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杰瑞股份】【晶盛机电】【先导智能】【中联重科】【锐科激光】【迈为股份】【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北方华创】
本周周组合
(10月以来收益率5.2%)
【杰瑞股份】、【晶盛机电】、【三一重工】、【先导智能】、【长川科技】(盈利预测取万得一致预期)
【三季报前瞻】工程机械与油服预计三季报持续亮眼
工程机械龙头有望持续实现业绩高增长。工程机械板块自2016年下半年复苏以来,行业复苏持续性、以及业绩弹性持续超预期。我们预计龙头【三一重工】前三季度利润90-100亿元,同比+84%~105%;【中联重科】前三季度业绩利润33-38亿元,同比+150%~190%。此外,恒立液压、浙江鼎力预计也将维持稳健增长。
油服板块同样预计高增速。油服板块在近几年国内能源保供需求的大背景下快速复苏,其中非常规油气开发相关标的复苏更为显著。预计民营油服龙头【杰瑞股份】前三季度利润8.7-9.3亿元,同比+140%-155%。此外,我们预计【中海油服】等其他油服公司同样受益行业持续复苏,以及去年基数较低效应,有望实现业绩高增长。
此外,预计锂电设备、光伏设备等公司业绩稳健增长,而与通用制造业相关度更强的激光板块业绩则仍然处在负增长区间,但预计降幅缩窄。
【油服】国家能源委员会召开,国内能源保供政策强持续性得到验证
10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
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最高规格的能源机构。本次召开的委员会议对于未来几年国家能源发展工作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引和部署推进作用。
保障能源供给是长期战略任务,细分三方面规划要求。
会议对能源战略主要提出了三方面规划要求。
1)多元发展能源供给,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2)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深入推进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3)能源关系民生冷暖,抓好保暖保供工作。
多元化能源供给表述有所差异,强调传统能源油气的勘探开发。我们与2016年上一次会议口径做了详细对比,本次会议主要强调了“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促进增储上产,提高油气自给能力”。
表明在保障能源供给的长期战略任务要求下,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提速步伐不会停止。
投资建议:
国内油服市场受益于国内能源保供的需求,景气度高于全球平均。
页岩气是国内油气增产缺口最大的细分板块。
持续首推国内页岩油气开发的民营龙头【杰瑞股份】,此外关注【中海油服】、【海油工程】、【石化机械】等。相关公司2019年以来订单均实现较好增长,预计逐渐由收入端的改善传导到业绩端的改善。港股推荐【华油能源】。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低预期;下游行业需求低预期;行业竞争恶化。
【晶盛机电】半导体进入收获期,光伏技术迭代拉长需求周期
大基金二期重点扶持设备和材料国产化,大硅片设备龙头有望受益。
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将是大基金二期支持重点,晶盛机电做为大硅片设备绝对龙头将有望受益。目前国内大硅片规划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晶盛机电已经合作或有望合作的大硅片公司包括实力较强的中环、新昇、有研、合晶等大硅片厂,四家规划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晶盛机电在大硅片设备整线制造能力已达70-80%,包括单晶炉、切磨抛等环节,关键耗材的坩埚,抛光液也已具备国产化能力,将持续受益大硅片国产化进程。
中环8寸产线正式投产,12寸设备进场在即。
中环领先大硅片项目拟投资30亿美元实现75万片/月8寸产能和60万片/月12寸产能,从2017年底开工至今8寸线投产,用了不到两年时间。目前产能:8寸产线已具备25万片的月产能,12寸具备2万片的月产能。8寸产线已投产1条,共规划3条产线,全部无人化工厂。2019年6月以来,中环股份采购设备节奏明显加快,采购规模也同时增加,采购设备集中在清洗设备、研磨设备、检测设备。一期9月1 条 8 英寸产线投产,12 英寸项目预计10月开始设备move in,2020 年一季度开始投产,12寸招标有望逐步开启,作为核心设备商晶盛机电有望大幅受益。
光伏大硅片技术迭代将拉长设备需求周期。
2019年光伏硅片进入新产能周期,未来两年单晶渗透率将从目前50-60%提升至80-90%,同时中环最新推出12寸大硅片具备更高转化效率和更低成本受到下游电池客户认可,将是行业大趋势。新技术将拉长硅片设备需求周期,晶盛机电作为唯一的12寸设备提供商将大幅受益,预计未来三年光伏新增订单超过100亿元。
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9/2020年收入分别为26/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7/11.1亿,对应PE分别为30/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平价上网进度不及预期,光伏硅片厂商下游扩产进度低于预期。
【杰瑞股份】19Q3业绩增速110~140%,进入中长期快速成长通道
