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多家美资律所宣布计划退出中国市场,或是缩减中国业务时,高博金(Kobre&Kim LLP)律师事务所公开表示,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专注跨境争议解决领域。
反其道而行之,独树一帜的高博金为了什么?其驻上海和香港办事处合伙人康健甚至对媒体直言:“在国际资产追回、政府执法辩护等领域,与高博金存在直接竞争的律所并不多。”
2003年,高博金律师事务所成立,这家由两名美国司法部前检察官创立的律所,专注于解决跨境争议和合规调查,
不受理任何公司交易类的业务
,也不受理常年付费业务(即法律顾问业务)。
创始合伙人Michael Kim说,律所“坚持做好一件事”,“我们餐厅基本上只卖一道菜。”
律所侧重于为用户提供服务产品,而不是明星律师。
Kim将其律所的服务视为可扩展的专业产品,可以商品化,并在世界不同地区以统一、一致的方式销售。Kim说,如果产品是特定的律师,那么供应量就有限,律所里确实有客户想寻求的律师,他们认为这些律师能力特殊,但这不是一个可扩展的产品。
“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来尝试模仿四季酒店等机构。”
Kim说,他们有一个内部培训和认证体系。
在高博金官网所列的“产品”一项中,包括债权回收与稀释、知识产权诉讼、国际私人客户、国际判决执行与离案资产追回等10个产品。
“所有的产品都集中在国际欺诈或冲突案件上。从抵御政府执法到调查涉嫌不当行为——包括资产扣押、追回被盗收益、保护在涉嫌犯罪中被扣押的资产,使用法律辩护来防止资产被政府官员没收——基本上都围绕着国际欺诈或不当行为。”
高博金的另一特点是,通常避免重复的客户关系,保证内部“无冲突”,使自己保持着多元化的客户基础。Kim认为,与终端用户建立广泛、重复的关系,是全球纠纷和调查市场中一个主要的低效之处。
长期客户关系的束缚,经常阻碍其他律所的工作流程和效率。因此,高博金经常被其他律师事务所聘用,担任特别诉讼律师,以代表其客户处理复杂的纠纷。
Kim或许是少有的会对增长感到担忧的律师。2019年律所收入持续增长,但他认为这是一个问题,而
保持质量控制,并为客户提供一致的体验更重要。
“尽管我们没有刻意追求增长,但增长还是发生了。”
他说
。
2017年,高博金成立14年时,首次进入Am Law 200强,位列美国营业额最高的律所之列。2016年高博金律所的每位律师创收(RPL)达到131万美元,而在单一层级的合伙制下,每位合伙人利润(PPP)达到193万美元。
那时Kim将律所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归功于在亚洲地区的大量业务。例如,为大熊制药(韩国制药巨头之间的纠纷)提供服务;为一家财富500强公司在香港追回被盗用的银行资金。
高博金没有模仿大型律所的模式,而是专注于自己的长处。尽管2017年寻求应对美国联邦政府欺诈调查的客户需求有所下降,
但他们坚守的这条道路延伸到了亚洲,在此获得了客户。
去年,高博金与另外两家律所一起,为Elliott Associates, L.P.赢得了1.08 亿美元的裁决。
这项国际仲裁称,韩国政府非法干预三星物产与第一毛织在2015年的合并,这两家公司都是韩国最大财阀三星集团的子公司。作为三星物产的股东,Elliott 试图阻止合并,因为条款大幅低估了三星物产的价值。
高博金与仲裁顾问,就总体的多司法管辖区法律策略向 Elliott 提供了咨询服务。在 2023年6月20日公布的裁决中,法庭认定韩国政府违反了国际法,通过非法干预给 Elliott 造成了损失。
2023年,高博金的总收入达到了1.9亿美元,在《美国律师》2024年Am Law 200强排名中排第168位。
近日,高博金再次跻身Vault最新排名,在150人以下规模的150强律所之列。在纽约最佳中型律师事务所中排第五,最佳诉讼专业律师事务所排第九位。
此外,2016年高博金
被《中国商业法律杂志》评为反腐败领域的领先律师事务所之一。2020年连续五年荣登《全球调查评论》(GIR)100强排行榜。
目前已在亚洲、欧洲、中东、美国和加勒比地区设有16个办事处。
在AI技术的使用上,除了投资开发AI系统,优化知识管理和数据检索系统,高博金还成功地将AI应用于比特币追索案件,成为首个在美国法院成功追回比特币的律所。
高博金非常重视中国市场。“我们相信,随着全球商贸及金融合作进入深水区,中国客户对于跨境争议解决的法律服务需求,肯定会持续上升。”高博金亚太区域董事总经理吴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2017年,高博金设立了上海代表处,这是在2010和2015年先后创办香港、首尔办事处后,在亚洲设立的第三个办事处。
