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天是 2017 的最后一点余额,趁着时间回顾了一下这一年的番茄钟情况:到今晚为止,今年一共计了 3663 个番茄钟,加上去年的,一共 6527 个。
两年 6000+ 番茄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些道理让我更高效,在这里也分享给你。
1.
高效休息甚至大过高效学习。
番茄钟的核心节奏就是,专注工作 25 分钟,再休息 5 分钟,如是 4 轮,休息 15 分钟。
这两年的番茄钟,让我认识到了番茄钟往往被忽视的那一小部分的价值和必要:
5 分钟的休息。
你懂的,全神贯注的脑力劳动下,消耗会很大,连续工作一整天,往往有整个脑子就像一条满水的毛巾被拧干的感觉——而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要的是学得高效,不是学得筋疲力竭。而 5 分钟的休息,就像盛夏中午一根冰棍儿,提神,醒脑,还顺带充能。
但是,大家往往专注工作,却不专注休息,导致休息比学习还累——这是因为,很多同学在该休息的时候都在…
玩 手 机
。
但事实上,番茄钟休息和玩手机就是天敌。关于这一点,万维刚有过一段很贴切的描述:
脑力劳动者最需要花费,也是最需要从休息中恢复的两个资源,是「意志力」和「注意力」。现在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这是两个有限的资源,最好用在刀刃上。
所有休息的目的就是让注意力和意志力回血。但是上网——阅读会消耗注意力;决定是否点击、是否购买之类的各种决策会消耗意志力。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想要放松的时候刷手机,发现越刷越累,并且更难快速回复到工作状态中,分掉的心很难一下子拉回来。
科学研究表明,比较有效的放松方式,是发发呆,伸伸懒腰,和人聊聊天。
这不,下次和图书馆邻桌女生搭讪的科学依据都来了?
2.
在回顾每天总结的时候,我发现,我效率最高状态最好的日子,都是番茄钟节奏保持得好的时候,相反,一旦我贪学,不按番茄钟来,往往得一时的爽利,但一整天下来,往往是得不偿失,赔本得厉害。
那问题就来了,怎样保持节奏呢?很简单,一个字:
钟停了立刻站起来,停止工作;休息时间到了,就立马回到工作台。
不多工作一分钟,也不多休息一分钟,要像卖煎饼的山东大爷一样,你说番茄我说要,童叟无欺,高效学习。
不过,哪怕是看起来这么简单的做法,有时也因为心里的一点点贪学,执行困难,往往到点了,还会想:
任务就只剩一点点了,做完再休息吧。
不行的,这是犯罪啊!这么做的后果,往往有两种:
首先,工作时间一不小心就会过长,休息时间相对就变短,累计起来,往往容易导致后续的番茄钟精力不支,效率不够,接二连三,节奏往往就乱了;
首后,因为工作时间延长了,所以干脆多休息一会儿,然后就休息久了一点,工作状态就打断了,接二连三地节奏就乱了。就像你把手机的后台程序关了,再打开总要顿一顿,再启动一下才能开始用,这其中耗费的程序切换成本,能让你的注意力就像每个月的生活费,似乎还没怎么花,就全没了。
3.
认真休息、保持节奏,都是为了能专心工作,所以开番茄钟的时候,要排除一且干扰。手机最好开个飞行模式。
结合第一点,我们可能会发现,手机好像并没有什么用,所以,不如让手机飞一会儿吧。实验证明,在飞行模式下,手机一口气飞下五楼,你会看到人生的跑马灯。
4.
其实,这一切的背后,本质是更严肃地对待自己,和自己好好相处,尊重自己工作时间,更尊重自己的休息时间。我们知道,迅速高效的做成一件事,「严肃」应该是我们的基本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