【工程机械】挖机8月销量同比+19%继续超预期,政策稳基建利好工程机械
2019年8月挖机销量13843台,同比+19.5%超预期。
国内市场销量(不含港澳台)11566台,同比+14.4%。出口2277台,同比+53.6%,重回50%以上高增长。1-8月累积销量16.3万台,同比+14.4%。其中内销14.7万台,同比+12.2%;出口1.7万台,同比+37.9%,在总销量中占比达10%。
小挖保持较高增速。
市场结构方面:8月大挖同比+6%,1-8月累计同比+5.1%;中挖同比+6.9%,累计同比+8.8%;小挖同比+21%,累计同比+15.7%,小挖保持较高增速。
龙头市占率继续提升。
8月份三一销量2903台,同比+27.5%,市占率25.9%;出口销量687台,同比+50%,在出口中占比达30.2%。1-8月累计销量4.2万台,同比+30.6%,市占率25.6%,同比+3.2pct。
专项债将提前下达,补短板、稳基建利好工程机械。
9月4日,国常会确定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的措施,按规定提前下达20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20年初即可使用见效,目的在于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有望推动下半年基建投资回暖。此外,专项债可用作资本金项目范围扩大,投向基建比例将明显提升。基建投资增速的回升直接拉动工程机械的需求。
继续坚定首推【三一重工】:
全系列产品线竞争优势、龙头集中度不断提升;出口不断超预期;行业龙头估值溢价。重点推荐【中联重科】【恒立液压】。建议关注柳工、中国龙工。
【光伏设备】HIT技术渐行渐近,国内设备商将放异彩
HIT效率提升潜力高+降本空间大,最具发展前景。
HIT目前量产效率已突破23%。其优势主要有:(1)效率提升潜力高,目前最高效率可分别达25%、28%以上;(2)降本空间大,低温工艺+N 型电池更容易实现硅片薄片化;(3)其双面对称具有更高的双面率(现已达85%,未来可达98%,PERC为82%),双面电池组件可获得10%以上的年发电量增益;(4)较PERC电池更低的光致衰减,HIT的10年衰减小于3%,25年发电量的下降仅为 8%。
HIT降本方向是材料+设备,国产化降本空间大。
HIT电池硅片和浆料成本占比最高,分别为47%、24 %。未来降本增效的主要方向有:1)降低硅片厚度、减少硅使用量,目前HIT硅片厚度为180um,未来有望降低到100um;2)控制银浆消耗量,梅耶博格的SmartWire技术将使银浆消耗量减少2/3,国产化后成本将进一步降低;3)提高设备的单机产能+进口替代,HIT国产设备的整线投资额有望从10亿/GW降低到5-6亿/GW。同时未来有望通过设备国产化和设备效率的提升,将设备折旧降低到7-8%。
HIT技术路线设备数量少但难度高,镀膜设备是核心设备。
HIT的制造仅需4大类设备:制绒清洗设备(投资占比 10%)、 非晶硅沉积设备(投资占比 50%)、透明导电薄膜设备(投资占比25%)和印刷设备(投资占比15%)。其中制绒清洗设备和丝网印刷设备国内可实现国产替代,最关键的镀膜设备(PVD和CVD)依赖于进口设备厂商。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和理想能源已布局镀膜设备并小批量出货,关键的CVD设备也开始进入主流电池片厂商的产品认证过程中。
预计2019-2022年HIT设备市场空间超220亿。
HIT技术路线目前处于小规模试产阶段,现主要有四个示范项目,预计将在2019年Q4或2020年上半年出量产数据。根据我们测算,预计2019年-2022年HIT设备的市场空间超220亿,其中2019年17亿元, 2022 年120亿元,复合增速为92%。
投资建议:
重点推荐:【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建议关注:【金辰股份】。
先导智能:时隔1年推第二期股权激励,常态化激励机制促长期发展。少批量+多频次,常态化激励机制促长期发展。
激励方案中,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占比本次激励的84.6%)业绩考核是以2018年收入为基数,2019-2021年收入增速不低于20%、40%、60%,CAGR为17%;且满足当期ROE不低于20%;预留的限制性股票(占比本次激励的15.4%)业绩考核目标和首次授予的考核目标一致。若按照2018年实际收入为38.9亿元计算,即激励部分解禁的业绩考核要求2019/2020/2021年收入分别为46.7/54.5/62.2亿元。若按照最新的2019年中报实际净利润率21%估算,即2019/2020/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9.8/11.45/13.06亿元。
我们认为,公司从2018年2月推出第一期股权激励方案后,时隔一年半即推出第二期,表现了先导和其他一流企业一样,把股权激励当成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此次股权激励方案的推出彰显了公司对中长期发展的高度信心,不仅考察收入的增速,更加考核了盈利的质量ROE需要保持在20%以上(ROE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净利润率(真正的盈利能力),总资产周转率,杠杆系数。考虑了可转债摊薄的影响),同时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发展绑定,自下而上夯实发展基础。
长期以来,先导智能把人才&研发当成发展驱动力,除了领先于整个非标自动化行业的11%的研发费用率外,公司还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招募。根据先导集团人才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信息,先导不仅把应届生招聘瞄准国内顶尖的985理工科院校,诸如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还用高报酬吸引社会各界向公司推荐优秀人才。
