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老师码字
唠唐诗,捞成语:一首唐诗,抒写千年心情;一段故事,演绎传奇人生;一个成语,凝结才子智慧;一群诗人,照亮大唐星空。声明:唐诗成语系列文章皆为作者原创,简书首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网传“河南大妈索要彩头拦婚车扔砖头”?回应来了 ·  16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梁东雁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16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2025年高考时间定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单老师码字

【唐诗成语86】祖咏之“请长缨”:考试不多写一字,仕途止在一开始

单老师码字  · 简书  ·  · 2018-02-02 21:07

正文

【成语】请长缨
【释义】指立志报国,降服强敌。自告奋勇请求杀敌。
【出处】唐·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请长缨”这个典故,跟祖咏并无一点关系。其说的是汉代有个叫终军的朝官曾向汉武帝请示,要亲赴南越(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用一根长绳子绑缚南越王回来,使其归顺。

祖咏只是在他的《望蓟门》一诗中用了这个典故,并首次将其归纳为“请长缨”。

蓟门,在今天的北京西南,唐朝为范阳道所辖,是当时的边防重地。

祖咏是盛唐时的一位山水田园诗人,他为何要写《望蓟门》这首边塞诗,还要表达“请长缨”的志向?下面就容我道来:

祖咏生于699年,洛阳人。开元九年(721年),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没考上。

尚书省公布考试结果那天,得知自己榜上无名,他当然会失落,但失落却并不丧气,因为他知道这不是自己才气不够,更多的是运气不佳,机会没到。

当看到一个个落第者失魂落魄地散去,又见那些上榜者志得意满的样子,祖咏心里不屑地“哼”了一声,转身吟道:

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尽枯死。

祖咏想说的是:落第就落第吧,毕竟能上榜的只是少数。我祖咏可是有实力的,傍晚时候我要是在长安大街上随便吟句诗,两旁的竹柏都会被我的才气逼死。

你看,祖咏还是挺狂的吧?

三年后,这位不服气的祖才子又来到了京城的科举考试。

该考现场作诗了,诗题是《终南山望余雪》。这应试诗是有严格要求的:必须写成五言排律,限定六韵十二句,不能多一句也不能少一句。

祖咏看到诗题,抬头向南望了望窗外的终南山,山上的积雪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那么光亮,却分明又给人寒气逼人的感觉。

祖咏感觉远山上的寒意正阵阵向自己袭来,他下意识地抖了一下,然后似乎是不加思索地挥笔写下了下面四句:

终南阴岭雪,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写毕,祖咏又默读了一遍,觉得再无什么可写的了,于是交卷。

考卷交上去,主考官一看上面只有四句,立即喊住他问:哎,你怎么没写完,要写十二句的不是吗?

祖咏面带微笑地回答了两个字:“意尽。”意思是:该说的都在那二十个字上面了,再多写那就是废话了。

主考官再回看祖咏的诗,觉得也确实是“意尽”了,水平也是相当的高,便无话可说了。

虽然祖咏在作诗时没按套路出牌,但主考官却因欣赏其才,最后还是“破格”录取了他。

祖咏以这种冒险的方式,获得了进士身份。

而之后的仕途,他就不是那么顺了。

考中进士的第二年,祖咏前往齐州(今属济南)赴任,在济州(今属菏泽)遇到了因被贬而在那里任职的少时好友王维。两人同吃同住了几天,然后,王维又亲自将祖咏送到了齐州。

因为祖咏受宰相张说的赏识,张说被罢相后,祖咏便也立即被罢官了,他又再次回到了家乡,在汝水畔的一个名叫汝坟的地方住了下来。

汝坟别业
失路农为业,移家到汝坟。
独愁常废卷,多病久离群。
鸟雀垂窗柳,虹霓出涧云。
山中无外事,樵唱有时闻。

虽然有了属于自己别墅,居住环境也不错,但这可不是祖咏想要的活法,因而他的最常有的感觉就是“独愁”、“多病”。

那一阶段,正巧诗人王翰被贬为汝州长史,祖咏便和他联系上了,两人自此密集来往,不是王翰来汝坟别业找祖咏,就是祖咏去汝州官署找王翰,一聚就是纵情喝酒,高谈阔论,写诗唱和那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