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市正全面铺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个高效、便捷、绿色的综合交通体系。在这一宏伟蓝图的指引下,2月11日,2025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项目提升年”工作落实会议顺利召开。在此次会议上,一系列的重点交通项目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进展,这些进展不仅为济南的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出行选择。
工程建设方面,
全力抓好188个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951.9亿元,投资强度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省交通投资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名,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
行业治理方面,
入选全国出租汽车新老业态协同发展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城市,出租车行业治理示范城市创建效果明显;市域内黄河流域交通执法联盟被省委改革办确定为全省改革典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四基四化”建设经验做法获交通运输部通报表扬并作为经典案例推广。
出行服务方面,
坚持“出行即服务”的理念,持续实施“高铁不到站,飞机不落地,公交不收车”和“地铁送到站,公交送到家”便民措施,共开通优化线路55条,不断加强城市公交与主要交通枢纽和地铁的精准接驳;同时,在41个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新建非机动车停车区149处、非机动车停车位19704个,基本形成了“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绿色交通体系。
安全保障方面,
构建全方位监管格局,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总抓手,持续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精准化靶向监管;强化行业教育培训,举办“安全生产大讲堂”和各类安全教育培训班70余期,全系统6500余人次参训。
2025年,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将按照“1+244”工作思路,计划实施交通重点项目179个,完成年度投资目标650亿元。
铁路方面,
加快推动“米”字型高速铁路网成型,加速推进济滨、济枣高铁建设,力争莱临高铁、德商高铁早日纳入国家层级规划,全力做好聊泰莱、滨淄莱等项目谋划。
公路方面,
加快构建“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推进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等9个高速公路在建项目,推动东绕城小许家至港沟等4个项目建成通车;持续优化提升普通国省道路网,启动G308文石线章丘水寨至黄家段建设;加快推进黄岗路隧道等4个跨黄通道的建设,年内济泺路穿黄北延隧道建成通车。
机场方面,
全力推进济南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力争T2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主体结构完工,高标准打造4F级机场,加快建设“空铁轨路”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道路方面,
持续完善“八横八纵”城市快速路网体系,重点推进凤凰黄河大桥南延等城市快速路建设;持续织密城市路网,打通交通“主动脉”、畅通路网“微循环”,加快实施潍坊路、淄博路、无影山北路等项目建设。
轨道交通方面,
强力推进轨道交通二期工程5条线路建设,力争年内实现4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建成通车,加快开展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构建高品质、高效、舒适的轨道交通系统,支撑城市空间拓展。
水运方面,
做好奖补政策解读和申报工作,大力培育小清河航运市场。
公共交通方面,
深化公交都市建设,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年内开通优化公交线路40条,其中新开小巷公交、街区约巴等线路15条,持续推进公交轨道“双网融合”,年内公交与轨道接驳线路达到240条。
拥堵治理方面,
持续推进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十大行动”,围绕供给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三大方面持续发力,聚焦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强烈、最迫切的拥堵点位、路段,统筹推进交通治堵“点”“线”“面”治理工程,力争年内实施拥堵点治理不少于25处,谋划千佛山医院、齐鲁软件园等23个单元格治理方案,切实提升群众出行体验。
交通执法方面,
全面强化道路运输、驾培、维修、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等领域执法监管,深化交通运输执法队伍改革,做优做强黄河流域交通执法联盟,打造区域执法协作全国示范。
通过这些措施,济南正朝着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目标稳步迈进,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交通服务。
济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全面提速,未来将为城市带来更加便捷、绿色、安全的交通环境,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