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指骨撕脱骨折是手外科手术中的挑战之一,其特点、治疗方法和争议。文章提到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预后情况,同时指出当前研究缺乏足够的证据,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指骨撕脱骨折的特点
指骨撕脱骨折主要发生在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其机制是由于暴力因素导致关节囊的拉力,导致骨片从指骨基部的撕脱。
关键观点2: 保守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包括将患指与邻近的指骨进行捆扎(4-6周),并进行早期的活动。一项研究显示了这种方法的满意疗效。
关键观点3: 手术治疗方法和争议
很多学者认为所有的指骨基底撕脱性骨折都应该接受手术治疗,因为这类骨折有很高的不愈合率,并且容易形成创伤后关节炎。手术方法包括使用克氏针和钢丝进行固定。然而,目前对于是否手术比保守治疗更有效仍存在争议。
关键观点4: 研究的现状和需要
目前关于此类骨折的研究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获取最佳的治疗选择。
正文
指骨撕脱骨折是手外科手术中遇到的挑战性问题之一。这些骨折的特点是存在通常附着在副韧带上的小骨碎片。它们主要发生在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
指骨基底部位的撕脱性骨折我们一般认为其为关节内骨折,其发生的机制是由于暴力因素导致掌指(指间)关节的关节囊的拉力,导致骨片从指骨基底部的撕脱。因此我们常常认为基底部的撕脱性骨折为关节囊内骨折。
这些骨折的复位和愈合不足可能导致关节畸形、慢性不稳定和创伤后关节炎。而由于骨碎片往往很小并且关节表面受累,这两个因素导致这些骨折复位和固定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临床工作中遇到此类骨折处理往往十分令人头疼。目前对于此类骨折的处理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现在本人将已有的方法以及预后情况作一汇总。
SAWANT等人开展的一项关于指骨基底部保守治疗的预后情况的研究中显示,将患指与邻近的指骨进行捆扎(4-6周),并且进行早期的活动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有很大一批学者认为,所有的指骨基底撕脱性骨折都应该接受手术治疗,因此骨折位置位于关节内,由于受伤机制(关节囊的牵拉导致骨块从基底部的撕脱)的原因,这类骨折有着很高的不愈合率,于此同时,由于关节面的累及,未解剖复位的关节面很容易远期形成创伤后关节炎,影响患者的正常生产生活。
DOI: 10.1016/j.jhsb.2006.06.010
1.在受累指间/掌指关节背侧取弧形切口,注意不要损伤一侧的血管神经,打开关节囊,暴露骨折片
2.复位后使用一枚克氏针从远端向近端置入,临时固定骨块
3.再使用一枚细克氏针在第一根克氏针远端2mm处平行置入
(用于钻孔,方便钢丝置入)
4.将一根细钢丝穿入远端的孔
5.将钢丝捆绑至近端的克氏针上,完成牢固固定
doi.org/10.1177/1753193414548170
目前此类骨折的研究相对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缺少足够的RCT研究),因此存在的偏倚、失随访以及样本量大小均会对实验研究产生影响,我们很难得出此类的骨折是否手术会比保守治疗获得更加令人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