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中晨报
《鲁中晨报》是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面向城市居民的省级地域性生活类日报, 1999年7月1日创刊,为山东省第一张晨报,报纸发行范围覆盖淄博、东营、滨州、潍坊等城市,是鲁中地区新闻影响力最大,发行范围最广,广告效果最好的强势主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山东这条高速,在鲁中山区中建出一座“隧道博物馆” ·  16 小时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山东交通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无损检测技能大赛中 ... ·  2 天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济南新建零点立交两条匝道完成上跨东西向主线桥 ·  3 天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世界跨度最大的这种桥在黄河贯通!济滨高铁通车 ... ·  6 天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走进济南公交信息公开专区”政府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中晨报

振奋!淄博五区三县怎么发展,8位书记给出答案!

鲁中晨报  · 公众号  · 山东  · 2017-02-25 17:30

正文

在淄博市“两会”上有这么几位人大代表,

他们既是淄博市人大代表,

也是各区县的党委书记。

会议期间,

本报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听听他们如何对淄博市发展建言献策,

如何结合淄博市的中心工作做好区域工作。

张店区委书记孙来斌

当龙头做表率 推进四位一体 

按照市委要求,张店要在实现“四位一体”的城市建设上当好龙头、做好表率;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当好龙头、做好表率;在城市功能聚集上当好龙头、做好表率;在城市管理上当好龙头、做好表率。

“这表明市委对我们张店的发展高看一眼、充满期待。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在推进‘四位一体’城市发展建设上做好表率、当好先锋。”淄博市人大代表、张店区委书记孙来斌在参加市人代会分组审议时表示。


孙来斌表示,下一步,张店区将主动融入主城区总体发展战略,推动区域融合,加快推动城市发展建设,进一步明晰和强化中心城区在全市层面的城市定位,努力实现率先发展。一是主动对接“四位一体”,二是统筹推进“三大片区”,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今明两年,张店区将全力配合实施好华光路西延、人民路东延等总投资39亿元的18项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沾沂高速、309国道等6项交通工程建设;重点抓好齐赛片区等9个已开工棚户区建设,启动安乐街片区等9个新项目建设。对梅苑社区等24个老旧片区实施整治改造,年底前51个老旧片区全部改造完毕。对昌国路、新村路进行绿化升级改造,青年公园、张店公园5月份建成开放。


聚焦“四位一体”,加快转型升级,致力打造产业集聚高地。继续大力实施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全力实现产业向集聚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中高端迈进。一是做强产业体系,二是做大工业园区,三是做优营商环境。


大力推动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发展,重点抓好总投资57.3亿元的35个技改项目。服务业向“全业态”拓展,以创建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为契机,积极发展与主城区功能定位相适应的高端服务业;全力抓好东方时尚驾校、传化金泰公路港等7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引进各类金融保险机构5家以上。到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将达到6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以上。

聚焦“四位一体”,坚持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宜居张店。狠抓大气环境治理,对建材、建陶、燃煤电厂等重点行业,城区东部、南部等重点区域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绿动力提升工程,力争年内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190天。


大力改善水环境质量,继续推进孝妇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力争主要河流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孝妇河湿地公园达到Ⅲ类标准,直排企业、纳管企业排放达标率和排污口改造率均达到100%,年内实现镇办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和重点河流断面、涉水重点企业水质自动监测两个“全覆盖”;坚持刑责治污,对环境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聚焦“四位一体”,着力改善民生,全面持续增强民生福祉。推动“文化名城”建设,挖掘冶铁文化、淄博花灯等传统文化精髓,打造黑铁山、玉黛湖、唐家山以及孝妇河湿地公园、齐盛湖公园等精品旅游线路,全力建设全市旅游大本营。


动态推进低保线、贫困线“两线合一”,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抓好“省级社区治理和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任务落实,年内新增养老床位300张,新建农村幸福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各6家;建成公共租赁房252套,新增廉租房货币补贴65户。


加快推进东方实验学校、齐盛学校等10所学校建设,2017年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完善立体化、全覆盖的“五位一体”社会治理新模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挂包同责、失职追责”,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淄川区委书记李新胜

立足区位优势 加快转型跨越

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走出新路径,实现新跨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淄川。

在参加淄博市人代会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淄博市人大代表、淄川区委书记李新胜总结了淄川区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并对淄川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目标进行了阐述。