2019年全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新接订单预计在60-70亿。
公司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6亿元,同比+29%;实现归母净利3.9亿,同比+20%(业绩预告增速为10-30%);扣非归母净利3.8亿元,同比+18%,符合预期。根据公司2018年签订订单的时间和相应的发货验收周期,
我们判断公司的收入确认和业绩释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全年业绩仍将保持较高增长。
2019年全球锂电池龙头将进入新扩产周期备战无补贴时代。根据测算,六家全球龙头规划设备投资额超1700亿元。
先导与6家龙头电池厂均有密切合作,2018年12月以来与特斯拉、Northvolt的合作也接连落地,将充分受益于未来几年的扩产周期,我们预计若保守估计2019年全年新接订单将达60-70亿元,且随着 Northvolt+宁德时代德国后续扩产计划的落地,我们不排除继续上调订单预期的可能性。电池行业进入新扩产周期由集中走向分化,设备行业将继续向龙头集中。
不少车企转向“自产”+多家配套模式,以降低采购风险。我们判断电池行业格局将由集中走向分化,这将使得扩产规模弹性加大,利好设备厂商。同时,因为龙头优势领先和整线趋势,设备行业将向先导等龙头集中。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0 年的净利润分别是10.3和14.1亿元,EPS为1.17 和1.60元,对应PE为28倍和20倍,维持“买入”评级。给予目标PE 38倍,对应目标价45元。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下游投资扩产情况低于预期。
晶盛机电:中报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未来将受益于硅片扩产+技术迭代。
公司发布2019年半年报,2019年H1公司营收11.78亿元,同比-5.28%;归母净利润 2.51亿元,同比-11.92%;扣非归母净利2.24亿,同比-16.81%。
中报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下半年订单确认将提升业绩。
2019年H1公司营收和归母均同比下滑,基本符合预期(实际值是中报业绩预告的中值)。我们认为业绩略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1)去年同期验收设备维持较高水平,因而2018年H1确认收入更多;(2)2019年上半年光伏行业逐步回暖,单晶硅片市场需求较好,中环、晶科等厂商扩产采购的单晶炉为主的设备订单仍在设备调试阶段。分业务看,晶体生长设备营收7.46亿元,同比-28.11%,我们预计下半年的订单确认将大幅改善晶体生长设备营收;智能化加工设备营收3.15亿元,同比+276.63%。我们按照2018年年报的未完成合同金额,和2019年上半年的确认收入金额到推出2019年上半年的新接订单数量是12.33亿元。(26.74+新接订单数-11.78=27.29亿元)
盈利能力稍有下滑,期间费用率上升。
2019H1,公司综合毛利率36.54%,同比-1.74pct,其中晶体生长设备毛利率为40.10%,同比-0.86pct,智能化加工设备毛利率34.20%,同比+0.24pct。ROE(加权)为6.07%,同比-1.64pct。盈利能力下滑主要原因在于晶体生长设备毛利率下滑和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2019年H1净利率为21.00%,同比-1.49pct。期间费用率15.86%,同比+0.8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1.26%,同比-0.85pct,说明公司产品竞争力良好和规模效应显优势。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14.4%,同比+1.7pct;其中管理费用率(不含研发费用)为5.9%,同比+1.2pct;研发费用率为8.5%,同比+0.5pct;财务费用率0.2%,同比-0.03pct,基本保持稳定。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预收款同比增长显著。
2019H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76亿,2018H1为-1.53亿,由负数转正,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2019H1预收账款为7.61亿,2018年年底为5.18亿,环比增长2.43亿,主要是上半年新签订单增加所致。
硅片扩产潮持续+硅片技术迭代,核心设备商将持续受益。
2019年上半年,中环股份、上机数控、晶科分别公布硅片扩产计划。二季度产能新周期开始启动,同时我们预计其他硅片厂商后续仍有硅片扩产计划公布。晶盛机电供应设备达整线的80%以上。我们预计随着光伏产能的陆续投放,后续仍有单晶设备订单落地,晶盛机电未来两年将持续受益。8月16日,中环股份在天津发布光伏最新产品——12英寸超大硅片---“夸父”M12系列。综合看,如果12寸大硅片的渗透率提升,核心设备商晶盛机电将会最受益。预计公司 2019/2020 年收入分别为 26/51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6.7/11.1 亿,对应 PE 分别为 29/17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平价上网进度不及预期,光伏硅片厂商下游扩产进度低于预期
