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品牌官
互联网+品牌营销服务平台。关注创业、创意与品牌创新,提供最新营销方法论、品牌案例、专业培训课程和一站式品牌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亿恩  ·  深圳大卖认罪!将面临6000万美元罚款 ·  21 小时前  
跨境电商Eason  ·  小白如何运营eBay经理号 ·  昨天  
电商头条  ·  DeepSeek推荐的最强AR眼镜,成娱乐办 ... ·  昨天  
兵团零距离  ·  健康产品热度上涨 ·  3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健康产品热度上涨 ·  3 天前  
南京广播电视台  ·  雨花台区新春促销盛宴:吃出大通美味,品味高原风情 ·  4 天前  
南京广播电视台  ·  雨花台区新春促销盛宴:吃出大通美味,品味高原风情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品牌官

情绪护肤趋势下,雏菊如何通过芳香植物建立沟通?

首席品牌官  · 公众号  · 电商  · 2024-09-04 16:0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精油护肤品牌雏菊的天空通过纪录片、杂志、艺术展等多种方式,探索芳香植物与在地人文间的联系,为都市人带来护肤与情绪功效的品牌故事。文章详细描述了雏菊如何通过不同的内容媒介与用户建立真诚的连接,强化用户信任,并探索自然与生活的美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品牌背景介绍

雏菊的天空是一个专注于探索全球自然素材,寻找植物精萃能量的品牌,通过科学芳疗重新设计传统护肤品,给消费者带来护肤以及情绪功效。

关键观点2: 品牌内容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雏菊通过纪录片、杂志、艺术展等多种方式,与用户进行深度沟通,传递品牌理念,满足用户的探索欲。

关键观点3: 品牌与用户的真诚连接

雏菊的内容表达不仅仅是宣传,更是与用户的真诚连接。品牌通过口碑来沉淀用户和提高复购,注重垂直用户群体的深度服务和深度沟通。

关键观点4: 品牌的长期主义

雏菊坚信长期主义,通过稳定且优质的内容输出强化用户信任,让品牌的根扎得足够深厚,走得更远。

关键观点5: 产品的科学与艺术结合

雏菊的产品通过科学芳疗升级传统护肤品,利用天然植物精油的芳香气味和植物本身的治愈能力,为都市人护理肌肤与疗愈身心。同时,品牌也通过艺术展等线下活动,展现品牌精神图景,滋养品牌与用户的关系。


正文



封面与配图来源 | 雏菊的天空


「阅读自然」成为倦怠都市人找回舒适与松弛状态的热词。而当下都市人对自然出口的向往,可以来自城市公园以及装进绿野的商业空间,也可以来自日日亲密接触的护肤品。

近段时间,精油护肤品牌「雏菊的天空」(以下简称「雏菊」)上线芳香植物纪录片《气味游耕》,通过人与自然的全新视角,探索芳香植物与人类间,真实且奇妙的进化故事,并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借由芳香植物与在地人文,为都市人「按摩」心灵。

目前,《气味游耕》已上线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第一季涵盖《大马士革玫瑰》、《印度白檀》以及《洋甘菊》三个篇章。不似噱头式的猎奇,《气味游耕》纪录片是雏菊在寻香途中对芳香植物与土地、人类及自然间深厚联系的记录与思考。

具体来说,《大马士革玫瑰》篇讲述了馥郁的大马士革玫瑰如何影响整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故事——

在不同的文化体系里,玫瑰是爱情与浪漫的象征,而在保加利亚古国繁衍生息、拥有独特芳香与功效的大马士革玫瑰,长久以来都在精油与美妆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未曾想,除了融入日常为女性带去护肤体验,大马士革玫瑰在《气味游耕》镜头下,能聊的还有很多——

当地花农为了供女儿上大学,约摸着凌晨4点多就得起床去采摘玫瑰;日常散居在保加利亚各地过着「流浪」生活的吉普赛人,每年的5月中旬便会追随着盛开的大马士革玫瑰,聚集到玫瑰花田;为了庆祝玫瑰丰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从世界各地涌向保加利亚,以最放松的姿态,尽情地欢歌起舞……

◎ 图源:雏菊

饱含细节与温度的镜头依次展开,给大马士革玫瑰的故事留足了想象空间,一朵小小的玫瑰,原来还可以是家庭的支撑,城市的支柱,以及民族与国家的精神与文化图腾。

◎ 图源:雏菊

《印度白檀》篇则呈现了因过度采伐濒临灭绝的白檀,在大洋彼岸如何重获新生的传奇——

故事从印度白檀林的管理人员特洛伊·索耶的叙述入手,从东方古国到欧洲大陆,从制香、护肤到木雕,围绕着白檀展开的历史背景和应用细节,拼凑出了它横跨洲际与时间,围绕生存而展开的艰险故事。这样的呈现,隔着屏幕留给人们的,是重新理解世界的新视野,它关乎印度白檀,也关乎远方的人、土地与自然。

「美丽的背后,看到一些自然与人文的感动」,这是网友在看完《气味游耕》后留言的感慨。虽然短视频营销占据着大部分品牌的主流视野,但雏菊似乎更有耐心,以纪录片的形式进行自然产地记录与品牌溯源叙事。