李新胜表示,在产业转调方面,淄川将着力打造结构优化、质效并举的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面对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环境压力大、过剩产能问题突出的实际,淄川区坚持不懈地转方式调结构,努力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下一步,淄川将坚持把产业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路,继续实施产业精准转调、企业精细管理“双精”战略,加快由工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转型跨越。


一是逐个产业梳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集约化的方向,重点抓好建陶、化工、耐火等产业的精准转调;二是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重点抓好新装备、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等四个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突出产业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立足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四个领域的现代服务业。四是用好淄川资源禀赋,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在空间平台方面,淄川将着力打造资源汇聚、合作共赢的创业热土。积极打造园区平台载体,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生产集约,力争经过5年努力,园区工业经济占全区比重达到80%以上,最近两年的工业项目均在园区布局。


围绕推进淄川的特色产业发展,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思路,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先期重点抓好昆仑陶瓷小镇、双杨建陶小镇、聊斋文化风情小镇、龙泉富硒养生小镇、太河写生小镇和齐长城小镇、西河红木小镇。


在动能培育方面,着力打造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人才集聚的新高地。“在资源优势逐步消失后,我们坚持把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更多地放在了科技、文化和人才上,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构筑新优势。”李新胜说。


在科技方面,持续实施以“百名专家淄川行、百家企业院校行、百名博士进企业”为内容的“三百工程”。在文化方面,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集中打造西南部工业遗存、中北部历史文化、东南部齐长城生态三大文化旅游融合产业带,打造全域旅游格局。在人才方面,深入实施“精英引领”工程,不断加大高端人才、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


在城市建设方面,淄川区将着力打造城乡统筹、美丽宜居的品质城市。按照“东文西商、南拓北延、传承鼎新、靓水纳山”的思路,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优化功能分区,提升承载能力,努力让淄川的城区更有气质、更有品位、更有魅力。


“东文西商”就是以聊斋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黉山般阳故城项目为主线,抓好东部文化组团发展;以服装新城、海尔新星物流港、电商系列项目为载体,抓好西部商贸物流板块提升。“南拓北延”就是以文峰山森林公园、九色玫瑰小镇为主体,拓展城市向南空间;以北京路南延、天津路南延、沾沂高速等道路建设为契机,向北无缝对接中心城区。


“传承鼎新”就是重视聊斋文化、般阳文化、陶琉文化、煤炭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靓水纳山”就是推进“一山两河”生态工程,提升般河、孝妇河等城市水体的景观效果,把文峰山、黉山、凤凰山纳入城市构成,在城市中体现更多的山水元素。


在生态建设方面,淄川将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生态环境。切实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把环保作为倒逼经济转型的调控手段,把绿水青山作为最普惠的民生,偿还生态欠账,再造秀美淄川。

博山区委书记刘忠远

打造文旅之都 博山对话世界

春节前,博山就确定了“一个目标、三个聚力,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现代化城市的总体思路,并提出要把焦裕禄精神打造成为博山精神,号召全区上下创新竞进、凝心聚力、扎实苦干。

淄博市人大代表、博山区委书记刘忠远说,在淄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期间,淄博市委书记王浩参加博山团讨论时指出,“如果没有博山的崛起,如果没有博山的辉煌,如果没有博山的再创振兴,那么整个淄博转型发展,整个淄博走在前列,整个淄博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都是空话,都有重大遗憾”,并从产业基础、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人脉资源、区位资源、群众基础六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博山的优势和潜力,也坚定了博山走到全市前列信心。


工业是博山的立区之基、强区之本。没有工业的振兴,博山实现转型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博山围绕机电泵业、健康医药、汽车部件、新型材料四大产业,重点策划了机电泵业、健康医药、汽车部件、新型材料四个专业园区,四个正县级领导干部分别挂包一个园区,全部纳入经济开发区统一管理,并确定了“十三五”末经济开发区跨入全省开发区30强的目标。下一步,将以四大产业、四个园区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名企、名家、名品“四换三名”工程,抓紧抓实龙头企业培育、重大项目招引、产业链条拉伸、配套功能提升、体制机制创新等关键环节,全力推动工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型、集约集聚集群发展。今年,初步策划重点工业项目88项,计划总投资156.7亿元。


