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历经5年努力攻关,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是合成生物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
大胆猜想,能否用1条线型染色体装载所有遗传物质?人类能否创造生命?2010年,美国科学家克莱特·文特尔及其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报道了世界上首个“人造生命”——含有全人工化学合成的与天然染色体序列几乎相同的原核生物支原体,引起轰动。
此次,以覃重军研究组为主的研究团队完成了将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天然的16条染色体人工创建为具有完整功能的单条染色体。该项工作表明,天然复杂的生命体系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变简约,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为打破,甚至可以人工创造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
在自然界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同生命体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基因组,包括相对较为稳定的DNA序列和固定的染色体数目。染色体携带了生命体生长与繁殖的遗传信息。生物教科书中将自然界存在的生命体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染色体裸露无核膜包裹的原核生物通常含有环型结构的1条染色体,而染色体细胞核被核膜包裹的真核生物中通常含有线型结构的多条染色体。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本文由“FM十万个为什么”节目组编辑,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