这并非是心血来潮的品牌动作。早在《气味游耕》之前,雏菊就上线过两期《回归「土里土气」的人》,通过纪实的风格,呈现关于植物、土地与人的故事。

这与品牌对用户的洞察有关。在选择过剩的时代,消费者不再愿意仅为产品的使用价值买单,他们更注重品牌能提供怎样的情绪价值以及经得起推敲的精神沉淀。

从这个维度延伸,与其说《气味游耕》是纪录片营销,不如说是雏菊品牌故事与情绪价值的索引。

从诺西贝的依兰、科西嘉岛的蜡菊、库努努拉的白檀,到卡赞勒克的玫瑰,维吉尼亚的雪松,长白山的人参,为探寻精油的神奇奥秘,十来年间,雏菊跟随芳香植物的印记游历全球,也坚持用精油治愈肌肤;品牌尝试用气味丈量世界,也不断探索芳香植物的进化智慧,并将最真实的芳香植物及原产地故事,分享给更多与雏菊同样热爱自然、气味相投的朋友。

不似直播间上来就叫你买买买的吆喝,也不似高门槛的成分与配方宣传,雏菊贴着品牌理念走的故事内容,将品牌与芳香植物、在地人文深度绑定,并在放松的氛围里娓娓道来,满足用户探索欲的同时,让品牌理念被深入认知、认可。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雏菊的天空」这个名字或许还稍显陌生。根据公开资料,雏菊创立于2012年,品牌专注于探索全球自然素材,寻找植物精萃能量,通过科学芳疗重新设计传统护肤品,给消费者带来护肤以及情绪功效。

成立至今,品牌没有出圈的广告营销或明星代言动作,但得益于十来年的深耕,品牌在芳疗护肤领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 图源:雏菊

这与品牌谨慎的发展策略有关。品牌初始阶段,团队的重心放在产品的研发和打磨,产品走精简路线并注重功效与体验;营销成本比重低,除了后期通过小红书等KOL的渠道做内容投放,并且配合素人体验推广之外,品牌主要还是通过口碑来沉淀用户以及提高复购。

对比营销带来的短期关注,雏菊更注重对垂直用户群体的深度服务与深度沟通,所以从成立到现在,品牌一如既往地潜下心来探索植物能量,不疾不徐地铺陈品牌内容体系。

像2022年,雏菊推出品牌杂志《自然 当然》,用记录的方式,从那些渴望回归根本、回归自然的实践者身上,寻找对自然、艺术、生活的启发。

截至目前,杂志共推出8期,体量不小,里面有擅长通过异想和插画,留住当下瞬间的插画师;有沉醉于离群索居,游走于人间边缘来观察人间的艺术家;还有哪怕同样囿于人类没有翅膀,但也能贴地飞行的滑板玩家……在这块雏菊与用户的内容自留地,用户能在速食时代同频感受实体文字的重量,也能在润物无声中感知品牌的底蕴。

◎ 图源:雏菊

近两年大热的播客,雏菊也有涉猎。2023年,雏菊上线品牌独立播客《你好,气味相投的朋友》,主要想在声音的世界里,和不同职业的朋友聊聊生活。在到处都是文化冲突的时代,这种「气味相投」的对话,能抚平各自心绪,拉近彼此距离。

◎ 图源:雏菊

即使是在看似「平平无奇」的日常,雏菊也会像朋友那样做荐书,邀请大家跟随字里行间的描述,亲近自然、拥抱自然,享受灵感新生;它还愿意花时间做生活的创作者,邀请用户或分享漫长雨季的碎片和心情,或共赏窗边的夏天,认真地发觉生活中每一个让人愉悦的灵感瞬间,深入探索生活产生的共振涟漪。

◎ 图源:雏菊

这是品牌在内容表达层面的浪漫,以及品牌渴望沟通的真诚。

此外,雏菊的内容媒介不限于社交网络,而是借由艺术展的方式深入线下。

譬如,2022年9月,雏菊联手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在公共空间开辟出品牌的首次自有策展「绿,绿灵感展」。在城市一角,品牌试图借由「绿,绿」气味,以及植物艺术图鉴与采集自自然的声音,组成一场关于感官体验的灵感梦境,展现雏菊眼中自然的情绪、生命与能量,同时也试图用这种绿意扑面的清新感,放大所有关于自然的细微感知。

◎ 图源:雏菊

真诚的连接永远打动人心。从短期来看,做纪录片、出杂志、办展览、荐书或者记录生活,这些品牌的「不务正业」,也许并不能给雏菊带来直接的商业转化,但不同的内容媒介就像是品牌与用户之间沟通的「暗号」,将它们编织起来所勾勒出的品牌精神图景,滋养着雏菊与用户。

而把时间拉长来看,品牌通过稳定且优质的内容输出强化用户信任,不仅能让品牌的根扎得足够深厚,还能让品牌的路走得更远。

◎ 图源:雏菊

品牌创始人在接受公开采访时,曾这样形容品牌的初心——

「我们就想做这样一个品牌,让一个长期离开自然环境的都市人,能够闻到、摸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但,如果这只是停留在一句话,而没有别的东西,那它就没有生命力。好在,雏菊对自己要做的事有归属与认同感,也对这个目标的具体呈现有完整且清晰的铺陈。

一步一个脚印,这似乎才是雏菊坚信的长期主义。落到产品层面,雏菊能通过科学芳疗升级传统护肤品,利用天然植物精油的芳香气味和植物本身的治愈能力,持续为都市人护理肌肤与疗愈身心;落到品牌层面,纪录片、杂志,艺术展等一系列线上线下的正向交流徐徐展开,让人们在日常中沉静下来,寻回「旅行者的好奇」,看向自然、看向生活、也看向自己。


了解更多精彩案例,点击下方关注首席品牌官公众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