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自有的一台 Macbook Pro, 还在学校办公室使用一台 Windows 台式电脑,所以我的需求就是完整备份我的 Mac 内所有资料和 PC 上属于我的项目文件,即 Macbook Pro 的内置硬盘和 PC 上的文件是第一份拷贝,内置硬盘为第一种媒介。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其器,利其器,休息一下,利其器」,要备份自然要挑选趁手的软件。原始的复制粘贴实在效率太低,所幸无论是 macOS 和 Windows 两个系统本身,还是第三方软件,都有不少解决方案。而挑选的准则是:
能在不需要我每次备份都干预的情况,自动按时完成备份。
拷贝要有历史版本功能的。方便随时回溯到某一版本。
macOS 本身上有被誉为「为了这个功能买一台 Mac」的 Time Machine,在保持默认设定的情况下,用了一块外置硬盘和群晖 NAS 进行内置硬盘的完整备份,两种媒介的要求就达成了。NAS 是在同一局域网内,就进行自动 Time Machine 备份,而外置硬盘也仅需我插入硬盘这个动作。NAS 放在家中,外置硬盘放在学校,实现了一份拷贝在异地。Time Machine 是可以随时进行文件回溯的。
PC 上则稍微麻烦一些。Windows 10 系统有备份功能,可以「使用文件历史记录进行备份」,将它和外置硬盘连接,选择自己的项目文件的文件夹。也实现了接近 Time Machine 的体验。但由于 NAS 被放在家中,所有是通过群晖 NAS 系统的 Cloud Station Backup 应用,可以自动备份文件的每一次修改。虽然不是完整的备份了整个系统,但是也算达成我的需求。
一些遗憾
当然我的实践也有漏洞。问题在于 macOS 的系统备份和 PC 上的文件备份都在 NAS 的一块硬盘上,而且没有加装第二块硬盘用来完整备份 NAS 中的主硬盘。一旦 NAS 中那块硬盘损坏,也就一次损坏了两份拷贝。虽然不是针对同一份文件,但也加大了风险。
其次是针对正在编辑的文稿,例如 Word 文档或者 CAD 的工程图,理想状态是定时自动保存,保证能回溯的每一次保存文件的时间点,毕竟这类文档是不断调整,说不定修改了个十几次,最后还是要用到第一版文件(懂这种痛的人自然懂)。但是 Time Machine 的最小间隔是一小时,那么如果内置硬盘发生意外,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回溯到一小时内的最近备份。虽然不是文件全毁,但遇上了也会很恼人。而 Cloud Station Backup 理论上会保存每一次文件改动,但是受制于网络条件,显得不是那么可靠。
最后的小故事
众所周知,这次 WannaCry 的源自美国 NSA 泄露出的「永恒之蓝」漏洞利用工具。早在2012年,美国政府的 US-CERT(United States Computer Emergency Readiness Team )就写过一份报告,介绍了备份3-2-1 原则。很可惜,光看文章是不会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
每当我问起身边的同学「为什么不把自己的重要文件备份一下」,哪怕只是把它们放在类似 Dropbox 的云盘里,得到的答案通常是:没必要吧。如果追问下去,才会吐露真言:太麻烦了。当我介绍 Time Machine 功能时(没错,朋友买 Mac 也是我安利的),会略微惊叹:这样就可以了?而过几日聊起这事,又发现在我眼皮底下完成第一次备份后,还是没有养成定期备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