作为全市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山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景区面积达450多平方公里,国家4A级景区3处、3A级景区6处,大小景点200余处。博山的文化主要讲善、红色、奋斗、创业,孝文化、焦裕禄故乡、艰苦奋斗纪念馆,充满正能量,与时代相符合。同时,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0余处、非物质文化遗产50余项、陶瓷琉璃艺术大师119位,这些都为建设文旅之都提供了先天条件。博山拟策划成立博山文化研究院,统筹孝文化、陶琉文化、美食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重点围绕生态文化游、陶琉文化游、工业文化游、乡村文化游、红色文化游五大文旅品牌,集中策划实施一批标杆式项目,加快全区文旅融合提档升级。以更大的视野走出去,做好与市陶博会等活动的对接,融入到全市、全省、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大局,增强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打造好博山“文旅之都”这个品牌。


在生态建设方面,今年,博山确定总的生态环境目标是: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空气良好率达到65%以上,孝妇河出境断面达到地表水四类水标准以上,力争三四季度达到三类水标准。一方面,围绕规划得更特、建设得更美、管理得更优,把山体、水系等生态元素全部纳入规划,保持好曲折起伏的地势特点,加快“多规合一”。抓好“三改一建”等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抓好城市修补,集中策划建设一批街心游园、主题公园,努力把博山建设成为公园博物馆,真正使城市遗存始终是“活着的历史”。抓好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刑责治污”力度,全面引进生态淄博建设模式,对生态建设工作,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排名,加大重点问题、重点项目、焦点难点通报曝光力度,对不能按时完成工作进度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去年博山民生投入占财政收入83.5%,今年将抓住群众满意这个根本,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确保民生投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统筹做好扶贫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全面提升教育、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底线,高标准抓好今年确定的10个方面41件民生实事。

临淄区委书记宋振波

把齐鲁文化的“齐”字立起来

下一步,临淄区将按照历史故事“景点化”、历史景点“故事化”的思路,继续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打响齐国故都、足球故乡文化品牌。真正把齐鲁文化中的“齐”字立起来。

临淄作为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扛起弘扬齐文化的大旗,是上级要求、群众期盼,更是关系临淄未来发展的头等大事。


淄博市人大代表、临淄区委书记宋振波说,今年,临淄区确定了总投资549亿元的71个重点项目,不论是数量、体量,还是质量,都是历年之最,是临淄经济发展、精准转调的“定盘星”。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临淄还要扛起弘扬齐文化的大旗。齐文化是临淄的“根”,更是临淄的“魂”。宋振波表示,下一步,临淄区将按照历史故事“景点化”、历史景点“故事化”的思路,继续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打响齐国故都、足球故乡文化品牌。真正把齐鲁文化中的“齐”字立起来。突出阐发齐文化开放、包容、创新、重商、法治的核心精髓,继续承办好齐文化节、世界足球文化高峰论坛等活动,让更多人对临淄文化因知而爱、因爱而行。大力实施“足球+影视”双核驱动战略,依托足球小镇建设,积极发展足球培训、文化交流、休闲旅游等项目。目前,临淄区已在建、筹建马莲台森林公园、国际足球学校、稷下学宫模拟展示馆、齐古城、市民文化中心等“十大文旅融合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同时,临淄区以建设“协调宜居、朗润人文”城市为目标,按照“一核、两带、三副、五小镇”的空间布局,坚持“东扩、南拓、西联、北跨、中优”的城区发展方向,全面启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城市设计、淄河生态旅游带等重点规划项目,精准定位城市“成长坐标”。宋振波说,城市功能主抓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配套上,全力实施徐姚片区、南部新城等工程,集中推进国道233、省道102、遄台路北延等主干道路改造建设,全面打通城区“断头路”,持续完善城市慢行体系,构建“两高三环五纵八横十连线”的城乡路网格局。同时,围绕“良好及以上天数达到55%、蓝繁天数达到65%”的部署要求,打响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问题攻坚战,持续开展空气异味综合整治、扬尘粉尘污染防治等行动。实施“三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提升改造,通过“三线”引黄补源、中水循环利用,实现“西水东调、三河环城”。


淄河是临淄的母亲河,曾哺育了一代代的临淄人,孕育了光辉灿烂的齐文化,但从1971年太河水库建成后,逐渐断流。“没有水,打造56平方公里的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也好,建设朗润人文的现代化临淄也罢,都无从谈起。”宋振波说,因此,临淄区提出重新让“三河环城”,就是要恢复淄河、乌河、运粮河昔日水清岸绿的宜人风光,为61万临淄人民建设最美的城市。围绕“裸露山体、关停矿山全部复绿”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全面复绿工程,做优马莲台森林公园,建设一座美丽的“后花园”。


