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焦DeepFocus
一份以巴黎为据点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院线与艺术电影的最新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欧洲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立鱼电影  ·  杨紫新剧又爆了?先别急着吹 ·  3 天前  
乌鸦预告片  ·  Netflix大尺度【恶魔城:夜曲2】上线 ·  3 天前  
乌鸦预告片  ·  Netflix大尺度【恶魔城:夜曲2】上线 ·  3 天前  
电影铺子  ·  评分涨到8.6,这大热新剧够爽够刺激! ·  5 天前  
中国电影资料馆  ·  2025“江苏电影再出发”活动扬州举办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焦DeepFocus

一个安迪·沃霍尔,半部酷儿现代发展史

深焦DeepFocus  · 公众号  · 电影  · 2025-01-18 17:48

正文


往期播客:看《百年孤独》剧集之前,马尔克斯大补课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小宇宙APP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微信播客订阅 深焦艺文志
Spotify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一个安迪·沃霍尔

半部酷儿现代发展史


作者:李离潸

现居柏林,展览爱(搬)好(运)者(工),人菜瘾大码字员


作为二十世纪最知名、最受关注的艺术家之一,安迪·沃霍尔那些以消费主义及名人肖像为题的作品可谓家喻户晓。金汤宝罐头、玛丽莲·梦露、猫王、大香蕉、滚石乐队的专辑封面……这些一经提及便会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是安迪·沃霍尔的标签,可能也是现代艺术史上曝光最多的作品。将艺术商品化的安迪·沃霍尔在其职业生涯中可谓名利双收,只是盛名之中亦包含着极具争议的“臭名”,他有相当一部分“伤风败俗”的非主流作品长期处于无法曝光的状态。


安迪·沃霍尔这些不为人知的作品形成了情(男)色与“堕落”交织的禁展区,隶属于德国国立博物馆群的柏林新国家美术馆首次聚焦于此,于2024年骄傲月特别推出《安迪·沃霍尔:美与「天鹅绒之怒」》大展。


《安迪·沃霍尔:美与「天鹅绒之怒」》(Andy Warhol:Velvet Rage and Beauty)特展海报&现场,展馆:德国国立博物馆群之新国家美术馆(Neue Nationalgalerie),展览时间:2024年6月9日至10月6日


「天鹅绒之怒」源自出版于2005年的心理学研究著作《天鹅绒之怒》(Velvet Rage),该书描述了在异性恋为主的世界,成长和生活于其中的同性恋群体的感受。安迪·沃霍尔生活在酷儿群体不被接受的时代,大部分人认为他是同性恋,也有许多人认为他是无性恋,但“问题不在于安迪的性取向为何,而是在于他的性向如何影响他的工作及对艺术世界的定位”。


1947年,在卡内基理工学院读书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年8月6日-1987年2月22日) ©史密森尼学会之美国艺术档案馆(Philip Pearlstein Papers, Archives of American Art,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研究人员从安迪·沃霍尔的职业生涯中新发现了一条“暗线”:自1940年代末开始直至1980年代离世,安迪·沃霍尔坚持不懈地通过创作寻找理想中的「美」——尤其是男性美,并以大胆的风格将其具象化。当人们仔细而深入的观察沃霍尔的作品,便会发现他的艺术实践与“身体”紧密相关。这些作品离经叛道,甚至“非法”,因而不被大众认可、鲜少公开展出。这条“暗线”贯穿着沃霍尔的整个职业生涯,同时也伴随着二十世纪酷儿发展史同行,这正是本次特展的策展原点。


展览汇集超过300件绘画、素描、丝网印刷、摄影作品、宝丽来照片、电影及拼贴画,除了收藏于柏林的《双面猫王》,特展现场的更多展品来自于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纽约穆格拉比收藏、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等各大艺术机构的国际借展,不少在艺术界极少曝光的大尺度作品首次亮相于公众面前。


1920s-1950s:Sick & Success


1928年8月6日,安迪·沃霍尔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他的父母是来自斯洛伐克(当时的奥匈帝国)工人阶级的移民,同时也是虔诚的鲁塞尼亚希腊礼天主教会(Ruthenian Greek Catholic Church)信徒,这一拜占庭礼仪式传统的分支在北美的宗教区便设在匹兹堡。安迪·沃霍尔是家中三子中最小的一个,在他出生后一年多,华尔街股灾诱发“大萧条”,二十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危机开始席卷全球。同年,德国投票废除其刑事法上的“第175条”未果。


“同性恋”一词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颁布著名的 “第175条”,此条例将男性之间的同性性行为以性悖轨法之名定为刑事罪行。跨入新世纪后,“建立世界上最现代且最先进宪法”的魏玛共和国接棒德意志帝国执政,其治下的1920年代在德国被称为“黄金的二十年代”,自由成风的时代背景可参见近年来的高口碑德剧《巴比伦柏林》。对于LGBT群体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的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前所未有能够享受片刻自由的黄金时代,同性恋在德国(尤其是在柏林)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自由和更被接受,第一次同性恋运动亦在这段时间的德国得到蓬勃发展。可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废除“第175条”的投票也几乎以惨败告终。而在1933年纳粹政府上台后,“第175条”被加码定为重罪,刑罚判决更由最高监禁6个月加重至5年。位于柏林的性学研究所(Institut für Sexualwissenschaft)在纳粹上台后便遭到突击搜查并被洗劫,上万册藏书被公开烧毁。这所成立于1919年的性学研究所被视为LGBT权利运动的先驱中心,是世界上首个此类机构。


