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当我们谈到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博物馆的时候,总无法绕过俄罗斯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即我们熟知的“冬宫博物馆”。它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走过了超过250年的历史,拥有300多万件艺术珍品,与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
然而,这个博物馆最初,却起源于一个“贪得无厌的女人”——
叶卡捷琳娜大帝(即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收藏。
叶卡捷琳娜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
她于1762年登上王位,入住冬宫。她在位期间,治国有方、功绩显赫,使俄罗斯的领土和人口不断扩张,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欧洲第一强国。但是,由于中世纪以来的封闭落后,当时的俄国在自诩高贵的欧洲人看来始终摆脱不了“蛮夷”的标签。作为一位雄心勃勃的统治者,女皇意图改变这一现状,把俄国纳入欧洲的文化版图之中。当然,也为了宣扬自己的至高权力。
她缔造了冬宫的艺术品的收藏。而最初存放这些收藏品的是冬宫一处被称作——艾尔米塔什的地方。艾尔米塔什(hermitage)源自法语,意为“隐居地”或“隐宫”。最初只是叶卡捷琳娜大帝在冬宫的一处娱乐消遣场所,她将这里称为宫殿寓所间的夹楼,并在其中摆满了异域物品。艾尔米塔什也用来在宫中举行非正式的(大型和小型)招待会。
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商人约翰·欧内斯特·戈茨科夫斯基手中买来的绘画作品,包括亨德里克·霍尔奇尼斯的《亚当与夏娃》和《基督受洗图》等,成为博物馆最初的收藏。
在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欧洲学者朋友(例如德尼·狄德罗)和资深画商(其中之一为日内瓦的弗朗索瓦·特龙金),以及了解女皇品位与情趣的俄国大使的建议和帮助下,女皇购入了一大批艺术珍品。其中经典的购置包括收购皮埃尔·克罗扎、罗伯特·沃波尔和海因里希·冯·布吕尔的藏品。
1769 年,叶卡捷琳娜大帝购入了萨克森国王奥古斯都三世的首相,伯爵海因里希·冯·布吕尔的藏品。这批藏品包括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的名作《梅塞纳斯向奥古斯都大帝呈上文艺作品》。这幅画成为俄罗斯每年 3 月举办庆祝梅塞纳斯诞辰的一个象征和法宝。
1772年,在狄德罗的建议,及俄国驻巴黎而后驻海牙大使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戈利岑的帮助下,女皇购入了法国著名收藏家皮埃尔·克罗扎男爵的藏品。
于是,伦勃朗的《达那厄》、鲁本斯的《酒神巴库斯》、乔尔乔内的《朱迪思》和数百幅其他大师的作品来到圣彼得堡。这在当时成为一大丑闻:野蛮人夺取了欧洲的财富!
1636 年,布面油画,185 厘米×202.5 厘米
1779年,俄国大使穆辛-普希金伯爵在伦敦为女皇买下英国第一任首相,罗伯特﹒沃波尔爵士的收藏品,尽管引发极大抗议,但最终,数百幅绘画,包括伦勃朗的《以撒的牺牲》、穆立罗的《圣灵感孕》和法兰斯·斯尼德斯的《鱼市》,被运往圣彼得堡。
1618—1621 年,布面油画,207 厘米×341 厘米
收购这些收藏之后,许多其他收藏和更多大师作品随之而来。比如,伟大的家具师大卫·伦琴为女皇制作的异常精美的家具;
女皇委托塞弗勒瓷厂制作的卡梅奥(Cameo,意为“浮雕”)餐具;
法国最伟大的珠宝匠安托万·布利耶
为娜塔莉娅·彼得洛芙娜·戈利岑娜所设计制作的银制盥洗用具等
。
法国,1786 至 1789 年间,银、玻璃,铸造、錾刻工艺
此外,
叶卡捷琳娜大帝也购买或委托购买同时代的艺术品,比如约瑟夫·赖特的《从户外看到的锻铁炉》,约书亚·雷诺兹爵士的《婴儿赫拉克勒斯勒毙巨蛇》,让-巴蒂斯特·格勒兹的《瘫痪病人》等。
1773 年,布面油画,105 厘米×140 厘米
1786—1788 年,布面油画,303 厘米×279 厘米
随着大量藏品的收购和到来,艺术收藏的最初庇护场所变得拥挤起来。叶卡捷琳娜大帝
兴建了大艾尔米塔什
。伟大的建筑师贾科莫·夸伦吉建造了
艾尔米塔什剧院
,剧院通过一座类似于威尼斯叹息桥的桥梁与艾尔米塔什相连。
由女皇编写剧本的俄国早期历史剧在那里上演,并在后来成为艾尔米塔什或民间即兴表演、娱乐中的一个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