民生建设是“根本任务”,更是临淄引以为傲的品牌。宋振波表示,下一步,临淄区将更加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坚决兑现民生承诺,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在扶贫脱贫上,大力实施后扶贫时代“八大扶贫工程”,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在民生社会事业上,积极推进凤凰中学、区医疗中心等教育卫生“双十工程”建设步伐,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在改善居住环境上,全面完成“三改一建”任务,年内实施24个棚改项目和36万平方米老旧社区改造;启动“全域美丽乡村”工程,巩固提升“五化”水平,推动农村建设由“千村一面”向“各美其美”转变。在社会治理上,继续深化平安临淄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筑牢安全生产底线,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周村区委书记沙向东

着眼一体发展 做出周村贡献

围绕加快融入“四位一体,必须从思想认识、推进措施、落实保障三个层面,用心用力谋划落实。

淄博市人大代表、周村区委书记沙向东说,第一个层面,就是要高度统一思想,把全区干部群众的心思精力全部凝聚到“四位一体”上来。把融入“四位一体”、支持服务淄博经开区,对周村发展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讲清楚、讲到位,教育引导全区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感恩意识、机遇意识,全面融入“四位一体”,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做出周村贡献、勇当排头兵。


“特别是全力支持、服务和参与淄博经开区建设发展,强化淄博经开区‘区域规划在周村、建设发展在周村、引领带动效应在周村’的意识。”沙向东表示,全面融入“四位一体”、支持服务淄博经开区,是今后五年周村发展的主题主线和头号工程,目的就是真正实现周村区与淄博经开区基础设施一体共建、产业发展一体共进、资源要素一体共享、生态环境一体共治、共兴共赢一体发展。


第二个层面,就是要全面对接融入,坚持用“四位一体”统领周村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规划布局要全面融入。在谋划未来五年发展的时候,周村区坚持以“四位一体”为统领,将全区整体划分为城区、王村、南郊、周村经济开发区四个组团,主动融合对接周边的淄博新区、淄博经开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发展。


产业发展要全面融入,按照“四位一体”产业总体布局,找准周村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优势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一体共进。


生态建设要全面融入。坚持拿出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腕,狠抓生态环保治理。“我们总的要求是,盯紧抓好市里下达的33项环保综合治理任务,底线是不拖全市后腿、坚决按期完成,实际工作中自我加压提速、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确保上半年完成27项治理任务。”沙向东说。


基础设施要全面融入。围绕加速推进“四位一体”互联互通,统筹抓好区域内水、电、气、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无缝对接。突出抓好总投资38亿元的309国道改建、人民路西延、姜萌路南延、淄河大道西延、正阳路提升改造、102省道改建、张周路提升改造等23条道路工程,2月底完成手续办理、工程招标等工作,3月份全面铺开摊子。


突出抓好总投资36.2亿元的古商城北片区、二十里铺村等19个棚改项目,把全区具备条件的村和社区,全部纳入棚改范围、全面启动建设;突出抓好总投资1.15亿元的31个老旧小区和24条背街小巷高标准整治提升,目前已全部开工,今年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公共服务全面融入。着眼于“四位一体”资源共享、功能互补,按照辐射半径,科学规划配置区域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避免重复建设,突出便民利民,切实提升“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便利实惠和获得感。


重点抓好投资5.3亿元的扶贫攻坚、解决教育“大班额”、区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镇村公办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改造、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等49项民生实事工程,将城市管理、信访维稳、社区服务、环保治理、安全生产、基层党建等多个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切实解决多头管理、重复管理、低效管理问题。


第三个层面,就是要全面提振精神,干字当头、激情创业、狠抓落实。一是持续深入开展“比先进、查短板、提精神、创一流”活动。二是突出抓好“十个新突破”“三个新提升”工作重点。三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桓台县委书记贾刚

抓好工业强县 桓台永争一流

桓台要当先锋、作表率;要融入大局、主动作为;还要走在前列、永争一流。

淄博市人大代表、桓台县委书记贾刚告诉记者,桓台县作为全市发展的重要一极,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贾刚表示,桓台县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就是要全力落实好“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总体思路和“十个新突破”工作重点,统筹推进工业强县、文化旅游、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党建提升五大主题工作,实干苦干、永争一流,努力打造发展质量更高创新活力更强的宜业宜居新桓台。


目前,桓台县正处于爬坡过坎、负重前进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桓台在转型发展上积累了许多不可比拟的基础优势,为下一步在全市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打下了良好基础。


