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言创新
“微言创新”由上海科学院规划研究处和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战略咨询中心共同出品,专注产业创新领域研究。言微意未尽,集智求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微言创新

从双11谈数字经济

微言创新  · 公众号  ·  · 2019-11-13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按

在这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 数字化经济不仅能扩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整个社会转型发展。


刚刚过去的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又破纪录地创造了2684亿元的交易额,加上京东、拼多多等这些平台与“双11”有关的促销和交易,整体上预估这段时间的网络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
由此,我们再次切身感受到了数字经济的巨大威力和无限潜力!
根据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数据,2018年数字经济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9%,贡献率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超越部分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据预测,到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或将接近36万亿元。数字化不仅能扩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整个社会转型发展。
但正如1996年前后OECD提出“知识经济”概念一样,我们目前还很难给“数字经济”一个准确的定义。大体而言,所谓数字经济,就是数据的生产、加工、处理、交易和消费,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要素,在整个经济活动链条中产生决定性或者基础性的作用。

01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两大驱动力:一是数字化的数据,得益于互联网和大量信息基础设施的应用,代表数据流的全球互联网协议(IP)流量从1992年的每天约100千兆字节 (GB)增长到2017年的每秒45000千兆字节。大量的数据被得以搜集、加工、处理并进入了分析、交易和消费环节。二是数字平台,是数字化数据变现为经济价值的通道,其中创新平台为数据价值变现提供了操作系统或技术标准(如:安卓、ios、linux、MPEG视频),完成了B2B部分;交易平台以在线基础设施支持双边或多边交易(如:亚马逊、阿里巴巴、facebook、腾讯),完成了B2B和B2C部分。
从2009年双11活动开展以来,通过11年的数据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以平台为中心的企业在数字经济中具有显著优势,而且“强者愈强”的趋势非常明显。比如,阿里巴巴拥有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近60%的份额;谷歌拥有大约90%的互联网搜索市场;Facebook占据了全球2/3的社交媒体市场;在中国,微信(腾讯所有)拥有超过10亿的活跃用户,其支付解决方案与支付宝(阿里巴巴)合起来几乎占领了中国整个移动支付市场。
这是由于数字平台的特性所决定的。因为平台用户越多,越能吸引新用户加入;越多的新用户加入,产生的数据就越多,平台越能从数据中挖掘价值为用户提供新服务;越多的新服务也就意味着用户迁徙到其他平台的成本增加,从而用户的黏性增加。
推而广之,由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数字鸿沟(Digital Gap)会进一步拉大经济发展差距。比如,根据《2019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报告》,排名前十位的是: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宁波、金华、合肥、嘉兴、温州和常州。虽然长三角地区整体信息基础设施比较好,数字经济得到比较大的发展,但仍然有很多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没有找到发展数字经济的合适入口。

02

今年恰逢国家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预研,同时也是“2020-2035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预研,笔者参加过几次研讨会,大家都深感“数字化转型”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还远远不止于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对构建新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治理能力都提出了新课题。
数字经济发展需要非常规的经济思维和政策分析,可能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从顶层设计上 ,要构建数字经济的战略体系。不仅从长周期(30-50年)而且从全局性考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问题,数字化转型后会产生很多新业态和交叉社会问题,挑战数字化领域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空白。
二是从产业支撑上 ,要打造自主可控的数字化赋能平台。针对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以技术为核心,以产业为依托,强化和提升一批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支撑能力,形成更加开放、融合、协同发展的数字化生态体系。
三是从环境建设上 ,要建设更具弹性和包容性的制度与文化。未来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就像谁也没有想到4G时代短视频异军突起一样,5G、6G会带来什么,数字化全面渗透之后又会产生哪些新的变革,众说纷纭。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具弹性和包容性的制度与文化,在制度设计上更加强调自由进入和充分竞争、维护契约精神、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从而孕育出新时代的政治文明、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


作者简介

刘小玲,博士,副研究员,上海科学院规划研究处处长,民盟上海市委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

延伸阅读

如何让富人科学家支持科学?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新一轮数字经济的驱动力

当传统国企遇上数字经济 ——对与上海牛奶集团合作的一点体会

走向大规模定制

让企业家更多地参与涉企政策决策

6G专题 | 一念天地,万物随心——6G的发展愿景

6G专题∣无限延伸,四维互联——6G的前景展望

6G专题∣需求驱动,理论为源——6G的需求与挑战

6G专题∣频谱创新,技术整合——6G的关键技术探析

PPP: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新战略

经济半年报成绩榜揭晓,长三角制造业仍需努力

连接-计算-智能,赋能产业新发展——上海工博会观感

美国最新国家人工智能战略

人工智能指数2018年度报告解读

5G技术将赋能上海计算,实现“云-边-端”三位一体的计算体系

NB-IoT真的会很NB吗?


(本文不代表微言创新观点。欢迎投稿、转载和商务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上海科学院规划处与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战略咨询中心共同出品,专注 产业创新领域研究。 言微意未尽,集智求创新。


——《微言创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