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学生活
【国学生活】国学智慧,美好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南京+1 ·  6 小时前  
草原云 北方新报  ·  免票!半价!哪吒粉丝福利来啦 ·  7 小时前  
草原云 北方新报  ·  免票!半价!哪吒粉丝福利来啦 ·  7 小时前  
新熵  ·  DeepSeek成BAT生死符,不接入就出局? ·  2 天前  
资质体系认证中心  ·  【重要通知】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运行 ... ·  3 天前  
资质体系认证中心  ·  【重要通知】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运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学生活

磨练自己(深度好文)

国学生活  · 公众号  ·  · 2025-02-15 06:00

正文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诗经》中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品行端正的君子,经历社会不断地打磨,自我不停地雕琢,才逐渐呈现出美好如玉的状态。

人生就是一场磨练自己,提升心性的过程。
世事无常,人情变化,唯有打磨一颗平常心,练就一颗乐观心,修得一颗敬畏心,才能活得从容、愉悦、知足。

磨练一颗平常之心
《论语》有云:“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人生这趟旅程,生与死、贫与富、得与失,是上天给每个人都安排了的功课。
纵使富甲一方,也有无能为力之时,即使坐拥天下,也有无法挽回之事。

所以说,无论何时,保持一颗平常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收获内心的平和喜乐。

从前,有位老者带着弟子四处游历讲学,来到第一座城池。
城主将他们奉为贵客,热情款待迎接,走时还送上千金以示诚意,老者微笑着答谢后便继续前行。
来到第二座城池,城里人认为他们是招摇撞骗之人,很是嫌恶。
把他们关进大牢,数月之后才被释放,出来后不仅丢失了财物,还受了不少伤。
老者只是轻轻的整理了衣物,依旧继续赶路。
弟子有些沮丧的说:“失去了这么多,师父不觉得难过吗?”
老者笑着答道:“你看我还是我,难道有什么改变吗?”

想来,极有道理。
世事浮沉不过是磨练自己的工具,唯有人生阅历,品性提升才是此番的成果。

记得《菜根谭》中说:“人不轻喜怒,物不重爱憎。”

人生在世,不因赞誉过喜,不为毁誉过怒,物来不贪恋,物去不挽留,以平常心处事,感悟经历,提升修为,才是活得觉醒透彻的大智慧。

磨练一种乐观之心
《论语》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慧豁达的人寄情山水, 仁爱达观的人热爱万物。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看见阳光,便能收获光明,关注阴影,只能感到忧郁。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在黑暗中寻找光亮,在逆境中发现转机,以乐观之心对待生活,最后也常常会柳暗花明,顺心如意。

古时候,南方发生了暴雨,不少赴京赶考的学子,都被搁置在途中。
其中一名年轻人,叫胡广文,和几名同乡被挡在了一座破庙里。
有人抱怨说:“雨太大了,衣物全湿了。”
胡广文说:“这不刚好,站起来走动走动,不仅衣物干的快,还锻炼了身体。”
又有人说:“没有烛火,夜里没法温习功课了。”
胡广文又笑笑说:“这不更好,夜间在心里回顾,发现不足,白天再温习,岂不记得更牢。”
结果可想而知,其他人都把书里的内容忘了七八成,唯有胡广文不徐不缓的答完考卷,一举及第。

正如古话所说:“一念仙境,一念凡境。”

境遇相同,心念转变,心态改变,人生命运便会天差地别。

行有不顺时,看到本质,做好能做的事;出乎意料时,发现转机,走好眼前的路。
不多想,不忧虑,尽力做好自己,乐观面对一切,命运背后的礼物自会显现!

磨练一份敬畏之心
《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圣人告诉我们:
生活中,糊涂愚昧的人,肆意妄为,违背天道,因此诸事不顺;
而明白智慧的人,懂敬畏,知分寸,顺应天理,常能安稳顺遂。

看过一则故事:

唐朝,有一官员,每日上朝前向上天祈祷谢恩,每食不过饱,午后勤练剑,晚上必读书,而且把多余的钱粮都用来救济贫苦的百姓。
来,致仕回乡,依旧日日如此。
妻子不解的说:“从前人多眼杂,需小心谨慎,如今身在乡野,为何还要如此?”
官员听后,坦然的说:“祈祷谢恩是敬天地,救济他人是敬众生,勤勉克制是敬自己,又怎会在乎他人是否知晓?”
之后,他因常接济乡邻,受人敬重,最后高寿无疾而终。
朱熹说过:“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

天地自有法度,事事皆有因果。
长存敬畏之心,对待道法,遵守规律,不越界;
对待他人,心存善念,不妄言;
对待自己,克制勤勉,不懈怠。

任何时候,诚心正义,踏实稳健,才是行走世间最高级的方法。

《论语》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生而为人,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难关,应对许许多多的变故,而好的心态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