约1936年,8岁左右的安迪·沃霍尔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The Andy Warhol Museum,Pittsburgh)


纳粹德国制造了历史上对同性恋最严重的迫害,背负着“愤怒与羞耻”(Rage & Shame)的同性恋群体被列入大屠杀的名单内,即便是纳粹内部的同僚也会被清洗。童年及青年时期的安迪·沃霍尔也背负着自己的“羞耻”,他在八岁左右患上西德纳姆舞蹈症(Sydenham's chorea),这种神经系统疾病会使人不受控地手舞足蹈,愈后皮肤上还留下了难以消去的病斑。被忧郁症困扰的小安迪时常与病榻相伴,好在有艺术相伴——他在病休期间画画、听音乐、收集好莱坞明星的照片和杂志,还很早就收获了父母送他的人生第一台相机。沃霍尔后来自言,这段不同于他人的年少时期对其个性、技能和爱好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中学美术老师的鼓励下,安迪·沃霍尔直到1941年都在参加卡内基学院备受好评的免费艺术课程。当时的卡内基学院有一名重要的代表人物安德烈·阿维诺夫(Andrey Avinoff,1884-1949),他在1926年至1945年担任匹兹堡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是一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鳞翅目学家、教授和藏书家,同时也是匹兹堡当时最著名的公开出柜的同性恋者。


在觉察到儿子有一定的艺术天赋后,安迪的父亲努力攒钱用于支付儿子未来上大学的学费,可惜老爸在1942年夏天因事故离世了。1945年,17岁的沃霍尔在高中毕业后本想当一名美术老师,但最终还是选择就读卡内基理工学院(即如今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学习商业艺术,艺术院系的同性群体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5年9月,安迪·沃霍尔于上大学的前一天,在他哥哥所开的摄影工作室内的留影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The Andy Warhol Museum,Pittsburgh)


两年后,19岁的沃霍尔在约瑟夫霍恩百货公司(Joseph Horne Company)找到一份橱窗设计的暑期工作,在那里,他置身于一个公开且张扬的酷儿工作氛围中。约瑟夫霍恩是匹兹堡、乃至美国最古老的商店之一,而彼时的匹兹堡却是美国反同性恋立法的激进中心。那一年,两名法官称同性恋者是“社会最大的威胁”,警察也在城市中启动了逮捕和恐吓男同性恋的“性变态清除计划”(Sex Perversion Elimination Program)。一年后,美国国会在首都华盛顿通过了治疗“性精神病患者”的法案,该法律有助于逮捕及惩戒那些对同性产生欲望的“精神病患者”,治疗及惩戒手段包括电击、监禁及激素疗法等。


1948年,学校布置了一份自画像的作业,据说安迪·沃霍尔的自画像让人联想起童星秀兰·邓波儿。他的同学以为画中人是女孩子,对此,20岁的安迪·沃霍尔说:“这就是我。我一直想知道,如果自己是个女孩会是什么样子。”同年,美国双性恋性学家阿尔弗雷德·金赛(Alfred Kinsey,1894-1956)出版了他的开创性著作《金赛性学报告》,其中的“男人篇”帮助男同性恋群体获得了更多关注。宝丽来公司则在这一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一次成像相机宝丽来95型,这款自行开发的相机后来成为安迪·沃霍尔艺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安迪与静物》,摄 / 菲利普·皮尔斯坦 (Philip Pearlstein,1924-2022),1948 ©菲利普·皮尔斯坦


1949年毕业后,21岁的安迪·沃霍尔搬到纽约,开始担任杂志插画师和橱窗设计师,为《Vogue》《Glamour》等各种杂志工作。与安迪在纽约合租公寓的是菲利普·皮尔斯坦,这位引领现实主义艺术复兴的美国画家是安迪·沃霍尔在卡内基的同学,上下两图均由菲利普·皮尔斯坦掌镜拍摄。


1949年,搬到纽约的安迪·沃霍尔,摄 / 菲利普·皮尔斯坦 (Philip Pearlstein,1924-2022) ©菲利普·皮尔斯坦


安迪·沃霍尔与菲利普·皮尔斯坦私交甚好,1950年,安迪·沃霍尔参加了菲利普的婚礼。一年后,匹兹堡将鸡奸的最高刑法增加到无期徒刑,与叛国、谋杀、绑架等同罪。1952年,将满24岁的安迪·沃霍尔在纽约迎来了自己的首次个人专场展览。



