟睡着了。为避开蚊蝇叮扰,他在脸上盖了块布。

正朦朦胧胧地睡着,听到有人说,“这是个逃犯吧?”

“不是,是个和尚!”

“和尚也落魄啊?”

“他是不是病了?”

……

他躺着不动,后来,人们散开了。

继续往前走。途中,有寺院就挂单,没寺院就露宿。

4、一时天上,一时人间

我问:“你脚底的泡呢?什么时候下去的?”

说起脚底板上起的泡。他说,旧泡没下去,新泡就起来了,一个接连一个。脚上起了多少泡,数不清了。脚底起泡,走起来并不觉得痛,如果休息一会儿,再站起来迈步时,痛得受不了。没办法,狠狠地朝地上跺几脚。跺麻了,继续走。

后来,遇到一个老者,教他把泡挑破了放出水来。这样再走起来就轻快多了。有天傍晚,遇到一个道管员,人家把他在道管站睡了一夜。走了四十多天,这是第一次睡在床上,真舒服啊!

又一天晚上,他想去寺院投宿,到的太晚了,没叫开寺院的门。邻近的一位居士把他领到池塘边看鱼的棚子里过夜。看着他满脚的泡,那位居士哭了,跑回家端来一盆热水,给他泡脚。

脚上的泡,走到西安时才渐好。西安寺院多,每个寺院住一天,休息的时间充裕了,那些水泡慢慢结痂了。

脚底板的问题解决了,他一天可以走120华里。有时,遇到好心的居士想开车拉他一段。他婉言谢绝了。“我发的愿是步行朝五台。如果坐车,不就错了因果吗?”

遇上信佛的居士,人家供养他一顿好饭。

遇到不尊重僧人的人,人们骂:“臭和尚,滚一边去!”

他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好,我马上滚。”

说起化缘乞食的日子,他笑着说:“那可真是一时天上,一时人间。天天都能体会到什么无常啊!”

从踏上朝圣路那一刻开始,他就感觉到文殊菩萨一直陪在他身边。我问:“你看到菩萨了吗?”

“眼睛没看到,心感觉到了。”

出陕西,进山西地界。又走了十几天,邻近五台山了。

夏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那天,他走到五台县城北侧的尊胜寺时,寺中僧人出来把他的行囊接过去,替他背上。他心里一欢喜,当下又发愿,从尊胜寺开始,改步行为三步一拜。

说起这一段,他又笑了:“那时不知道,从尊胜寺到台怀镇,还有一百多里路呢。”

5、雪中绽放的金莲花

“从峨眉山到五台山,前后走了四个多月。现在想想,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到了五台山,感觉这一路真是殊胜啊!”

说到这里,殊戒法师停下来,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有居士问:“拜忏能把过去的业障消除掉吗?”

答:“忏悔无法消除掉过去的业因,但可以把恶因成熟的缘破坏掉,让恶因枯萎,不再结出恶果。”

我问:“你说五台山殊胜,是感觉到的,还是见到的?”

殊戒法师讲了一个“雪地金莲”的故事。

2012年初冬,那是河北赵县柏林寺住持明海法师即将结束闭关的前夕。五台山天降瑞雪。白雪铺满了愿成寺的庭院,他在一株松树下看到一星绿芽。过了几天,明海法师出关那一天,那枝绿芽竟然开出一朵黄灿灿的金莲花!

说着,殊戒法师喊侍者找来当时的照片。

“雪地盛开金莲花,你说殊胜不殊胜?”

这时,寺院的暮鼓响了起来。我起身告辞。

冬夜清冷,月明星稀。回到车上,殊戒法师说的这些故事,令与我同行的几位佛友热情洋溢,他们议论了好久。

有位师兄问我:“马师兄,你怎么不说话啊?”

“刚才,殊戒法师说发愿亲见文殊。他在五台山到底有没有见到文殊菩萨呢?我刚才忘了问他,现在心里正有点遗憾呢。”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