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豪,今年10岁,在杭州外语实验小学读三年级,正是长身体的他,每天却睡不够6小时。
家住余杭区,却要跨区跑到拱墅区读书,每天往返在路上的时间近3个小时。
这一切,都是源于去年家里的一场变故...
△ 凌晨4点,小豪就要起床,5点左右出门。
△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好好睡一觉。
△ 母子俩是首班公交车的常客,一上车,小豪倒在妈妈腿上就睡着了。
△ 1个多小时后,车子抵达目的地,天已微亮。一下车,妈妈就跑去给小豪买包子。
小豪一家河南人,哥哥在杭州读初中,姐姐在下沙读大一。
去年6月之前,小豪家就租住在离他所读的杭州外语实验小学走路十几分钟的大关南苑。
那会儿,小豪的爸爸在大关南一苑开了家修电动车的铺子,家里经济还算宽裕。
去年,小豪家还在余杭买了新房子,虽然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但好歹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一家人开始畅想未来的幸福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6月,小豪的爸爸在新店铺装修时,意外触电身亡。
本报去年曾经报道过一起《悲剧!刚在杭州安下家,修车铺老板装修时触电身亡》的新闻,这个修车铺老板就是罗小然的丈夫、小豪的爸爸。
当时跑这条新闻的记者朋友圈感叹:
这场意外后,小豪家一切都变了。
家里的顶梁柱没了,经济来源断了,大字不识一个的妈妈,只能在小豪学校边上找了家餐厅打杂,但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根本无力承担3个孩子的支出。
之后,原本在下沙读大一的姐姐退学了...
再后来,房租交不起了,小豪一家搬去了余杭的新家...
一夜间,妈妈罗小然老了很多...
每天第一个到校 最后一个离开
小豪怪异的变化引起了保安的注意
从去年9月开学起,每天早上6点15分,杭州外语实验小学的保安老刘打开校门,就会发现一个小小的身影准时地等在门口。
“你又来得这么早!”
10岁的小豪没有接话茬,只是跟老刘道了声早上好,就径直走进了教室。
离学校要求的到校时间还有1个半小时,小豪一个人坐在教室,看看书静静地等着同学的到来。
下午4点,教室里空荡荡了,小豪还是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看书,这会是在等妈妈来接她。
半小时后,妈妈打完工,匆匆地赶往学校接儿子。
由于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保安老刘开始留意起了这个孩子,他发现小豪每天来回要坐3小时公交车,而且早上只吃一个包子。
“一个包子你能吃饱?”
“吃不饱。”
“那怎么不多买点?”
“家里没钱,不想让妈妈多花钱了。”
老刘偷偷地将这事告诉了小豪的妈妈,妈妈听后流着泪说:“我一直问他饱不饱?够不够?他说不饿,我以为是真的不饿...”
爸爸去世后,小豪再也没添过新衣服,也没有买过课外书和玩具。
“这孩子好像是一夜之间长大了,上课非常认真,作业也完成得很好。”在办公室陈老师看来,小豪比同龄的孩子早熟,考虑得更多。
然而,陈老师更担心的是小豪的身体健康,毕竟每天花3小时在路上,对孩子来说太辛苦了,而且睡不够6小时,对孩子的发育也有影响。
小豪说他好累,每天早上都好困,但还得坚持凌晨4点起床。
“不然妈妈上班就要迟到了。”小豪顿了顿,“但真想好好睡一觉啊...”
妈妈有想过帮小豪转到新家附近上学,但问题又出现了。
尽管小豪家在余杭有房子,但小豪的户口在河南老家,而且从拱墅区中途转余杭区的学校,就得符合当地的转学政策,比如父母购买社保、父母有工作合同等等。
现实就是如此,这些,小豪的妈妈都没有...
记者告诉小豪,余杭教育部门的叔叔阿姨们都很重视,希望能尽力解决他的上学问题。
小豪听完怯生生地提了这样一个要求:“如果真帮我转学了,可不可以也帮我妈妈在新家附近找一份不辛苦的工作?每天就可以多和妈妈待在一起了...”
办公室好多同事把书堆到记者桌上,托转交给小豪,这孩子太让人心疼了!
点亮 ,鼓励一下这对母子,愿他们早日度过难关!
记者 汪玲/文 杨子健 廉笑尘/摄
编辑 左手
杭州日报全媒体中心 诚意出品
24小时新闻热线0571-8510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