1953年,安迪·沃霍尔的母亲搬到纽约与儿子共同生活。彼时,美国正值麦卡锡主义盛行,极端反共、反民主的政治逆流被史学家称为“红色恐慌”,与之并行的还有“紫色恐慌”(Lavender Scare)


安迪·沃霍尔与母亲在纽约的家中,摄 / 肯·海曼(Ken Heyman,1930-2019,美国摄影师),1966 ©肯·海曼


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53年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颁布《10450号行政命令》,美国联邦政府和军队中的同性恋群体遭到调查、解雇甚至逮捕。随后,“紫色恐慌”蔓延至全社会,歧视乃至仇视同性恋群体的倾向愈演愈烈,而在美国精神病学协会修订的最新诊断手册中,则将同性恋列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第175条”在大洋彼岸的战后德国依旧有效,男性之间的性关系仍被视为犯罪行为。英国“计算机科学之父”、数学家、逻辑学家、密码分析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1912-1954)因同性恋被要求选择入狱两年或接受一年激素治疗,18个月后,图灵选择了却自己的生命。


安迪·沃霍尔,1953,纸面墨水画,左图:《吻》(Kiss) ©Collection Daniel Buchholz und Christopher Müller;右图:《男性头部》(Male Heads)©Udo und Anette Brandhorst,München


1954年,安迪·沃霍尔开始为 I. Miller & Sons 绘制鞋子插画。通过“墨迹画法”(blotted-line),沃霍尔让鞋子拥有了图卢兹·罗特列克式的精致,按照英国艺术家、策展人约翰·科普兰斯(John Coplans,1920-2003)的说法:“没有人像安迪那样画鞋,他以某种方式赋予每只鞋子自己的气质,I. Miller & Sons 爱死它们了。” 


安迪·沃霍尔,《A la Recherche du Shoe Perdue》,1955 ©Nationalgalerie,Sammlung Marx


安迪·沃霍尔在纽约成功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荣获大量奖项,成为1950年代最成功的一批商业插画家。沃霍尔时常在曼哈顿东侧58街的 Serendipity 3 展出作品,那里并非画廊,而是一家颇受酷儿欢迎的时髦餐厅兼冰淇淋店。Serendipity 3成为沃霍尔定期派对的据点,以至于他一度被传是这家店的老板。


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后,安迪·沃霍尔便有更多资本可以回归到自由创作中。自1940年代开始,他的绘画一直专注于描绘具象之美。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让·热内(Jean Genet,1910-1986)为沃霍尔提供了诸多灵感,安迪创作于1956年的《关于男孩书的习作》是对此最好的体现。那一年,安迪·沃霍尔创作了他的第一批摄影丝网印刷作品:《美钞》,《死亡与灾难》以及《可口可乐瓶》。但他那些有关年轻男性私密时刻的定格与特写揭示了情感上的某种脆弱性,高度亲密、甚至色情的露骨作品无疑是沃霍尔晚期创作时期痴迷于摄影记录的先驱实验。


安迪·沃霍尔,1956,上左:《青年男子》(Young Man)©Courtesy Jack Shainman Gallery,New York;上中:《关于男孩书的习作》(Studies For a Boy Book-Bodley Gallery Announcement)©Collection Daniel Buchholz und Christopher Müller;上右:《Fellatio》©Mark Flechter+Tobias Meyer;下图:《年轻男性》(Young Male) ©私人收藏(伦敦)


1955年,安迪·沃霍尔与年少成名的摄影师爱德华·瓦洛维奇(Edward Wallowitch,1932-1981)相遇并开始约会,安迪称爱德华是他的“第一任男朋友”。瓦洛维奇17岁时就有三幅作品被MoMA收藏,是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摄影师。


上图:安迪·沃霍尔,《身份不明的男性》(Unidentified Male),约1957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The Andy Warhol Museum,Pittsburgh);下图:爱德华·瓦洛维奇(Edward Wallowitch,1932-1981),约1947/48 ©The Estate of Edward Wallowitch


1956年,28岁的安迪·沃霍尔参加了在MoMA举办的首场联展。一年后,他创作了自己的首批印刷系列《金书》。爱德华·瓦洛维奇所拍摄的儿童及青少年系列照片为他提供了不少素材来源,《金书》中出现了诸多精致的娇花与充满想象的青年男子,浪漫旖旎,如梦似幻。安迪·沃霍尔创作《金书》的初衷是为了拓展更多的潜在客户,比如时尚类杂志。


安迪·沃霍尔,《金书》(A Gold Book),1957 ©Nationalgalerie,Sammlung Marx


《金书》的封面致敬了好莱坞传奇演员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1931-1955)的经典站姿,离世时年仅24岁的詹姆斯·迪恩虽然只演过三部电影,却是1950年代反叛和浪漫的代言人。在《金书》的创作中,安迪·沃霍尔使用了更为纯熟的“墨迹画法”。手写的标题则来自沃霍尔的母亲,她“可爱而古怪的手写字体”时而出现在儿子的作品中。


中图:安迪·沃霍尔,《金书》(A Gold Book),1957 ©Nationalgalerie,Sammlung Marx;左图&右图*: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1931-1955)


