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工况:-20℃ VS -7℃
热风机和冷暖空调都可以制冷制热,但两者在制热工况上差别还是很大的,这也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之一。
|
热风机
|
空调
|
参考标准
|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第1部份:工业或商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 GB/T25127.1-2010》、《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第1部份:工业或商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 GB/T25127.1-2010》
|
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
|
名义制热工况
|
室外干/湿球温度-12℃/-14℃,超低温制热工况是室外干球温度-20℃
|
室外干/湿球温度7℃/6℃,低温制热工况是室外2℃/1℃,超低温制热工况是-7℃/-8℃
|
设计重点
|
重于制热,制热能效要求在-12℃环境温度下,制热能效COP≥2.4;-20℃制热能效COP≥2.0
|
侧重制冷,附带制热功能
|
零部件
|
带喷气增焓或二级压缩的压缩机
|
普通压缩机
|
末端结构
|
座式,安装在地面或低位
|
壁挂机或者立式柜机
|
工作方式
|
下送风
|
上送风
|
热泵热风机产品国标目前尚未制定,目前参考的国标是《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第1部份:工业或商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 GB/T25127.1-2010》及《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第2部份:户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 GB/T25127.1-2010》。名义制热工况是室外干/湿球温度-12℃/-14℃,超低温制热工况是室外干球温度-20℃。
图片来源:《暖通风向标》拍摄于中国供暖展宁波德业展区
而普通家用空调执行国家标准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名义制热工况是室外干/湿球温度7℃/6℃,低温制热工况是室外2℃/1℃,超低温制热工况是-7℃/-8℃。
从两者的低温工况温度可以看出,热风机可以在更低的气候环境下工作,能够普遍适应华北、西北、华东等采暖刚需的区域,而空调的工作范围是-7℃~43℃,工作范围要小很多。
设计重点:侧重制热 VS 侧重制冷
从产品的设计重点来看,热泵热风机侧重于制热,也就是采暖效果,重点在于设备的运行能够突破较低的环境温度(-25℃~0℃),以及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制热衰减低,能效要尽可能的高。按照现行的标准,制热能效要求在-12℃环境温度下,制热能效COP≥2.4;-20℃制热能效COP≥2.0。传统空调是基于制冷为目的,附带制热功能,是无法达到这个标准要求的。
热泵热风机在设计上应用补气增焓技术,能够提升系统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制热性能,达到我们制热不衰减以及能效的要求。另外,产品设计重点在设备化霜技术上也是有要求的,按照要求内机送风温度在低于18℃的时间不能低于1min;另外在运行的稳定性,操作,安装、售后的便利性上都有要求。
零部件: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 VS 普通压缩机
热风机主要侧重于北方采暖,产品能够在-25℃正常运行,-12℃制热无衰减;普通空调主要是制冷为主,应用区域主要还是黄河以南地区。
不同的工作环境,两者在零部件上也有区别,在最关键的核心部件——压缩机上,空调采用的是的普通压缩机,热泵热风机采用的是带喷气增焓或二级压缩的压缩机。主要因为在北方需要采暖的地方,其环境温度一般要低于-7℃,有的地方甚至更低,采用普通压缩机的空调在-5℃时制热量不但大副下降,还造成压缩机压缩比过大,大大增加了压缩机损坏的风险。
所以,冷热空调机在环境温度-7℃时以下时,基本是靠电加热运行,难以满足北方地区供暖需求;带喷气增焓或二级压缩的压缩机则可以实现在低温工况下稳定制热,哪怕是-12℃环境温度下,也可以实现制热无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