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由中建国际承建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区)项目的文体中心,包括其独特的设计和建造难点,以及项目团队的创新应用和技术。文章还详细描述了文体中心的一些关键部分,如灵动风铃幕墙、大跨度钢结构桁架、大跨度双曲异型结构梁和曲线拼接屋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区)项目概述
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正在进行幕墙和机电安装工作。文体中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引起关注。
关键观点2: 文体中心的风铃幕墙
文体中心11#楼体育中心外立面采用风铃幕墙结构,独特的金属光泽和流动的墙体外观大大增色,同时满足通风和采光要求。施工精度高,成型线条美观。
关键观点3: 大跨度钢结构桁架
文体中心顶部采用大跨度钢结构桁架,增加了建筑的宏伟气势和设计感。项目部采用BIM技术确保施工质量和吊装安全。
关键观点4: 大跨度双曲异型结构梁
游泳馆顶部的大跨度双曲异形结构梁采用定制支撑体系和BIM技术深化放样,提升了建筑意境和美感,兼具通风、采光和遮阳功能。
关键观点5: 曲线拼接屋面
艺术中心屋面由不同材料组成,曲线拼接优美。项目部采用BIM技术进行整体策划,确保屋面曲率协调优美。
正文
近日
由中建国际承建的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区)项目
主体渐成 恢弘大气
其中文体中心
以其独特的风帆造型
格外引人注目
下面一睹它的风采吧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区)项目文体中心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包含3层艺术中心、3层体育中心、1层游泳馆和1层地下室项目,以南大校徽中的雪松为设计灵感,旨在建成“文体方舟”。
工程存在诸多大跨度构件、大跨度钢结构安装、异形斜折板结构及幕墙异形曲面造型等建造难点,项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攻坚克难,创新应用一系列关键技术,推动设计效果完美呈现,匠心铸就文体中心结构之美。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正进行幕墙和机电安装工作,宛如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巨轮。
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区)文体中心的建筑结构之美吧~
文体中心项目11#楼体育中心外立面采用风铃幕墙结构,风铃幕墙又称风动幕墙,它是由金属片排布而成,利用动力学的风力来模拟风吹的效果,让墙面“随风而动”。独特的金属光泽、流动的墙体外观,使得建筑大大增色,同时也满足了建筑通风和采光的较高要求。
外立面风铃幕墙约2300平方米,项目部通过计算机建模及结构计算对风铃幕墙体系进行模块划分,利用工厂预加工的方式将单个风铃片预制为风铃片模块,减少吊装作业及固定安装量,极大提高施工效率。施工中每两层设置标准控制层,在标准控制层之间根据放线结果焊接角钢,上下拉通钢丝作为定位线,有效提高施工精度,使得风铃幕墙安装施工方便,固定材料减少,成型线条美观。
文体中心项目11#楼体育中心顶部为10榀单榀重46.5吨、长57米的大跨度钢结构桁架,硬朗的线条增加了建筑的宏伟气势,也显得设计感和空间感十足,同时兼顾了建筑的采光效果。
为确保大跨度钢桁架施工质量及吊装安全,项目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采用BIM技术模拟吊装工况,组织专家评审吊装方案,采用测量放样机器人进行安装精准放样,采用MAIDS软件进行吊装段建模验算,根据验算结果对吊点处进行预加固,减少钢结构桁架在整体吊装过程中的变形。
文体中心项目13#楼游泳馆顶部为大跨度双曲异形结构梁,异形梁梁侧挑板水平投影长度4150毫米,水平夹角22.25度,采用“定制木模板+盘扣”支撑体系,整体呈现为波纹造型,提升游泳馆建筑意境和美感,且兼具通风、采光和遮阳功能。
项目部采用BIM技术深化放样,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异形梁模型开展工程模拟,在现场搭设实体样板指导施工,安排专人进行异形梁混凝土浇筑旁站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文体中心项目12#楼艺术中心屋面绵延起伏,由钢桁架幕墙铝板屋面、景观屋面、采光屋面、混凝土屋面组成,不同屋面曲线相接,造型优美。
项目部在屋面主体结构开始时就采用BIM放样进行整体策划,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保证屋面曲率协调优美。大剧院观众厅和舞台屋面为大跨度钢桁架结构,采用整体吊装、高空散装和原位拼装相结合的施工工艺,确保安装质量。
智能建造、品质建造”理念
踔厉奋发,再接再厉
推动项目早日完美履约交付
为苏州太湖科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