1960s:inter/VIEW


1961年,安迪·沃霍尔的“32罐金宝汤罐头”诞生,他是最早使用丝网印刷工艺来创作绘画的艺术家。两年后,经典杰作《猫王》系列问世。美国地下电影先驱杰克·史密斯(Jack Smith,1932-1989)的《热血造物》(Flaming Creatures)也在这一年亮相,这部时长45分钟的地下酷儿影片因涉嫌淫秽而在美国22个州和其他国家长期被禁。


安迪·沃霍尔,《双面猫王》(Double Elvis),1963 ©Nationalgalerie,Sammlung Marx


同样是在1963年,安迪·沃霍尔首次见到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作为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驱、“现代艺术的守护神”,杜尚曾创造过另一个身为女性的自我:“萝丝·塞拉维”。安迪·沃霍尔也拥有过类似的“另一个自我”,朋友给他起的绰号名为“Drella”,是“德古拉”(Dracula)与“灰姑娘”(Cinderella)的融合,代表着安迪·沃霍尔在性别、欲望与身份之间摇摆的流动性人格。安迪·沃霍尔首次将护照证件照作为创作基础也是在1963年,该创作后来登上过《时代》杂志的封面。


左图:《萝丝·塞拉维形态下的杜尚》(Marcel Duchamp as Rrose Sélavy,1887-1968),摄 / 曼·雷(Man Ray,1890-1976,美国现代主义艺术家),1920-21 ©曼·雷;右图:1965年1月29日《时代》杂志封面上的安迪·沃霍尔作品


对于安迪·沃霍尔来说,1963年还有另一件大事:他将工作室搬到了东47街,这件工作室即日后大名鼎鼎又充满争议的“工厂”(The Factory),成为众多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和地下名人的顶流聚会场所。


1964年,“工厂”正式诞生时的安迪·沃霍尔,摄 / 比利·纳米(Billy Name,1940-2016,美国摄影师,1964年至1970年担任安迪·沃霍尔“工厂”的档案管理员)


“工厂”诞生之后,安迪·沃霍尔开始走上他的实验电影之路。1964年至1966年,沃霍尔创作了一系列短片、默片及黑白电影,以男性主题居多,后来扩展至其他主题。这批早期尝试现存有472个记录,各式各样的人物展现着1960年代中期纽约文艺界的风情。


处于电影创作中的安迪·沃霍尔,摄 / Ken Keyman


在安迪·沃霍尔的这些早期实验电影中,“演员”通常是静止或缓慢行动的状态,更接近新型肖像画的状态。片长321分钟的《沉睡》是安迪·沃霍尔的第一部无声长片,五个小时基本就是电影海报上的这个画面,“直播”男主睡了五个小时的觉……《沉睡》片中的男主角是安迪·沃霍尔当时的男友——美国诗人、纽约地下艺术的重要人物约翰·吉奥诺。


左图*:《沉睡》(Sleep)电影海报,1964;右图:1963年,宝丽来中的约翰·吉奥诺(John Giorno,1936-2019,美国诗人、艺术家)


《沉睡》上映于1964年,同年,地下丝绒乐队(The Velvet Underground)于纽约成立,乐队名来自于讲述1960年代性亚文化的同名书籍。地下、实验、另类的属性让地下丝绒与安迪·沃霍尔走到了一起,地下丝绒成为“工厂”的活跃嘉宾。安迪·沃霍尔制作了乐队的首张专辑《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虽然唱片销量与口碑双扑街,但安迪·沃霍尔为专辑设计了“伟大”的封面。在那根具有明显同性恋内涵的大香蕉旁边,甚至还配有互动提示:“慢慢剥开,然后看看”(peel slowly and see)


上图:安迪·沃霍尔,《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1967,私人收藏(柏林);下图:1966年12月4日,安迪·沃霍尔与妮可(Nico,1938-1988,德国歌手、流行音乐歌曲作者、模特及演员,曾与地下丝绒乐团合作),摄 / Tim Boxer ©Getty Images


1965年,37岁的安迪·沃霍尔的首次回顾展在美国本土的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当代艺术学院开幕,他在欧洲的首次回顾展则于1968年的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安迪·沃霍尔在1968年还前往西德参加第四届卡塞尔文献展,与他共同参展的其他酷儿艺术家包括被誉为美国最伟大当代艺术家之一的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1930年至今)、波普艺术代表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2008),安迪·沃霍尔搬到纽约初期曾与他们一同担任橱窗设计师。彼时的东西德分属于冷战的两大阵营,“第175条”在前一年被废止,只是谁都没想到,同性恋合法化竟率先出现在东德。


1968年,第四届卡塞尔文献展上安迪·沃霍尔的《Flowers》


1968年世事纷乱,对于安迪·沃霍尔个人来说更是如此,6月3日,他险些命丧于一次枪击。袭击安迪·沃霍尔的是“工厂”的边缘人物、激进女性主义作家瓦莱丽·索拉纳斯(Valerie Solanas,1936-1988),瓦莱丽指控沃霍尔偷了她的剧本并“漠视”她。持枪射中安迪·沃霍尔后,瓦莱丽自首后被诊断患有偏狂型精神分裂症,最终被判三年徒刑。


