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科院物理所
物理所科研动态和综合新闻;物理学前沿和科学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年龄越大越健忘,其实这是大脑在不断进步 ·  昨天  
环球物理  ·  【物理科技】盘点中国20大最顶尖科技! ·  3 天前  
环球物理  ·  【物理单位】19个物理单位的来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科院物理所

嗜热蓝藻捕光天线的非相干超快能量传递:一个激子-振动耦合量子相位同步的绝佳反证 | 进展

中科院物理所  · 公众号  · 物理  · 2024-09-16 17:30

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翁羽翔团队在光合成能量转移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揭示了嗜热蓝藻捕光天线藻蓝蛋白PC 620的共振传能机制,相关成果在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杂志发表。研究内容包括PC 620的能量转移模型、量子相干现象、色素对构象差异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团队应用偏振控制二维电子态相干光谱仪揭示了PC 620的共振传能机制。

这是翁羽翔团队在软物质物理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杂志发表。

关键观点2: 光合作用中捕光天线复合体的重要性及其光量子效率。

捕光天线复合体负责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到反应中心,其光量子效率几乎接近100%。

关键观点3: PC 620与别藻蓝蛋白APC中的色素对存在的差异。

虽然PC 620和APC在结构上极为相似,但PC 620中的α84的扭曲构象更倾向于形成局域电子态,而APC中的α84的平面构象则更倾向于形成离域电子态。

关键观点4: 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对比。

研究团队采用了二维电子态相干光谱方法,实验确认了PC 620中不同色素之间的能量转移寿命,并揭示了其非相干过程的本质。


正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软物质物理实验室翁羽翔团队(SM6组)在 光合捕光体系 能量转移机制 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团队应用自行研制的 偏振控制二维电子态相干光谱仪 ,揭示了 嗜热蓝藻捕光天线藻蓝蛋白 Phycocyanin 620 (PC 620 ) 的 共振传能机制


该成果以题为“Incoherent Ultrafast Energy Transfer in Phycocyanin 620 from Thermosynechococcus vulcanus Revealed by Polarization-Controlled Two 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ectroscopy”,于2024年8月22日在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杂志发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生王嘉钰为第一作者,鲁东大学蒲洋和物理研究所翁羽翔为通讯作者。


光合作用 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 捕光天线复合体 负责光能吸收并将其传递至反应中心,该过程的 光量子效率 几乎 接近100% 。由于藻类在水下生存的光照条件较差,其光合机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PC 620 是蓝藻中重要的捕光天线蛋白,单体内包含三个藻蓝胆素分子(α84,β84和β155),形成三聚体后形成α84-β84色素对。 PC 620 与别藻蓝蛋白APC中的α84-β84色素对在结构上极为相似,具有相同的分子间距以及理论预测的分子间耦合强度。翁羽翔团队近期 利用二维电子态相干光谱方法 证实了APC中的α84-β84色素对存在激子-振动耦合相干,而且可以通过 量子相位同步机制 显著 延长相干态寿命 。[Zhu et al., Nat. Commun. 15, 3171 (2024)],然而以往的实验研究表明, PC 620 似乎不存在类似于APC中的量子相干态传能路径。


图 1:PC 620 能量转移模型. 左侧为二维电子光谱实验中四个脉冲的偏振方向,右侧为不同色素之间的能量转移寿命。


二维电子态相干光谱 具备高时间分辨率 (~10fs),可以直接探测体系内的 量子相干现象 。由于 PC 620 光谱展宽非常严重,难以直接分辨体系中的能量转移过程。实验采用 偏振控制二维光谱 ,有效消除了光谱扩散的干扰。实验确认了α84向β84,β155向β84和β155向α84的能量转移寿命分别约400fs,6~8 ps和66ps,符合共振传能机制, 证实PC 620 的能量转移是非相干过程。 通过分析动力学上的振荡信号,可以确认体系中所有的振动模都起源于 分子内的纯振动相干 。并通过监测 PC 620 激发态溶剂化过程中的能量弛豫,发现所有的色素分子振动模都参与能量耗散。而在APC中已经确认,参与激子-振动耦合量子相位同步的的振动模不参与激发能耗散。对比两者的色素结构,发现PC 620 中的α84相比于APC的α84,其吡咯环间的二面角更大。


由此可见PC 620 中α84的扭曲构象倾向于形成局域电子态,APC中α84的平面构象倾向于形成离域电子态。 色素对的构象差异(图2)导致其在 PC 620 中无法形成激子对。APC中α84-β84色素对相干态的弛豫时间约500飞秒, PC 620 中α84-β84激发态振动波包的弛豫时间约为200飞秒,进一步说明APC中量子激子-振动耦合相位同步对量子相干态的保护作用。从而为 APC中 观测到的 激子-振动耦合量子相位同步 提供了一个的 绝佳反例



图 2:(a) 左图, PC 620 (APC) 中α84(红色)和β84(蓝色)藻蓝胆素的晶体结构,PDB ID 1I7Y (1ALL),右图:α84和β84四吡咯环结构示意图和相邻吡咯环之间的二面角。(b) PC 620 和APC的相干态寿命。

原文链接

编辑:未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科学吃瓜—“紫薯”、兴奋剂都是怎么回事儿?

2. 当一个人站在南北极点上,会不会被地球自转转晕?| No.420

3. 中国游泳队破纪录!为何大夏天的,游泳队出场要穿羽绒服?

4. 小时候上电脑课,到底为什么要穿鞋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