三一重工:继续抒写成长故事,坚定看好戴维斯双击。
公司2019年上半年营收434亿,同比+54%;归母净利润67.5亿,同比+99%(业绩预告为65亿-70亿,处于区间中值);扣非后净利润为68.1亿,同比+96%。收入和利润均为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其中Q2单季实现营收221亿,同比+38%,归母净利润35.3亿,同比+87%。
上半年各业务收入大增,受益行业高基数下持续增长+公司市占率提升。
分业务看,挖掘机械收入159.1亿,同比+42.6%,市场份额加速提升;混凝土机械收入129.2亿,同比+51.2%;起重机械收入85亿,同比+107.2%;桩工机械收入29.6亿,同比+36.9%;路面机械收入12.5亿,同比+43.9%。
挖机业务:预计下半年行业销量平稳低速增长,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带来挖机收入弹性。
2019年上半年挖机销量13.7万台,高基数下依旧保持14.3%的增长,三一销量3.5万,同比+32%,增速大超行业;市占率从2018年的23.1%提升2.4pct至25.5%。高端产品大挖迅速替代外资,1-5 月三一的大挖市占率提升5.3pct。从核心零部件厂商的排产情况看,8-9月排产回升,预计下半年挖机销量维持平稳增长,我们预计全年行业销量增速为5-10%,三一市占率提升3pct以上,销量增速在20-25%,高端产品份额提升下对应挖机收入增速在25-30%左右。
起重机+混凝土机作为后周期品种迎来更新高峰,接力挖机增长。
上半年行业汽车起重机销量为2.3万台,增速约50%,而三一的销量增速近60%。根据我们测算,2019-2020年为起重机更新换代的高峰期,预计每年更新数量为3-4万台,预计2019年销量增速为30%以上;泵车从2019年开始进入更新高峰,预计2019-2021年每年的更新数量在7000-9000台左右,对应2019年销量增速在40%以上。
三一作为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的龙头,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销量增速高于行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期间费用管控强,规模效应明显。受益于高水平的经营质量,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提升,产品总体毛利率32.4%,同比+0.7pct;净利率为16%,同比+3.5pct。
其中Q2单季综合毛利率为33.9%,环比Q1增长3.2pct;净利率为16.4%,环比Q1增长0.8pct。费用管控良好,三项费用率合计为11.8%,下降2.6pct,为历史最低水平。分业务看,除挖机外各机型毛利率均呈现不同程度提升,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及产品进行改造升级。
挖机毛利率小幅下滑,我们判断是由于2019年以来行业竞争较激烈,尤其是低端的小挖产品价格下滑明显,根据我们测算,20吨以下小挖收入在公司挖机收入中占比在30%左右,故对整体毛利率影响较为明显。我们认为随着大挖等高价值产品份额的持续提升,下半年挖机毛利率有望维持稳定。经营性净现金流再创历史新高,资产质量不断提升。
2019H1经营性净现金流76亿,同比+22%,再创历史新高。应收账款周转率从上年同期的1.46次提升至1.89次,逾期货款大幅下降,新增价值销售逾期率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存货周转率从上年同期的2.24次提升至2.74次;截至H1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3.31%,财务结构非常稳健。
海外收入快速增长,出口正在成为新亮点。
2019H1实现海外收入70亿,同比+15.3%,在总收入中占比为16%。2018年以来,全行业挖掘机出口量同比维持高增速,1-6月累计出口12335台,同比+39%,而三一增速高于行业,预计增速在40%以上。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13亿、127亿、137亿,对应PE分别为11、10、9倍,给予“买入”评级。我们给予2019年目标估值14倍PE,对应市值1577亿,目标价18.8元。
风险提示:
下游基建房地产增速低于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激烈导致盈利能力下滑。
【半导体设备】中环领先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项目投产仪式在宜兴成功举行
据SEMI 大半导体产业网报道,近日,中环领先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项目投产仪式在陶都江苏宜兴成功举行。
中环领先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项目是无锡市委市政府积极促成,落户宜兴的集成电路产业孵化项目。项目既打破了国外在大尺寸集成电路用硅片领域的垄断,也实现了“原材料在宜兴、芯片制造在市区、封装在江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闭环。此项目自签约落地到正式投产,历时21个月,体现中环的项目快速落地能力。项目投产后,8英寸产品计划年产能900万片,12英寸产品年产能720万片。
