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滴滴、美团、Airbnb到现在火爆市场的共享单车,分享经济的各种项目层出不穷。
近日西媒赞叹中国共享经济“爆炸式”发展:雨伞都能共享。据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 西媒称,借助移动应用程序共享各种资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的日常生活方式。数以百计提供各种共享服务的企业应运而生。
据西班牙《发展报》网站5月20日报道,除了共享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外,中国人又开发出其他可以共享的服务,如篮球、手机充电宝和雨伞等。最近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人民币。
报道称,某共享雨伞业务互联网智能租借平台的创始人沈巍巍介绍说,他的想法是改变中国人对雨伞保有的廉价、低质的观念。许多中国人遇到下雨时会在街头随便买一把伞,用过后就丢在家中的某一个角落里。租借平台在地铁站口等人流密集地点放置共享雨伞租借设备,人们只需缴纳很少的押金,再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租用优质美观的共享雨伞,租金为每12小时1元。
为什么分享经济在中国会这么火呢?
人人都在说分享经济,可分享经济究竟是什么?
关于分享经济
你需要了解的一些小知识
怎么定义分享经济?
先来看张图——
简单来说,分享经济就是
让闲置的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以按需分配的方式,产生更多的价值,从而提升用户体验的一种新经济形态。
如果我们以滴滴来举例的话,就是——拥有车的车主,其实拥有的是未被充分使用的闲置资源。他可以通过滴滴出行、Uber等平台,将车上闲置的座位变成一个收入来源,
通过充分使用空间来利用了过剩的产能
。
分享经济的5个特点:
通过充分使用资源达到利用过剩产能的方式,使得分享经济具备了这样5个特点:
按需服务:
有需求产生的时候,才会有交易产生。
闲置资源:
闲置的资源被重新利用。
点对点交易:
个体对个体的活动,我需要的,恰好你有闲置。
获得价值:
交易完成之后,提供资源或服务的一方获得报酬。
边界模糊:
提供资源或服务的这个人的职业是模糊的,他可能平时的职业是一个销售员,下班之后是个顺风车司机,周末还是水管修理工。他在分享经济平台上提供服务时,我们并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知道为什么分享经济这么火吗?就是因为分享经济会来事儿、能赚钱呀。
来看看分享经济目前涉及的经济领域:
衣、食、住、行、知识、技能、金融......精神上和物质上都渗透到了,难怪它现在这么火!
可事实上,
分享经济的浪潮才刚刚开始,全球分享经济还处在“婴儿期”
。
分享经济如何赚钱?
听听全球经济学泰斗怎么说
阿鲁·萨丹拉彻(
Arun Sundararajan
)
阿鲁·萨丹拉彻。全球分享经济泰斗,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未来委员会成员,纽约大学斯特恩商
学院教授,获得2个谷歌教授奖,6个最佳论文奖。
如今,谈到投资、创业,分享经济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
2010-2015年间,
投身新资本市场的创业公司获得数量惊人的投资额
,全球最活跃的应用平台中,
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占了好几家,
Uber、滴滴出行、Airbnb......这些案例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分享经济不仅能够
创造巨大的财富,还改变了我们的社会。
那么,用分享经济到底怎么赚钱呢?来听听
全球经济学泰斗
萨丹拉彻
的声
音,萨丹拉彻在其新书《分享经济的爆发》一书中提到:
做大蛋糕,而不是蛋糕的不同形状
分享经济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消费体验,这些消费体验
质量更高且多样化。
在未来,将会出现更多新形式的经济活动,而不仅仅是在旧的商业形式上,启用新的数字化形式。换句话说,
要做大蛋糕,而不是简单地将它做成不同的形状
。
一个有趣的多面手让你更吃香
在分享经济平台上,我们也正在见证一个有趣的多面手的复兴。
个人和专业之间、正式工作和休闲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而这给大量非专业人员创造了就业机会。
比如说,实验室技术人员可以兼职
Airbnb房东,利用剩余时间赚外快;普通会计员可以利用喜欢手工的爱好,在平台开店赚钱。
把握分分钟赚钱的机会
过去,工作与时间紧密相关。职业不同,工作分为8小时工作制或12小时倒班制。
而如今,工作可以发生在越来越多的小时间单元里,间隔短至一到两分钟。也就是说,工作时间越来越零碎,赚钱机会越来越多,效率越来越高。
比如,上下班路上,载一名顺风车的乘客获得车费;晚饭后遛弯,顺带溜溜别人家的狗也可以获得酬劳;就连等孩子上辅导班的无聊时间里,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回答问题而获得报酬......
分享经济催生的新市场,使我们能以更精密和更有效的方式赚钱。
租房、搭车、租车、分享美食、借钱以及提供家政服务,
这些行为或许让你觉得十分老套。但事实就是如此,
因为它们的确不是新事物。
分享经济的交换方式、商业模式及雇用方式都是历史的延续
。
只不过是数字技术把我们带回到了过去的交换模式中,这种模式以
相互分享、个体经营以及以社群为基础。而
如今,在分享经济中,这些模式产生了额外的价值。
此外,在书中,萨丹拉彻还
针对分享经济给
政府监管
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未来的监管方式可以有:
对等监管、自律组织、通过数据进行委托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