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对考研和就业的话题进行了分享和思考。文章主要包含了四个关键点:关于读研的意外选择、研究生期间的经历、就业选择和学校选择、以及对于考研和就业的思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关于读研的意外选择
作者在一所末流211读文科,因工作机会不理想及辅导员的建议而选择保研。但读研更多的是对就业现实的逃避,最终还是要面对就业问题。
关键观点2: 研究生期间的经历
作者在研究生期间不务正业,尝试了各种校园外的活动,这些经历虽然与课堂学习不同,但也让其收获良多。
关键观点3: 就业选择和学校选择
作者南下广州找工作,经历了多家市场化公司面试。最终因现实压力选择了体制内的工作。文章还提到有些专业如医学,研究生学历是就业门槛。
关键观点4: 对于考研和就业的思考
文章提醒读者,学历不等于能力,重要的是学会认知、做事、生存和共同生活的能力。考研只是一条路,但不是唯一的路,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正文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
这两天,铺天盖地都是考研信息,正码字功夫,移动发来温馨提醒。
别的专业夫子没有切身感受,但文科专业还算是有发言权。网上关于读研的评论两极分化,夫子通过个人的经历给大家做个借鉴。1.读研意外。夫子在一所末流211读文科,本科时候成绩一直不错,稳定在班级前五。临近毕业,班级前四纷纷选择考研,夫子当时本来也打算找工作。不过一来工作找的不理想,二来辅导员找夫子谈话问考不考虑保研。夫子一合计,咱这读研也相当于找到了一份“工作”,不交学费,每月还发钱。对比十年前,当时工作机会相对多,大家对考研还没现在那么狂热。不过现在回头看,夫子当时选择读研更多的是对于就业现实的逃避。2.换个活法。保研成功后,本科毕业前,夫子就跟同学聊天,本科时候太老实,读研决定换个活法。整个读研期间,夫子一直不务正业,几乎没咋好好上课。卖电话卡,做考研辅导,开四六级培训学校、给长白山培训引导员。老师、同学都挺好,不过相对于课堂来说,夫子更感谢自己这段不务正业的经历。3.南下广州。2012年前后,夫子研二南下广州找工作,因为研究生没毕业,就拿着本科学历找。人众人、新东方、环球雅思、李阳疯狂英语,还有中原地产、力德幼儿培训,什么贵金属、监测测量公司。说句残酷的话,如果不是最终选择进体制内,夫子的文科硕士在这些市场化公司面前就是个P。所以,别轻易鄙视文科生考公、考编,很多时候,大家没得选。4.选择学校。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敢不选择体制,那真是“生不如死”。最后接受现实进学校,一路开始疯狂面试:从长春、沈阳、青岛、南京,到长沙、昆明、广州、三亚。最后留在海南,是身上一分钱都没了,路费也没了,不得不得选择工作。后来才明白,公平都是相对的,除了能力,很多时候你还得有关系。体制几乎是大部分普通家庭文科硕士们最后甚至最好的归宿,没有之一。有些专业其实不得不读研。比如医学,研究生是很多省会三甲医院的基本门槛。大家碰到那些非硕博不能解决好工作的选择,认清现实、努力备考是上策。但大家要清醒,学历不等于能力,学历更多时候的作用仅仅是敲门砖。不是说学历高就一定混得好,你去观察这个社会,摘掉有色眼镜。那些混的好的,往往都是聪明、人品好、情商高、做事认真、有领导能力的人。这得综合分析你的学校、专业、家庭、背景、资源等一系列的东西。有的人是想逆天改命,有的是家里已经做好安排、仅仅只需破门槛。不过普通人哪有那么多想当然,只要家里“没矿”,别管怎么读研,就业才是你的终极目的。不管你考不考得上,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最重要的是下面这四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