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HPC药闻药事
传递医药资讯 分享法规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王  ·  全球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学 ·  昨天  
慧田哲学  ·  邓晓芒:从一则相声段子看国人的思维方式 ·  3 天前  
哲学王  ·  尼采:不蜕皮的蛇只能等死,人也是一样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HPC药闻药事

从ICH的指导原则,谈非特定杂质的控制

HPC药闻药事  · 公众号  ·  · 2017-08-01 23:12

正文

中国加入ICH意味着中国在药品研发和注册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一步,CFDA在国际药品研发和注册技术要求领域有了发言权和参与决策权,中国医药产业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加入ICH更是CFDA药品监管水平和能力获得国际认可的标志。可以预见,在CFDA加入ICH后,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的步伐将加快。


如何与国际接轨,作为药品研发人员,就要熟知ICH相关指导原则,并能按照指导原则有效的去执行。


在ICH颁布的《新原料药的杂质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2月)(简称Q3A(R))与《新制剂的杂质研究指导原则》(2003年2月)(简称Q3B(R))中,为便于控制各类杂质的限度,将药品中的有机杂质细分为特定杂质(Specified Impurities)和非特定杂质(Unspecified Impurities)。


特定杂质是指在质量标准中分别规定了明确的限度,并单独进行控制的杂质。包括:结构已知的杂质和结构未知的杂质。对于结构未知的杂质,为便于在标准中进行指认,一般采用代号(如未知杂质A等)或合适的定性分析指标(如相对保留时间为0.8的杂质)加以区分。


非特定杂质是指在质量标准中未单独列出,而仅采用一个通用的限度进行控制的一系列杂质,其在药品中出现的种类与几率并不固定。由于非特定杂质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药品的临床前与临床研究中,很难对这些杂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将这些杂质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隐患降至最小,在ICH的以上杂质指导原则中,对其限度做了明确的规定。《新原料药的杂质研究指导原则》中要求:在原料药质量标准中任一单个非特定杂质的限度不得过鉴定限度(见下表)。


:原料药和制剂的杂质限度

对于制剂而言,由于原料药的质量标准已对各杂质进行了控制,在制剂的质量标准中仅控制降解产物,故在《新制剂的杂质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在制剂质量标准中任一单个非特定降解产物的限度不得过鉴定限度(见上表)。 


根据以上规定可以引申出:在仿制药或改剂型药品以及药品上市后变更等的研究中,即使出现了新的杂质,只要新杂质的含量低于表1或表2中的鉴定限度,就可以认可这些新杂质的安全性。


从以上指导原则的规定,也可以看出:


  • 现在国际上对非特定杂质的限度要求是比较严格的。


  • 而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仅一些质量控制比较严格的质量标准才收载有对非特定杂质的限度要求,且具体限度远远大于鉴定限度,也不考虑临床用量,只一般性地规定为“任一单个杂质不得过0.5%甚至1.0%”。


  • 从保证药品的安全性与从严控制产品质量的角度出发,我国应加强对特定杂质的控制。


希望本文能引起有关各方对非特定杂质的关注,使我国在这方面的要求逐渐与国际接轨,以利于我国的制剂成品走向欧美等国际市场。

 

来自药研,北京药研汇;药闻药事编辑


更多了解,请参阅“HPC药闻药事”过往文章:

从ICH“杂质三限”浅谈新药与仿制药杂质研究

基因毒性杂质研究升龙记

FDA简化新药申请:制剂产品中的杂质控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