周连华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城市轻轨、济青高铁、沾沂高速、小清河复航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和建设,这些重大项目都与桓台有直接关系。在全市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战略部署中,桓台县被列入主城区“四位一体”发展布局,这对桓台下一步在淄博城市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贾刚表示,桓台将积极主动作为,全力融入大局。按照全市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加强与市主城区的协调衔接、深度融合,重点加快高铁新城、柳泉北路等重点区域建设发展,实现在更高平台上借势突破、加快发展。


尤其是抓好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对接,从2017年起,开工建设西五路、西十路、西十一路、西十三路北延和果里大道西延工程,与市中心城区同步向西拓展、等高对接。加快推进滨莱高速北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积极争取纳入国道建设管理,形成全市“四位一体”区域新的北外环;积极配合省市加快推进小清河复航、城市轻轨桓台段、通用机场等重点工程,着力构建“水陆空铁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


对于桓台下一步的发展和定位,贾刚表示,就是要走在前列、永争一流。突出抓好工业强县。今年重点抓好总投资378亿元的32个市重大项目和总投资588亿元的133个过千万元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企业规范化改制、两化融合等工作。大力实施“铸链强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加快产业集中集约集聚,打造工业强县升级版。同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创智谷一、二期项目年内建成投用,大力实施“百名博士创业在桓台”工程,建设“创智创新”特色小镇,让高端人才在桓台“零成本”创业。


突出抓好园区建设。以东岳园区、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马桥产业园、桓台开发区三大园区为主平台、主阵地、主引擎,更加注重以布局调整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政策向园区倾斜、要素向园区配套、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园区区辖镇力争明年突破探索职员制办法,调动园区干部积极性。


突出抓好文化旅游。今年重点抓好马踏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红莲湖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力争马踏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今年正式对外开放,构建形成以马踏湖、红莲湖、王渔洋文化“两湖一文”为引领、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全域文化旅游格局。


突出抓好生态文明。大力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按照“三横五纵两湖六湿地”的生态水系格局,抓好城乡河流水系修复提升工程,完成乌河、猪龙河、涝淄河治理等项目,加快河湖连通,实现水清岸绿、水绿绕城。


突出抓好城乡一体。加快桓台I型小城市建设,今年重点加快推进与中心城区路网衔接、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绿道网、公共自行车、城市客厅、智慧城市等功能设施建设。完成农村路灯“巷巷亮”工程,加快“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打造更加宜居的城乡环境。

高青县委书记明子春

实现“五个高青” 打造“滨河水城”

人民幸福、群众满意,是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和终极目标。我觉得想要让发展成果更大惠及人民群众,就要坚持民生投入优先保障、民生工程优先安排、民生需求优先满足,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在谈到高青的发展时,淄博市人大代表、高青县委书记明子春说,高青将要按照“全域谋划、重点突破、彰显特色、融合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体系的互联互通和各类要素资源的对接融合,尽快形成同城效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借势突破,全面开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实现“五个高青”的愿景。


记者了解到,“五个高青”包括:生态高青、产业高青、智慧高青、活力高青、幸福高青。明子春说,实现走到前列的目标定位,光靠喊、靠论证、靠分析不行,必须从现在开始,从一个个项目开始,从一件件工作开始,全力以赴、盯住不放,锲而不舍、务求突破。


要紧紧盯住总投资145亿元的32个市重大项目建设和总投资363亿元的100个县重点项目不放松,一个一个抓落实,一个一个抓突破;招商引资要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要板块招,围绕骨干企业、骨干产品招,围绕发展重点招,围绕产业链招;在环境治理方面,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治气、治水、生态修复等任务,必须有实质性进展,加大全流域污染防治力度,全县所有河流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全域不允许出现黑臭水体。


文化旅游是高青的最大优势,文旅产业是高青潜力最大的产业、最大的增长点。水系慢城已经列入全市四条精品线路之一,必须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加快进度,尽快确定规划方案,尽快实现重点基础设施的高标准改造升级,慢城申报工作要尽快启动、进入实质性运作;全域水系的规划、设计、建设、提升步伐要加快,按照打造“滨河水城”的目标,加快规划的论证实施,加快现有河湖的互联互通,加快主干河道的景观打造与提升,形成现代水网体系的雏形;陈庄西周古城遗址博物馆、太公文化体验区主体工程要加快论证实施,尽快打造形成齐文化旅游亮点和标志区;以建设区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实施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形成南部小清河历史文化体验游、中部北支新河温泉休闲度假游、北部黄河慢城生态观光游三条旅游线路。