遭遇枪击后,安迪·沃霍尔一度被宣告死亡,后来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陪在安迪·沃霍尔身边照顾他的是时年20岁的杰德·约翰逊,他是一年前刚刚加入“工厂”的新员工,枪击发生时他就在现场。沃霍尔出院后,他和年龄相差20岁的杰德·约翰逊开始了长达12年的恋人关系,直到1980年才分手。杰德·约翰逊后来成为一名室内设计师,并被《纽约时报》赞为“我们这个时代最著名的室内设计师之一”。


左图:1980年,52岁的安迪·沃霍尔与32岁的杰德·约翰逊(Jed Johnson,1948-1996),宝丽来照片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The Andy Warhol Museum,Pittsburgh);右图:《身穿黑T恤的杰德·约翰逊》,1973,宝丽来照片 ©The James R Hedges IV Collection,Los Angeles,CA


不过在交往期间,杰德·约翰逊并不喜欢沃霍尔给他拍照,所以爱拍照的安迪为杰德·约翰逊留下的影像并不算多。


安迪·沃霍尔与杰德·约翰逊相关的创作,上图:银盐照片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中左:宝丽来照片,1974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中右:宝丽来照片,1973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下图:丝网印刷,约1978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 & Hall Collection


初入“工厂”时,杰德·约翰逊做过保罗·莫里西(Paul Morrissey,1938年至今)的导演助理,后来晋升为独立导演。保罗·莫里西是安迪·沃霍尔出品实验电影的最佳拍档,二人可谓“臭味相投”,《肉》《渣》《切尔西女孩》即便在性解放的年代也是最为惊世骇俗的地下电影。“工厂”不仅吸引明星,也制造明星,《肉》《渣》等影片的男主角乔·达里桑德罗(Joe Dallesandro,1948年至今)就是“工厂”生产的地下电影中的前卫巨星。


安迪·沃霍尔,电影海报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左图:《渣》(Trash),约1970;右图:《肉》(Flesh),1968


作为安迪·沃霍尔御用的男演员,双性恋的乔·达里桑德罗是当时美国地下电影和性革命亚文化圈子的性感象征。他登上封面的《inter/VIEW》杂志由安迪·沃霍尔与英国记者、“工厂”的常客约翰·威尔科克(John Wilcock,1927-2018)共同创办,这本月刊最大卖点是未经删减的演艺界名人专访以及前卫的图片,一经推出便受到狂热追捧并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时至今日仍是时代精神及风尚的晴雨表。是的,除了制作电影,安迪·沃霍尔还做出版,于1967年成立的「Factory Additions」主营业务即为出版和印刷。


1969年的《inter/VIEW》杂志


《inter/VIEW》创办于1969年,由安迪·沃霍尔编剧、制作和导演的《Blue Movie》于同年6月12日在纽约公映,成为第一部在美国影院广泛上映的成人情色电影。这部影片被认为是色情黄金时代(1969年-1984 年)的开创性代表作,据说对《巴黎最后的探戈》的制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影片内容从另一个更有名的片名《Fuck》就能猜出一二,而由于法律界定,当时电影中的所有性场面都属于“非法”,部分司法管辖区更将其中涉及同性恋题材的镜头视作“犯罪证据”。



《Blue Movie》上映半个多月后的1969年6月28日凌晨,纽约格林尼治村的石墙酒吧在警察临检时爆发示威冲突,石墙骚乱被视为美国史上同性恋群体“首次反抗政府主导之迫害性别弱势群体的实例”,也被认为是美国乃至全球LGBT权利斗争的关键事件。一个月后的7月31日,放映《Blue Movie》的剧院工作人员被逮捕,影片被没收,剧院经理最终被罚款250美元。36年后的2005年,《Blue Movie》才于纽约再次公开放映,曼哈顿的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也于2016年上映过该片。


1969年,石墙骚乱(Stonewall riots)后的事发地 @ Larry Morris / 《纽约时报》


1970s:Find & Fuck


1970年6月28日,为纪念石墙骚乱,“克里斯托弗大街游行日”在纽约举行,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同志骄傲游行,如今已成为LGBT群体保留的国际化“节目”。


1970年, 克里斯托弗大街游行日(Christopher Street Day),摄 / Fred W.McDarrah / MUUS Collection via Getty Images


1971年,滚石乐队发行其被认为最佳专辑之一的《Sticky Fingers》,专辑封面是一名身穿牛仔裤的男性胯部特写,设计来自安迪·沃霍尔。随着唱片业的兴起,沃霍尔自1950年代便开始受雇于唱片公司设计专辑封面和宣传材料,“大香蕉”和“牛仔裤”是他专辑封面的两大代表作。和“大香蕉”一样,“牛仔裤”也暗藏玄机,封面正面的拉链是真的,拉开之后,里面会露出白色的内裤。


