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冰雪旅游热度的持续升温,
不少对雪景充满憧憬的游客尝试在雪地里“整活儿”,
“泼水成冰”
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一名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被烫伤,
引发网友关注。“泼水成冰”是何原理?如何安全操作?
近日,来自江西的游客江女士到黑龙江游玩,想体验一把在网上看到的“泼水成冰”,结果操作过程中不小心被热水烫伤。江女士说,热水导致头部烫起了小水疱,经过冷敷、用药等紧急处理,目前伤势已经好多了。
据了解,体验“泼水成冰”被烫伤并非个例,每到冬季,医院的烫伤科都会有被开水烫伤的游客前来就诊。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病区主任医师 赵震宇:
烫伤的程度一般都是以一度和浅二度为主,常见的部位是
头、面部、手,还有脚
。因为做出“泼水成冰”的效果,一般的水温都得在90℃以上,操作不当非常容易被烫伤。
医生介绍,一旦被热水烫伤,要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烫伤位置20
~
30分钟,给皮肤降温。
千万别用牙膏、酱油等涂抹在烫伤皮肤处
。
实际上,
“泼水成冰”中的结冰并不是水结冰,而是水形成的水蒸气,在极端寒冷空气里凝结成水滴或者小冰晶
,这与北方隆冬天气里形成的大雾现象类似。
-
气温
要
非常低。
一般至少需要
-30℃
,最好能达到
-40℃
,因为气温越低,凝结成冰的过程就会越短。
-
需要开水。
很热的水更有可能蒸发成气体,然后遇冷变成小水珠,被我们所看到。“泼水成冰”一般是极冷的环境下,可以直接从气体变成固体,这就是“凝华”的过程。
“泼水成冰”如何操作才能更安全?
景区工作人员做了示范↓
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达到较好的拍摄效果,建议游客在清晨气温低、光线好的时候操作,一定要先掌握泼水的技巧,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操作。
-
拿一壶开水,把它加入特制的水舀子里,单手能把水舀子拿起来即可,找到适合自己的水量。
-
泼水时一定要放在身体侧面,不要正对着自己的身体,以免开水泼出后落下烫伤自己。
-
迅速地、快速地把手臂摆成一个圆,这样形成的效果更好。
铁的味道,不用知道
冰天雪地里千万别不信邪,非要尝尝铁柱子的味道,舌头被粘住,撕扯不下来可是痛不欲生。
冰溜子“出没”请小心
积雪白天融化,夜晚结冰,易使屋檐、外墙出现冰溜子,走路时请远离挂着冰溜子的建筑物。
野冰不要随便滑
体验冰上乐趣一定要到正规冰场,有些野冰看起来冻上了,但其实厚度不够暗藏危机。
来源:央视一套、《晚间新闻》、《生活圈》、国家应急广播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