抓好总投资4亿元的11条城区道路改造提升,实施37.3公里的县乡村道路升级改建,改造58座农村公路危桥。扎实推进投资4.16亿元的9个(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6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抓好背街小巷专项整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推进公共服务向中心镇、中心社区延伸。推进农村旱厕改造、农村“五化”“户户通”道路硬化等工程,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今年,高青要全面启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并实现实质进展。要成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整合全县数据及平台资源,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推进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建设。以公安、城管、交通、环保、水务、供电等行业为重点,统筹建设传感设施,强化感知终端集成,加快构建可视化信息感知体系。


活力高青建设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借智借力,不断激发和释放发展新动能,让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资源高度聚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记者了解到,高青县的群众满意度测评连续四年居全市前列,2016年成功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沂源县委书记王义朴

坚持生态立县 打造精品旅游

人民幸福、群众满意,是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和终极目标。我觉得想要让发展成果更大惠及人民群众,就要坚持民生投入优先保障、民生工程优先安排、民生需求优先满足,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全力构建‘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的全域发展格局;积极对接、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努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日前,淄博市人大代表、沂源县委书记王义朴在参加市人代会分组审议时,对沂源县未来的发展思路进行了阐释。


王义朴表示,沂源最大的优势、最大的亮点就是生态,但生态优势对全域旅游的支撑能力还没有充分显现。下一步,沂源县将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紧紧围绕“高山林海、生态沂源”的目标定位,以“铁面孔、铁心肠”的鲜明态度,严抓严管、精准治污、铁腕治污,坚决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沂源的绿水青山。


“我们一定要着力提升沂源的生态竞争力,让外地人一想到休闲旅游,就想到沂源;一说哪里的水好,就说到沂源;一说哪里的农产品品质好,首选沂源。”


王义朴表示,提升沂源的生态竞争力,一是做活“水”,二是严治污,三是抓修复。近期,拟赴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山东大学进行对接,选定一家对县内河流、水库、塘坝、灌渠深入调查,科学制定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开发好、利用好水资源,让水最大限度发挥好抗旱功能,最大限度地涵养沂源生态。


同时,坚持不挖山、不填沟,严格落实环境准入制度,坚决杜绝出现新的污染源;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红线保护工程,推进矿山复垦和生态治理,加快恢复区域生态功能;实施大规模荒山绿化工程,高标准推进镇村周边、景区景点、道路沿线绿化美化,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在打造精品旅游载体方面,沂源县将按照“打造南部山林生态精品线路”的要求,打造精品、叫响品牌,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沂源已编制了《沂源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同时展开了《沂河生态景观规划》《全域旅游交通网络规划》等12个专项规划编制。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深化与中建国际投资公司合作,铺开总投资21亿元的重点工程项目包建设,计划利用1-2年时间,完成道路、河流、游客集散中心建设等项目,全面提升旅游硬件设施。突出软环境建设,发挥“旅游+”功能,持续开展七夕情侣节、苹果文化节等节事活动,叫响“牛郎织女、情定沂源”旅游品牌,打造精品景点。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重点打造洋三峪、双马山、双泉、鲁山神农药谷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按景区理念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启动建设南鲁山、鲁村、燕崖、东里4个特色小镇的同时,陆续铺开其他特色小镇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与旅游深度融合。


同时,围绕促进绿色农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沂源将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种得好、销路畅、收益高”。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为抓手,坚持绿色发展、质量兴农,制定完善生产标准、技术规程,抓标准生产,实现“种得好”。


创新营销推介模式,突出农超对接,在张店、济南、青岛等地大超市设立沂源品牌专柜,在居民区设立直供网点,让沂源农产品第一时间进超市、进社区,优先为市区、省会、青岛居民提供绿色安全农产品。


着力优化旅游交通网,把旅游道路建设和省道、县乡道、农村公路建设结合起来,全面铺开旅游大通道和支路网化建设,不仅满足出行需要,还要将道路打造成展现沂源风貌的独特景观。积极争取瓦日铁路通客运工作。


加快实施14.8公里北外环新建(S229沂邳线沂源芝芳至西赵庄段)、43.8公里S229沂邳线鱼台至沂源沂水界段大中修、8.64公里人民路拓宽改造和290公里三悦路、南崔路等县乡道改造提升工程,提升城乡道路安全畅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