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村规民约红黑榜这一举措正是契合新农村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现状。对于红黑榜这一举措,我认为其出发点是好的,但要想合理利用、发挥作用,需要我们多加注意和优化改善。
第一点,村规民约红黑榜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设置红黑榜,能够吸引村民注意、激发群众自省意识、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将“三省吾身”这一理念和方法落实到村民自身上去;另一方面,通过红黑榜的张贴,能够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在乡风文明、道德示范、脱贫表率等方面具有正向的激励作用。
第二点,红黑榜设置尚存一些不合理之处。一方面,部分网友表示不理解,主要是因为红黑榜设置极有可能发挥作用小之又小,有可能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之中,而且设置红黑榜并不能为村里后进群众提供切实有效的脱贫致富方式或修身齐家的具体指导,反而会导致某些后进群众产生抵触情绪、激化群众矛盾;另一方面,红黑榜设置,还有可能侵犯他人隐私,在不经过村民同意情况下公布群众家庭和个人情况,这种操作也有失妥当。
如何将村规民约红黑榜这一举措贯彻好,并且发挥积极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
其一,优化规则,强化引导作用。村两委干部可以通过村委会、座谈会等方式,召集村民代表,就村规民约红黑榜开展座谈讨论,共同将红黑上榜评价标准进行优化,既不侵犯群众隐私,也能避免形式主义。并且,主动同周边模范乡村开展学习借鉴,将适合本村的措施、规则积极应用到本村工作上来,以此保障红黑榜这一制度高效、合理。
其二,着力宣传,加强氛围营造。一方面在村务公开栏和村大礼堂等地,可以通过张贴“村规民约详细解读”的说明文件,为村民开展解释答疑,让大家明确了解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什么不能做;另一方面主动张贴或通过村广播主动宣传好人好事,主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讲座,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将爱护环境、尊老爱幼、勤奋敬业等理念深入村民内心,推进全村和谐发展的氛围营造工作。
其三,增强引导,构建红榜文化。在红黑榜开展过程当中,村两委要安排专门工作小组,针对多次、长期占据黑榜的村民重点关注,着重了解该类人群现实问题、切实需求、真实情况,主动为其提供经济援助、技术帮助和发展协助。通过多方面、全方位的帮扶工作,力争达到全村黑榜无人上榜的目标。
通过以上几点,我相信能够有效避免红黑榜的负面影响,在全村的努力下,让全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更加充满干劲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