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虎队。
对于老一辈人,是传奇和榜样。
对于年轻一代人,却是遥远的「传说」。
最早的1956年版《铁道游击队》,相信没几个年轻人看过。
香玉觉得,抛却主旋律的老套路不谈,那段普通又不平凡的热血精神,值得年轻人了解。
在成龙大哥最新的这部电影里,能看出主创致敬那段历史的努力。
铁道飞虎
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导演对它进行了年轻化的改良。
用大人跟小孩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讲述这段故事。
首先,还是要恭喜成龙大哥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他是第一位获得这个奖项的华人。
做了56年电影,拍了200部片子,摔断的骨头他自己都数不清。
这个奖于他,实至名归。
在这部片子里,成龙扮演大哥马原,是车站的搬运工。
这里的主角们,不再是一身正气的党员们;
而是一群三教九流的小人物。
大海,是个年轻裁缝,机灵直爽,一心想要干大事。
小偷,虽然平时不干正事,但正经起来很管用。
铁匠,总说有事情就带上我,关键时刻也真的挺身而出。
这群“铁道飞虎”们,很业余;
战斗能力跟日军没法比。
但是凭借着对火车构造的了解;
总能用默契的配合,和三脚猫的江湖功夫,搞点小行动。
让日军不得安宁。
每次搞事情,还会留下自己的标志,飞虎队的logo。
未免有点萌了。
有一天,他们救了一个受伤的八路。
八路没有完成的任务,他们揽了过去。
任务就是——
必须要炸掉日军看守的大桥,切断日军运送物资的要道。
于是。
这些小人物们决定,干一票大的!
全片分为三个部分:
搞炸药,劫囚车,炸大桥。
想要炸桥,先得搞炸药。
结果搞炸药的行动失败,还被日军抓了。
这下子麻烦大了,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嘛!
他们平时能够为所欲为,都是由于枣庄副站长的里应外合。
虽然,副站长是他们嘴里的“汉奸”。
在日本人手下干活,贪生怕死。
但是,他的内心里深处也是爱国的。
反败为胜的最关键信息,就是他提供的,
将有一辆运输军需物资的火车过桥,他们只要引爆这座火车就能够炸桥成功。
可是,一帮“乡巴佬”真的能干大事?
关键时刻,还有一位能人加入。
王凯在这部戏里出演一个旧国军军官。
曾经百步穿杨,现在只能开个面馆糊口。
可是血气还在。
作为后加入的人,他明显跟其他人成分不同。
一加入就不断吐槽,“你们这也太不正规了吧。”
一身军装骑马打枪那段戏,帅得有点过分。
他一直标榜自己是神枪手,但是他的一句台词也顺带吐槽了一下抗日神剧:
“神枪手子弹也不能拐弯啊”。
联想到一些以往抗日剧中的情节,看得人哑然一笑。
在这里,每个小人物都很重要。
国家大义面前,他们没有那么多高大情怀,也没想慷慨就义;
就是想把这件事干成了。
能活着最好。
活不了也没辙。
成龙主演的电影,终于不再是大哥一个人的传奇;
而是一群小人物完成的奇迹。
每个角色都不可或缺,发挥着自己的功能。
片中没什么大道理,几个人最后商量明天的炸桥计划时,让大哥总结一下。
大哥顿了顿说,“少说话。”
这句话产生笑点的同时,也让人心理有种别样滋味。
听多了慷慨激昂的宣言、表明三观的大道理。
这群小人物却标榜少说话的精神,朴实得可爱。
英雄莫问出处。
每一次胜利,都有很多草根的默默努力和牺牲。
没什么话说,就是一个字:
干!
这种简单粗暴的硬汉风格,少喊口号多做事,还真是符合这帮小人物的直爽性子。
总体来看,这是一部渐入佳境的电影。
前半段人物出场有点琐碎拖沓,有点沉闷,还有一些令人尴尬的老梗;
后半段开始吸引人。
武打动作戏部分,十分流畅,特别真实。
一群不专业的选手,如果用武器用到顺手那就假了。
就是生活化,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做武器。
剪刀,锤子,铁链,面粉袋,什么都可以为己所用。
这也是成龙功夫喜剧的最大特点。
说说导演丁晟。
去年,他的《解救吾先生》,让不少影迷印象深刻。
本片也是是丁晟和成龙的第三次合作。
2010年《大兵小将》,成龙与王力宏主演。
2013年《警察故事2013》,再次与成龙合作。
到了第三部《铁道飞虎》这里,丁晟与成龙两人的合作已经越来越默契。
《铁道飞虎》的撞车戏,都是用原建材搭了火车和大桥模型。
真撞、真炸。
撞车戏见多了,可是满载货物的几辆火车连环相撞。
这不多见。
这号称十年未见的“撞火车”场面,就是用实景拍摄加特效呈现的。
成龙的功夫喜剧,一般都属于合家欢电影。
家里上年纪的老人,半大的孩子,老中青三代,都可以在影院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另外,香玉友情提醒:
这部片的BGM实在是有点洗脑。
捞仔老师重新编的曲:
西边的太阳又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不过这部片子的缺点也很明显。
一些老梗笑点尴尬,人物塑造上还可以更好,叙事上也有待完善。
但是。
与原作相隔六十年之后,当怀旧的旋律再次响起,还是有些感动。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