滚石乐队《Sticky Fingers》专辑封面,1971,私人收藏(柏林)


安迪·沃霍尔与滚石乐队的主场米克·贾格尔是很好的朋友,沃霍尔认为米克·贾格尔是“美”的理想化身,故而为其拍摄过大量细节照片,分类记录其脸部、胸部、臀部以及手与脚。通过这些照片,安迪·沃霍尔继而创作了全新的贾格尔肖像。


安·沃霍尔,1975,中左:宝丽来照片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中右:丝网印刷、丙烯颜料  ©波士顿美术馆;下图:私人收藏(伦敦)


与儿子在纽约共同生活20年后,安迪·沃霍尔的母亲返回家乡匹兹堡,并于1972年去世。彼时,44岁的沃霍尔已成为那个时代“最知名的波普艺术人物”,他购入宝丽来推出的最不寻常的全新相机 Big Shot ,这款仅供人像拍摄使用的相机和宝丽来经典机型SX-70均成为安迪·沃霍尔的新宠。


安迪·沃霍尔与宝丽来SX-70,1973


在委托之下,安迪·沃霍尔邀请14名模特来到“工厂”,用宝丽来为他们拍摄了大约500张肖像,最终创作出《女士们和先生们》系列作品,以表现纽约充满活力的变装及跨性别群体。


上图:《安迪·沃霍尔:美与「天鹅绒之怒」》柏林大展现场的《女士们和先生们》专区;左下:《Lurdes and Ivette》,宝丽来照片,1974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右下:《女士们和先生们:Lurdes and Ivette》,丝网印刷、丙烯颜料,1975 ©Mugrabi Collection


上图:《女士们和先生们:Alphonso Panell》,丝网印刷、丙烯颜料,1975 ©Udo und Anette Brandhorst,München;下图:《Alphonso Panell》,宝丽来照片,1974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


下图中安迪·沃霍尔正在拍摄的是美国变装皇后玛莎·P·约翰逊,作为美国同性恋解放阵线和街头易装行动的创始成员,玛莎·P·约翰逊也是石墙骚乱的核心人物之一。1992年,玛莎·P·约翰逊在纽约哈德逊河溺亡,警方判定为自尽,但约翰逊的友人认为是他杀。


上图:安迪·沃霍尔与玛莎·P·约翰逊(Marsha P.Johnson,1945-1992);中左:《女士们和先生们:玛莎·P·约翰逊》,1975,私人收藏(意大利);中右:《玛莎·P·约翰逊》,宝丽来照片,1974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下图:《女士们和先生们》,纸面墨水画,出借自荷兰格罗宁格博物馆(Groninger Museum)


安迪·沃霍尔拍摄这组宝丽来是在1974年,那一年,LGBT权力法案首次提交美国国会,但并未通过。一年后,哈维·米尔克成为美国政坛中首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政治人物。同年年末,教皇保罗六世重申天主教会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罪过。西恩·潘主演的同名传记影片《米尔克》于2008年上映,他凭此角色在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赢得最佳男主角奖。


左图*:《米尔克》电影海报;右图*:哈维·米尔克(Harvey Milk,1930-1978)


1977 年,传奇夜店 Studio 54 开启纽约夜生活的新纪元,安迪·沃霍尔常流连其中社交。在下图这张派对照片上能看到诸多名流,图中从左至右人物分别为:美国作家、《inter/VIEW》杂志时任主编鲍勃·科拉塞洛(Bob Colacello,1947年至今),美国超级名模和女演员瑞莉·霍尔(Jerry Hall,1956年至今,曾与滚石乐队主唱米克·贾格尔育有4个孩子,传媒大亨默多克的第四任妻子),安迪·沃霍尔,美国女歌手、词曲作家、模特和演员黛比·哈利(Debbie Harry,1945年至今),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1924-1984),法国时装设计师、毕加索的女儿帕洛玛·毕加索(Paloma Picasso,1949年至今)


Studio 54 派对,摄 / Robin Platzer-Getty Images


沃霍尔当时的男友杰德·约翰逊对此相当反感,他认为Studio 54的开业“改变”了安迪:“当时的纽约正处于最颓废的时期,而我没有参与其中。我从来都不喜欢那种场景……安迪只是在浪费时间,这真的很让人沮丧……他和最荒谬的人在一起。”


“最荒谬的人”包括街溜子和男妓,他们被带到“工厂”,摆出各种姿势并进行性行为供安迪·沃霍尔拍摄,这些作品即为鲜少展出、于本次特展上亮相的《Torso》系列作品。安迪·沃霍尔总计拍摄了1600余张宝丽来照片,大部分为男性身体,只有三张为女性。其中,85张宝丽来照片最终变成绘画作品,成为安迪·沃霍尔首次展出的露骨性作品。多年以来,只有少数几幅《Torso》被成功售出。