【半导体设备】“成都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设立,紫光成都存储器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加速
据SEMI 大半导体产业网报道,近日,“成都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设立启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举行,总规模580.02亿元、一期规模280.02亿元、采用“双GP”模式实施管理的成都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将主要投资紫光成都存储器制造基地项目,用于支持芯片工厂一期的建设及运营。
【锂电设备】特斯拉收购电池制造设备公司Hibar,进军车用锂电行业
根据连线新能源网,特斯拉近期收购了一家总部设在加拿大的电池制造设备和工程技术公司,名为“汉巴系统公司”(Hibar),特斯拉此次收购表明要开始制造自己的车用电池。汉巴系统公司已经被特斯拉列为子公司出现在10月2日的特斯拉子公司名单上,而汉巴公司官方网站已经被关闭,取而代之的是被特斯拉接管的一个页面。
【工程机械】徐工奋战12小时支援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
根据第一工程机械网,2019年10月10日18点10分左右,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第一时间,徐工启动应急机制,紧急联动当地代理商和客户发出救援号召。当晚21点左右,包含起重机、挖掘在内的多台设备赶往事发现场。
【光伏设备】2019年财政部866亿可再生能源补贴预算及分配计划
根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9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预算数为835亿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48.9亿元,增长6.2%。主要根据社会用电量预计增长情况测算。2019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支出预算数为866.1亿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27.22亿元,增长3.2%。其中,2018年预算收入835亿元,2018年结转金额31.1亿元。2019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支出预算数为866.1亿元,其中:(1)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数为780.1亿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11.54亿元,增长1.5%。(2)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86亿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15.68亿元,增长22.3%。
【光伏设备】美国称将撤销双面组件的豁免权
根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据路透社华盛顿报道,美国贸易官员在10月4日表示,他们将取消特朗普政府对海外生产的光伏产品中对双面光伏组件豁免201条款关税的相关规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一份在线声明中说,他们正在撤回关于进口双面太阳能组件的豁免排除,该措施将于10月28日生效。
【新能源汽车】特斯拉Model 3 Q3销量领先,神车未来发展可期
根据电动星球新闻网,今年3季度特斯拉一共交付Model 3 79600辆,比二季度的77550辆略有上升,比去年同期的56065辆+42%。其中美国市场3季度一共交付Model 343000辆,继续占据中型豪华轿车销量的绝对领先地位。三季度美国 Model 3销量比宝马2+3+4+5系总销量高出68.7%;比奔驰C+CLA+CLS+E 级高出101.4%;比雷克萨斯 ES+GS+IS+RC 高出 120%;比奥迪 A3+A4+A5+A6高了126.4%。
Model 3同时获得了NHTSA和欧洲 NCAP,以及美国 IIHS的最高安全评定。Model 3 由此成为了第一款碰撞安全测试大满贯的新能源汽车,同时也是同价位豪华轿车里面唯一获得大满贯的车型。Model 3 2019交付量极有可能突破28万辆,超越特斯拉 Model S 2012年-2018年的总销量之和(263504辆)。
【璞泰来】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增资振兴炭材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璞泰来10月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潍焦集团、振兴投资共同增资振兴炭材暨关联交易事项已经在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日,各方签署《增资协议》。
增资标为振兴炭材,增资金额为8,400万元(对应认缴注册资本6,000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振兴炭材注册资本将由35,000万元增加至50,000万元,公司持有振兴炭材股权比例由28.57%增加至32%。
图1:8月挖掘机销量13843台,同比+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