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旅游爆点
北京创意江山旅游规划设计院,是由中国策划学创始人陈放教授及其团队所成立的一家集旅游规划、旅游策划、园林规划设计、城市品牌定位、主题公园等为一体的专业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旅游爆点

国家为休闲农业用地“撕开一个口子”:农村四荒地、闲置宅基地入市!

旅游爆点  · 公众号  ·  · 2018-03-13 19: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中国农业进入黄金十年以来,不少有市场敏感度的企业老板争先恐后转型特色小镇、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已经成为了老板们选择的热门项目。然而,大多数老板都直接表示: 干休闲农业瓶颈之一就是用地标准。


没有建设用地,如何做休闲农业?

国家对耕地的保护是非常严格的:要坚守“十八亿亩的耕地红线”,农用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 禁止用于其他的商业用途,必须是建设用地才能进行休闲农业项目的运作。

来自山东的李老板就遇到这样的问题:从房地产转型农业做休闲农业,前期拿地时并不了解用地标准,以1400元/亩的高价流转了350亩农用地30年,准备上项目时,却被当地政府告知没有建设用地不可开展休闲农业项目。这下李老板傻了眼,高价流转的土地从事农业生产肯定不挣钱,而申请土地变性的指标迟迟下不来。


国家为休闲农业用地“撕开一个口子”!

为了鼓励休闲农业的发展,近日农业部下发《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在用地方面为大家“撕开一个口子”, 放松了用地标准,不是建设用地,也可以做休闲农业了!


鼓励闲置宅基地发展“农家乐”

《通知》明确用地政策: 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对农民就业增收带动作用大、发展前景好的休闲农业项目用地,各地要将其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安排。

《通知》提出: “农家乐”可通过多种通道获取土地,闲置宅基地整理结余的建设用地可用于休闲农业。与往年包括去年底出台的休闲农业扶持文件相比,此份文件最精华的地方即在于这条关于明确‘用地政策’的规定。


鼓励“四荒地”发展农家乐

《通知》鼓励: 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发展休闲农业。对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利用“四荒地”发展休闲农业,其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

《通知》鼓励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发展农民自有住宅从事旅游经营,与一般农区土地相比,以发展休闲农业的项目对土地进行开发,土地价值将获得更高反映。


休闲农业将引入PPP模式

《通知》指出:加大对休闲农业的金融支持。鼓励利用PPP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模式、发行私募债券等方式,探索休闲农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休闲农业企业上市。 并探索新型融资模式,探索以旅游资源、扶贫资金等入股方式 ,使贫困群众在项目发展中获得资产性收益。


休闲农业政策出台,让土地发挥更大的价值!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镇人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需求,也为农民创办农家乐、休闲农庄提供了土壤。此次的《通知》出台,我们看到, 农村土地不仅仅是耕地,还有农民的宅基地、村内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等。

我们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土地,盘活农民宅基地、村集体建设用地资产,创造更高的土地经济价值。同时, 这些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对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最后,这些误区千万要注意

有时候,土地并不像普通商品,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在选址的过程中,土地往往独此一家,让你别无其他选择,例如, 家乡有限的土地资源,而作为开发者,又急切的想去做,以至于无址可选的时候也要去选。 这种选址方式最终效果不理想,可想而知。

休闲农业作为一个舶来词,许多人对此并没有深刻的见解。许多企业家拿地心切,在没有做好充分的休闲农业规划前,就匆匆决定,先拿下再说,到手之后再去为它量身定做合适的衣服。至于效果如何, 恐怕只能听天由命了,做好了是一块肥肉,做不好只会成为烫手的山芋。

做休闲农业项目不能跟着感觉走,而是要有一双犀利的慧眼, 慧眼是要对所选之地的价值有准确的认识,了解土地如何开发与利用 ,还要对未来的发展有远见,尤其是目标客户及将来市场情况的判断,还要有项目与市场的对接手段,等等。唯有具备这些,才不至于陷入误区。如果仅仅凭借以往经验,跟着感觉走,恐怕将成为后来人的反面教材。


创意江山  文旅智造—中国特色小镇实战领先设计团队


北京创意江山旅游规划设计院是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专门致力于城市策划规划、旅游景区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农业规划等研究和服务的专业机构。服务对象包括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区域开发、旅游度假地产、主题商业地产等。创意江山 旅游规划设计院 联合“国泰腾盛基金”及多家央企机构,共同打造特色小镇顶层设计、内容智造、策划规划、创意景观、商业模式、投融资、及项目运营等全产业链服务。

陈放,中国创意最早开拓者,中国策划学创始人,720°特色小镇创意工法总策划。 先后担任近两百多个县市政府顾问。出版《策划学》、《创意学》、《特色小镇大系统解决方案》、《7A旅游小城镇》、《中国城市创意实战》、《盘活老城镇》、《核策划》等著作50余部。

中国特色小镇跨界产业联盟根据国务院三部委到2020年前建设100个特色小镇的相关文件,解决现阶段参与方缺思路、缺资金、缺创意、缺渠道等相关技术难题,在多家央企、中国农业金融委员会、中国创意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发展研究中心、国泰腾盛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交建、中财、中建、中青旅等单位大力支持下成立。目前,已在全国举办二十八届特色小镇实战沙龙,并开展一系列特色小镇投融资服务。中国特色小镇跨界产业联盟本着“品牌共享”、“专业互补”、“ 资源整合”、“ 产业融合”的宗旨,发挥联盟优势特长,为中国特色小镇事业的开展提供系统服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