1977年,安迪·沃霍尔在“工厂”拍摄《Torso》系列作品


安迪·沃霍尔的常驻画廊Leo Castelli不愿展出这些作品,Doug Chrismas of Ace 画廊为其组织过一次巡展。除此之外,这些作品只在威尼斯(1977年9月-10月)、巴黎(1977年10月)、加州威尼斯(1978年9月-10月)、加拿大温哥华(1979年4月)和德国杜塞尔多夫(1979年5月)展出过。杜塞尔多夫的展览促成了安迪·沃霍尔与德国著名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的首次见面,英雄所见略同的二人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博伊斯说 “人人都是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言论更出圈:“未来,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 


紧跟《Torso》系列而来的还有更直给的《Sex Part》系列,这组创作于1978年的纯十八禁作品在安迪·沃霍尔生前从未被展出。



同样是在1978年,安迪·沃霍尔创作了拳王阿里的肖像。


安迪·沃霍尔,《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Hadj Cassius Marcellus Clay Jr. Ali,1942-2016),1977&1978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


除了是一名伟大的运动员,阿里同时还是知名的反战人士。越战期间,阿里拒绝加入美军服役,他说:“我没有理由反对越共”,而且“越南人从来没有叫我黑鬼”。


上图:1977年,美国拳击手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Hadj Cassius Marcellus Clay Jr. Ali,1942-2016)在他的训练营中接受采访,摄 / 安迪·沃霍尔;下图:安迪·沃霍尔,《锤子与镰刀》(Hammer and Sickle),宝丽来照片,1976 ©Jack Shainman Gallery,New York


1978年11月27日,米尔克在旧金山市政厅的议员办公室内遇刺身亡。来年,安迪·沃霍尔和朋友在那一年共同创办纽约艺术学院,美国心理学会(APA)正式将跨性别者分类为患有“性别认同障碍”。约有75000人在华盛顿参加性少数权力大游行,LGBT群体和异性恋盟友共同为平权发生,努力争取保护性立法得以通过。


1980s:The End & New Beginning


1980年,年过五旬的安迪·沃霍尔做了一次大规模的变装尝试,留下了《Self-Portrait in Drag》宝丽来系列作品,像是对半个多世纪前杜尚的“萝丝·塞拉维”的另一种回应。


安迪·沃霍尔,《Self-Portrait in Drag》,宝丽来照片,1980


与相伴12年的杰德·约翰逊分手后,52岁的安迪·沃霍尔在朋友介绍下与27岁的派拉蒙影业青年高管乔恩·古尔德相识。乔恩·古尔德可以说完全长在了安迪·沃霍尔的审美点上,“哈佛、老钱、好莱坞”,甚至和杰德·约翰逊一样有个双胞胎兄弟。


左图:安迪·沃霍尔与乔恩·古尔德(Jon Gould,1953-1986),约1982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右图:安迪·沃霍尔,《乔恩·古尔德》,丝网印刷、丙烯颜料 & 宝丽来照片,1981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


在沃霍尔的追求下,古尔德从未公开自己的性向,只说与沃霍尔是好朋友。古尔德被认为是沃霍尔最后的挚爱,也是沃霍尔后期职业生涯中被拍摄最多的对象。


1981年至1982年,安迪·沃霍尔拍摄的乔恩·古尔德


1981年,安迪·沃霍尔前往德国参加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与他一同参展的还有约瑟夫·博伊斯、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安瑟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年至今)、以及美国涂鸦艺术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作为美国年轻一代艺术家中的佼佼者,21岁的巴斯奎特成为有史以来参加卡塞尔文献展最年轻的艺术家。


1985年9月19日,安迪·沃霍尔与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8)共同参加派对


在卡塞尔文献展之后的1982年,54岁的安迪·沃霍尔与22岁的巴斯奎特正式相识。另一位青年才俊、美国新波普艺术家基思·哈林(Keith Haring,1958-1990)见证了安迪·沃霍尔与的巴斯奎特随后发展起来的忘年交,他形容那是基于“绘画而不是言语进行的对话”,两种思想碰撞融合之后,创造出了第三种巧思。


配图:安迪·沃霍尔与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84,私人收藏(伦敦&巴黎)


1984年至1985年间,安迪·沃霍尔重新拿起画笔,与巴斯奎特共同创作了约160幅《四手联弹》(à quatre mains)。不过他所创作的《巴斯奎特肖像》仍是自1962年便开始使用的丝网印刷,安迪·沃霍尔以米开朗基罗《大卫》的姿势描绘了巴斯奎特,这幅作品让人想起《双面猫王》,而距离猫王“诞生”已过去整整20年了。彼时的巴斯奎特是如日中天的超新星,女朋友中包括麦当娜。


安迪·沃霍尔,《巴斯奎特肖像》,左图:丝网印刷、丙烯颜料,1984 © the Collection of Irma and Norman Braman;右图:宝丽来照片,1983 ©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


在与巴斯奎特相识的1982年,安迪·沃霍尔还接到电影《雾港水手》的海报委托,委托人是该片导演、新德国电影运动代表人物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1945-1982)。这部同性题材的电影成为法斯宾德的谢幕影片,双性恋的法斯宾德在电影首映前死于吸毒过量。六年后,年仅27岁的巴斯奎特因相同死因离世。

