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ock Chronicles 摇滚编年史
欢迎顺便关注TWY 废年乐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都市晨报  ·  刚刚,阿里巴巴重磅宣布! ·  18 小时前  
都市晨报  ·  刚刚,阿里巴巴重磅宣布! ·  18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Rock Chronicles 摇滚编年史

泛摇滚艺术批评纲领 - I - 文化现象与音乐

Rock Chronicles 摇滚编年史  · 知乎专栏  ·  · 2018-03-08 15:22

正文

最近讨论过不少关于摇滚文化、摇滚精神的问题,现在写下来这些年的思考,以供大家讨论。

讨论中本文也会不断的修正。

先是先看最近的几个回答

知乎用户:嘻哈精神和摇滚精神有什么区别?

郭佳:为什么如今音乐的发展几近停滞,甚至「濒临死亡」?

郭佳:是不是只有金属乐可以称为极端音乐?


一 文化现象/奇观

奇观这个词我实在想不起在哪里看到了,印象中是一个学者研究摇滚现象时候提出的,摇滚不仅仅是音乐,听摇滚这件事、看摇滚演出这件事,共同构成了摇滚。

不管他原始含义如何,我不妨在这里定义为,一个艺术作品有超越艺术作品本身的欣赏价值的时候,他就是一种奇观。

比如说,听爵士,如果就是听爵士乐,多喜欢听,他也就是音乐本身。但是咖啡馆爵士不一样,他不仅仅是爵士,还代表着听众的文化认同。

小清新,十年前还是褒义词,那个时候陈绮贞不仅仅是陈绮贞这个歌手、她的歌,还是 华语区DIY 独立流行潮流的代表。

所以华丽的冒险是个分界点,大家说歌手红了歌迷伤心了是矫情,错,歌迷就是真伤心了:从独立歌手变成了商业歌手(签约艾回)。她之前的歌不仅仅是歌,而是奇观,是独立精神的一部分。

她之后的歌难道就仅仅是歌了么?不,商业流行音乐更是一种奇观,卖人设的意思大家都懂,无非是卖人设和艺术本身的比重分配,但是不管如何,商业流行音乐依然是贩卖的艺术+人设,依然是一种奇观。


整个极端音乐领域更是如此。下面再继续展开。


有基本上脱离奇观的艺术么? 当然有,所有的死艺术几乎都是。古典乐、古典绘画。现代绘画现在也接近纯艺术了,脱离奇观了。当年杜尚、达利、安迪沃霍尔的年代,依然是奇观。

当然了,也存在对于死艺术的恋尸癖特有奇观。


我们废年,只是一个乐队,作品只是音乐么?

不,我们的乐队本身,就是一场行为艺术,就是一场社会实验。


二 泛摇滚乐与奇观

突然间懒得继续写了,本来写了这一句从上面一段挪到这。

比如说朋克,硬核朋克,仅仅是他的专辑里面的音乐么?歌词的文本意义、社会意义,乐队的行为、言论,其实是共同的构成了这个硬核朋克艺术,而不是音乐本身。

大家只要仔细想想,任何你听的摇滚,你是在听音乐本身嘛?当然有很多人是听音乐本身的,不重要,你想想你观察到的更多的人,总体而言,是什么情况?

相比而言,流行音乐里面的那些所谓实力派、创作歌手们,反而比泛摇滚纯粹多啦。

泛摇滚里面,偏流行的,大家会拿出来说,这是音乐本身,不存在摇滚精神。


错。


你要看他的当时,不要看他成了死艺术之后我们会看的现在当下。现在当下他是死艺术,你自然只纯粹听音乐,摇滚很多类别都已经是死艺术了,rockabilly、冲浪、一代迷幻、前摇,都是死艺术。你要看当时。


侧面也说明,死艺术才是纯艺术,不是奇观。


极端音乐,最是奇观。


有人有不同的意见再补充吧。


猫王靠的是扭屁股还是音乐本身?
鸭子步是什么?
你看Alice Cooper是看他唱歌还是玩蛇?
暖和么?
著名奇观,看他们一场演出能诞生好几个乐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