同年,一位美国司法部前检察官入职,重点处理与日俱增的亚洲相关事务。当时,高博金有四位美国司法部前检察官在香港、上海及首尔办事处工作。
今年年初,高博金加快了中国区执业律师的招募,律师增长率达30%,其中大部分新增律师专注于跨境执法、资产追索和国际判决执行等领域。
高博金全球知识产权部首席合伙人Michael Ng曾在受访时说,中国的科技在过去取得了长足进步,未来会有更多中国科技企业走向海外,进行专利诉讼维权。
“我们认为现在已经到了中国专利申请的一个节点,市场成熟度也有了,可以摘取技术创新以及专利申请的果子。”Michael Ng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需要通过维权的方式,让更多人认可中国自己的技术和创新价值。
高博金在中国区的业务主要聚焦于,代表中国客户处理跨境复杂诉讼,及政府调查、制裁等事务。例如,它曾代表瑞幸咖啡的创始人应对内部审查及美国潜在的民事、刑事风险及相关资产保护。
此外,在从去年延续至今年的中资企业美元债相关事件中,高博金就通过组织市场相关参与方,共同探讨了部分著名房企的债务重组法律策略。
还曾代表中国韬蕴资本在加勒比最高法院起诉,让法院批准冻结贾跃亭在Faraday Future股份的禁令,以及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执行北京仲裁委对贾跃亭的仲裁裁决。
吴坚认为:“中国企业继续在海外发展业务,他们需要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适应当地法律法规及文化,也有可能面临更多的法律风险。中国企业需要我们这样能够切实以客户商业利益为出发点,帮助客户主动解决及化解相关跨境风险的法律顾问。
我相信这样的需求必定在未来几年继续增长
。”
对于中国区未来的业务增长方向,高博金认为,随着中东的资本涌入和中国电动汽车、绿色能源等企业的出海浪潮,由前美国政府官员、香港律师、英国皇家御用大律师及离岸出庭律师组成的一体化团队,以及其专注于复杂跨境争议解决的全球策略和能力,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这些新的中国经济增长点。
在中国法律服务市场日益国际化和竞争激烈的今天,涉及中国公司、中国和中东投资者的跨境合资企业投资争议,越来越多。
高博金律师事务所的经验,能为中国律所提供什么借鉴?有哪些方法论可以给中国律师以参考?
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有利于品牌打造
明确的市场定位至关重要。高博金专注于跨境争议解决和调查案件,建立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并以其专业化的服务独树一帜。
中国律所可以思考,是否应当选择特定领域深耕细作?如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或金融法律服务等。通过建立专业团队,提供深度的法律咨询和解决方案,在特定领域内建立起权威和信誉。
模式创新与产品化,不是说说而已
高博金开发了债权货币化、政府执法辩护等核心产品,并通过内部培训和认证体系,确保服务的标准化和高质量。
中国律所或许可以借鉴这一思路,将法律服务研发、包装成标准产品,以提高服务的可预测性和客户满意度。例如,开发定制化的法律顾问服务包,或合规审查流程。
另外,借助人工智能时代的生产力,创新服务模式,如在线法律咨询、智能合同审核等,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高博金就在AI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优化了知识管理和数据检索系统。
服务一致性的关键是控制质量
高博金对质量控制的重视提醒中国律所,持续增长并非唯一目标,保持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同样重要。高博金的做法是避免重复客户关系,保持客户基础的多元化。中国律所也应注意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客户,以降低业务风险。
国内外情况不同,但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服务的一致性,同时注重客户反馈——应该是服务型机构永恒不变的追求。
高博金之所以在法律服务市场显得有些另类,跟其将一些律所的口号付诸行动有关。比如为了坚定发展路线,拒绝客户,将律所人力集中于专业领域与产品,这需要律所管理方面的话语权,以及需要全所认可相对统一的文化、价值观。
高博金的创收数据又向行业证明,即便给自己打上了精品所的标签,也并非只能做偏居一隅“小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