安迪·沃霍尔,《雾港水手》(Querelle)相关创作,1928,上图 ©汉堡工艺美术馆(MKG Hamburg);中图©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 &私人收藏(伦敦);下图©Galerie Thaddaeus Ropac


《雾港水手》创作选片


死亡的阴影开始笼罩安迪·沃霍尔的交友圈,1983年,乔恩·古尔德感染艾滋病。一年后,因《巨人传》而获得过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提名的罗克·赫德森(Rock Hudson,1925-1985)成为第一位因艾滋病并发症而死亡的好莱坞明星。安迪·沃霍尔在1960年代的《沉睡》男友约翰·吉奥诺创立了艾滋病慈善机构艾滋病治疗项目,该项目至今仍在为艾滋病患者提供直接的资金及其他支持。同年,德国联邦国防军将军君特·基斯林(Günter Kießling,1925-2009)被秘密指控为同性恋,这一指控在当时被视为会对“联邦共和国构成安全威胁”,以致他提前退休。虽然在后来被平反,但君特·基斯林是唯一一位没有受邀参加1985年德国联邦国防军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的将军。同样是在1985年,末任西德总统魏茨泽克(Richard von Weizsacker,1920-2015)在一次演讲中首次公开承认纳粹对同性恋群体进行了灭绝行动。随后,年仅33岁的乔恩·古尔德因艾滋病引起的肺炎离世。


安迪·沃霍尔《最后的晚餐》画作展览于1986年在米兰开幕,这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次展览。1987年2月22日清晨六时半,安迪·沃霍尔因胆囊炎手术后出现的心律不齐而在睡梦中撒手人寰,享年58岁。在《纽约每日新闻》的头版上,标题名为“流行艺术之王离世”。


配图:1987年2月23日《纽约每日新闻》报纸头版刊登的安迪·沃霍尔离世的消息 ©《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


自艾滋病危机于1980年代初开始显现后,不断有人因此病故。1989年,美国摄影师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亦死于此。他最具争议的作品记录并审视了1960年代至1970年代纽约市的性虐恋亚文化。在他离世后的1989年夏天,其巡回个展引发了全国对艺术公共资助问题以及审查制度和淫秽问题的关注:


-应该用税收来支持艺术吗?

-谁来决定在公共展览中什么是“淫秽”或“冒犯”?

-如果艺术被视为一种言论自由,那么以“淫秽”为由撤销联邦资助是否违反了第一修正案?


直至今日,这些问题依旧存有极大争议。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1946-1989),《安迪·沃霍尔》*,1986


安迪·沃霍尔离世七年后的1994年,两德统一后的德国终于正式废止“第175条”。1996年,经由美国国会通过,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婚姻保护法》,联邦法律只承认“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婚姻,即使有些州的法律已经承认“同性婚姻”合法,这意味着已经得到部分州和特区承认的“同性夫妻”不被联邦法律所承认。2001年,克劳斯·沃韦赖特(Klaus Wowereit,1953年至今)被选为德国首都柏林的第一位同性恋市长。2005年,《天鹅绒之怒》一书出版,即为本文特展的标题来源。2012年,第一种用于预防艾滋病病毒的口服药PrEP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获批。2015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废除了所有州对同性婚姻的禁令,同性婚姻在美国全境合法化。


安迪·沃霍尔,©Jack Shainman Gallery(New York),左图:《Blue Jeans》,宝丽来照片,1984;右图:《Unidentified Man》,1982


1969年,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曾举办安迪·沃霍尔回顾展,55年后的2024年推出《安迪·沃霍尔:美与「天鹅绒之怒」》特别大展——是的,正是同一举办方。


1969年与2024年柏林新国家美术馆举办的安迪·沃霍尔展览


如今的社会发生诸多变化,对酷儿群体的开放态度却似乎再次濒临某种危机。柏林新国家美术馆首次将安迪·沃霍尔难以亮相的作品聚集一处,让这些作品可以获得在艺术家有生以来并未争取到的“骄傲亮相”,让观众能够对备受争议的艺术家有一个更为广泛及包容的观察。策展方希望,这样的展览“不是最后一次”。


关于安迪·沃霍尔,你也许难以理解,难以欣赏,但至少可以去观看。要知道,一切正是从“可以观看”开始,正如安迪·沃霍尔自己所说:“你只需要看着我的绘画、我的电影和我的样子,这就是我。在这些表面之下,什么也没隐藏。”



- FIN -

深 焦 往 期 内 容

有权不工作!这个无政府主义社区已经六年了


他是把狗血八点档拍进电影史的大师


大卫·鲍伊已经离开我们9年了

今天要推荐一部豆瓣5.8分的电影


如何创作世界第一的女性电影?

电影人的年度爽文,首部剧情片世界第一

戈达尔用百万美元玩票的神秘作品,37年后重现

拒绝人云亦云!两部被低估的年度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