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能建建筑集团
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感谢您的关注,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http://www.aepc1.ceec.net.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绝对现场  ·  名医到院区 | ... ·  2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14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14 小时前  
闽南日报  ·  延时门诊!漳州市医院最新通知 ·  昨天  
连州点点网  ·  期待您到场领奖!关于召开“2025年连州市春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能建建筑集团

宋海良:扛起新使命 奋进新征程 争当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排头兵

中能建建筑集团  · 公众号  ·  · 2024-07-16 23:25

正文


7月16日,《中国电力报》刊发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署名文章《扛起新使命 奋进新征程 争当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排头兵》,全文如下:

能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能源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新格局新高度,为全面系统推动我国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科技创新型、一体化能源型、综合基建型、融合发展型“四型”企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全面投身能源报国伟大事业,规划发展、设计未来、融合社会、建设美好,加快打造深化能源革命的新质生产力,奋力在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中承担能建使命、作出能建贡献、创造能建价值。


新时代十年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能建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建设能源强国作为矢志奋斗的目标和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忠诚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新思想引领、新理念先行、新战略制胜,推动我国实现能源供给自主可控、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能源系统智能高效、能源市场开放灵活、能源消费便捷可靠迈出坚实步伐。


国内在建单机规模最大塔式光热项目阿克塞汇东新能源光热+光伏试点项目


一是发挥国家智库优势,高目标支撑能源革命顶层设计。 牵头开展了全国能源、电力与技术创新“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研究,参与编制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为20余个省份、100余个县市编制能源高质量发展方案,加速我国多元清洁的能源供给体系建设;参与国家“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协助相关部门研编了电力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两个一体化”指导意见,全面支撑了“沙戈荒”大型新能源基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重点输电通道、全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等一系列国家重大举措的研究论证和布局实施,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年来,中国能建聚焦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前瞻性、创新性专题研究,连续多年发布《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国电力发展报告》《中国低碳化发电技术创新发展报告》等智库产品,为促进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泰州电厂二期


二是发挥一体化优势,高标准打造能源电力标杆工程。 勇担能源电力建设“国家队”重任,中国能建参建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先后设计建设了世界领先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常规岛、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特高压输电工程、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参与建设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数西算等超级工程,成功打造了乌东德、白鹤滩、华龙一号等一批享誉全球的“大国重器”;圆满完成新时代我国90%的特高压工程勘察设计任务,70%以上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60%以上核电机组常规岛、50%以上大型水电工程、20%以上新能源工程的设计建设任务,为构建多元化能源供给体系和保障能源安全贡献了能建力量。


白鹤滩水电站


三是发挥多元跨界优势,高质量创新能源融合发展模式。 创造性提出能源融合发展一揽子解决方案,创新能源消费模式,大力推动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网、生态网、产业网、文化网“七网”深度融合,打造以“能源+”融合发展为核心的能建“新基建”。投资打造了全国首个交能融合示范工程——山东枣菏高速项目,上海洋山港近零碳港区、山东烟台港等一批全场景交能融合示范项目;投资建设的甘肃庆阳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成功打通“算力网+能源网”通道,是绿色电力转化为绿色算力、“数能融合”样板的标志性工程;投资建设全球最大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基地项目——松原氢能产业园;落地实施了江苏无锡洗砚湖生态科技城、山东青岛李沧片区开发项目等一大批“七网”融合标杆项目。


安徽绩溪高空风能发电新技术示范项目


四是发挥技术领先优势,高水平推动能源科技自立自强。 围绕“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综合储能、一体化氢能“两个支撑点”,集聚力量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大型水电、H级燃气发电、特高压交直流、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核电常规岛等领域形成了国际领先优势,在碳捕集封存利用、光热发电、深远海海上风电、氢制储运等领域取得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果;成功开发535千伏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打破国际垄断,牵头打造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湖北应城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成功并网,安徽绩溪高空风能发电新技术示范项目成功发电,成为国内首个可并网的兆瓦级高空风能发电示范项目,有力支撑了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风电站


五是发挥综合平台优势,高站位深化能源国际交流合作。 承担“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秘书处办公室、国际能源署中国联络办公室、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办公室等8个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开展数十项咨政研究课题、多双边规划研究长效合作、多项国际能源合作政策文件的起草和制定,主动服务我国能源行业主场外交和对外交流,向世界分享了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作出贡献。聚焦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开展“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国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等规划研究,完成中老、中蒙、中俄、中越等10余个能源合作规划编制。海外电力工程新签合同额连续四年突破100亿美元,稳居中国“走出去”企业第一,有力推动国际能源合作走深走实。


准确把握“双碳”目标下能源电力行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

当前,科技之变、产业之变、技术之变、竞争之变交织叠加、相互激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为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阶段目标和实施路径。我们要勇担时代使命,准确研判形势,主动识变应变,把握发展主动权。


广西崇左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


一是从经济社会需求看,必须扛牢保障能源安全重大责任。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57.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加3.1亿吨标准煤,增量创2005年以来新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何兜住重要能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是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同时,由于能源资源禀赋、科技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我国能源供应除了总量保障问题,还有区域平衡、峰谷调节等问题。在能源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焦点问题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时代使命,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枣菏高速交能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


二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必须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资源能源约束紧、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发达国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碳排放占全球排放量的30%左右,且仍呈现增长态势,我国承诺实现从2030年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仅有30年。这就意味着,要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能源活动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电力行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战场。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四大关系”,加快构建以新能源结构、新系统形态、新技术体系、新运行模式、新治理体系“五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能源体系。


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中心园区


三是从能源技术发展看,必须加强能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已经完成了从薪柴到煤炭、从煤炭到油气的两次能源转型,从油气到新能源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正在加速推进。能源技术是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破口,也是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应该看到,新时代十年我国在能源重大技术研发、重大装备研制、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多项新能源技术、装备制造水平已全球领先。但同时,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些核心材料、关键部件、底层软件仍依赖进口,大型燃气轮机等技术装备仍存在短板,行业发展面临“卡脖子”风险。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聚焦能源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打好打赢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抢占全球能源变革先机,引领世界能源低碳转型,提升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的话语权。


以“四大转型”推动

能源高质量发展

立足新征程新使命,中国能建将重点聚焦能源创新、绿色、数智、融合“四大维度”,加快推动能源产业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数字智慧、共享融合“四大转型”,系统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新材料“四新”能建,为纵深推进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气蓄能电站示范工程


一是坚持向创新全面攀登,厚植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