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发东西,你们是不是没想到?巧了,我自己都没想到,又一次激情推送(这里“激情”的意思,请参照“激情杀人”)。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口碑很好,争议也很大,大到了讨论是否三观不正的程度。这类蹚混水、凑热闹的事,我必须要参与一下。
整部电影看完,有点像听完某位选秀出身并热衷选秀,多年来原地不动的歌手唱歌——技术上无可指摘,文化上有情可原,但总觉得要是换成王菲老师来唱,得比目前这个效果高级很多。
下面仔细分说。
作为一件工业产品,从技术上讲,《摔跤吧!爸爸》应该是争议不大的:故事讲得完整,节奏控制合理,音乐丝丝入扣,镜头调度考究。父女龃龉时,镜头虚实焦的运用等很细腻,女孩练摔跤的过程,换苦大仇深的中国导演来拍,闹不好要一把鼻涕一把泪,一把屎一把尿的,人家印度朋友处理的方式和尺度,都还不错呢,让人看着不压抑。
巨大的争议在于片子的意识形态:尊重女权还是践踏女性?
吉塔姐妹双双成为摔跤冠军,她们的人生看上去比一般的印度女性朋友成功太多太多,但学习摔跤,是她们父亲的意志,不论她们愿不愿意,能否出人头地,都不得不学。尽管姐妹俩最终都爱上了摔跤,但她们的命运终究无法摆脱被选择、被安排的“原罪”。很多人看了受不了了:男性、父权赤裸裸地剥夺了女性的权力。
我对这类打着各种高大上的旗号剥夺他人权力的事是极其反感的,但这次,我有点犹豫。
不论女权主义或其他什么主义多么政治正确或天经地义,主义总是从现实中来,主义要想发挥作用,也总要在现实中落地,主义的具体落地不得不与特定国家、特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密切相联。脱离了具体语境、丧失了在场感的主义,是虚妄的——那只是口号。
在印度,女性的地位历史上就很低,至今仍如此。具体到影片,每隔十几二十分钟,就有角色出来表达对女性的轻视。那么,不学摔跤,吉塔能做什么呢?她的小伙伴说了:早早嫁人,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承担各种繁重的劳动,同时还未必能获得尊重。就像吉塔的母亲,她的义务就是相夫教子,人生不离锅台厨房,对丈夫的任何决定,她都只能表示赞同,无权反对。就算是极端热爱厨艺和家务,这样的生活,大约也是难以承受之重吧,或许不亚于练习摔跤的辛苦。
也就是说,具体到影片所呈现的印度(当然相当程度上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印度),女性理论上的“自由选择”,在实际生活中近乎走投无路、无可选择。理想的女权主义形态和女性的自由生命状态,在特定的现实中无法落地,至少在影片呈现的范围内,是这样。这样的“自由选择”,其实是个伪命题。
那么,实质上是别无选择的“自由选择”,进而终生劳碌,和在少年阶段难以对生活艰辛获得充分认识和评估时,暂时让渡、放弃选择权而获得一个辉煌的人生甚至抵抗父权的权力,两种情形究竟孰优孰劣,判断起来恐怕就没那么分明了。
自然,“两害相权取其轻”总是带着点世俗的、功利的味道,可是,高调好唱,日子难过,食着人间烟火,两害里面选一害的事,保不齐就得干,偶尔还是得功利一下。
就好像,一步到位搞民主比较难,那么,先搞两年开明专制过渡过渡,是否也是个曲线救国的办法呢?
我觉得是。口号可以按男高音的水平喊,做事情,总得一点点来,妥协在所难免,别忘了目标,也就是了。
不过,代他人做出选择、安排他人的人生这种事,在任何渴望文明的社会,都不应该成为常态。其中包含的权力的膨胀与垄断的可能性,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
基于此,我觉得影片后半部分尤其是结尾,对父亲形象的塑造、神圣化,的确有点过分了,太造作。
在那些渲染父亲高大形象和父女温情的瞬间,我明白了《摔跤吧!爸爸》为什么在中国拥有那么好的口碑:以爱的名义干预乃至控制子女(晚辈)生活的自私父母(长辈)和人生失意,悔恨自己无爹可拼的失意青年,大约都太多了。
代偿乃至意淫,一向是艺术作品的功能之一。
不过我很想手动点赞一下印度的电影审查之开放,影片中,国家队的教练水平低下、人品更次,带不好队员,还喜欢搞把人家爸爸关小黑屋这样的流氓瘪三行径。这个尺度放在我国,恐怕得一剪没。
这位教练,就当是为影片表达女性的成熟,对父权的独立和反抗做贡献了吧。尽管这样的表达有点苍白。
提升妇女地位这事儿,压根儿就不应该让一部电影承担,这和让皮搋子承担拯救世界的任务一样不可实现。电影,只负责立足当下的实际情况,完成它现实主义的叙事和煽情。
不知道有没有印度观众跳出来,说影片抹黑他们国家体育系统的形象呢?如果没有,那要向印度道喜:
你们国家的人民,心态很正常,心理很健康,比我们这儿的好多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