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宏观与市场
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系列公号,定位于跟踪把握全球和中国宏观金融基本面重点和趋势,解析市场热点,求解政策应对方案。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是第一财经旗下的非盈利独立智库研究机构,其宗旨为致力改善经济政策。第一财经是中国领先的财经媒体集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货主论坛】“2025跨境冷链与国际贸易协同 ... ·  17 小时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全球第六大海运货代,收购百年物流企业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这一港口春节期间创下47项生产高效纪录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不到24小时,美国邮政宣布:恢复接收中国内地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宏观与市场

IMF副总裁张涛:全球经济“阳光伴随乌云”,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赢家

全球宏观与市场  · 公众号  ·  · 2018-04-19 18:04

正文

者:后歆桐 葛唯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来源:第一财经



导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张涛在2018年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期间 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处在阳光期”,但“阳光期也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基于此,IMF呼吁各国未雨绸缪,开展急需的政策行动和改革,以获得更好的应对下一次经济下行周期的能力。



4月16日~22日,201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与往年一样,今年的春季年会聚集了全球中央银行家、财政部长、金融业决策者和顶尖学者,共同讨论世界经济、全球金融体系、国际发展、消除贫困等重要议题。

IMF副总裁张涛在年会期间介绍了当前的全球经济金融现状和中长期面临的潜在问题。在4月17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WEO)中,IMF维持全球经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增长3.9%的预测。

IMF副总裁张涛


张涛在讲话中表示, “全球经济增长处在阳光期”,IMF依旧对全球经济前景感到乐观。 但他也坦言, “阳光期也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中长期来看,金融环境收紧、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争端等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令“阳光期伴随朵朵乌云”。

基于此,张涛称, IMF呼吁各国未雨绸缪,开展急需的政策行动和改革,以获得更好的应对下一次经济下行周期的能力。

张涛还分享了IMF认为的全球未来面临的三大任务: 远离和消除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防范财政和金融风险;增强经济增长包容性。

“阳光期”宜未雨绸缪


对于目前全球经济基本判断,张涛表示,IMF依旧对全球前景感到乐观。

他解释道,如同最新的WEO所显示的,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达到了3.8%的新高,是2011年以来全球录得的增长最快的一年。 IMF预计,2018年、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上升至3.9%。

他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投资、贸易和金融等领域的活动。“其中,亚洲贡献了2/3的全球经济增长,依然保持了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地位。本次增长是全球范围内的增长,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比较广泛而强劲的增长。”

区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来看,IMF预计,发达经济体将在2018年、2019年继续以超过潜在增长率的速度扩张。中期来看,扩张会逐步减弱,后续经济增长将减速。而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在未来几年中将进一步加速,随后趋于稳定。

在整体乐观的判断下,张涛也提出,“整体而言,全球经济增长处在阳光期,但阳光期也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他对此给予了进一步分析,

中长期而言,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财政刺激将会进一步消退,全球主要央行将继续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利率水平会不断回升。

就金融市场而言,金融条件将会进一步缩紧,加之地缘政治和贸易争端所引起的不确定性,都会使得“未来一段时间,阳光期会伴随朵朵乌云”。

“我们也注意到,还有40多个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增长率与发达国家的增长率进一步扩大。”他称。

基于以上分析,张涛表示,IMF在对经济增长的前景保持乐观的同时,也呼吁成员国未雨绸缪“修缮屋顶”,利用当前的势头,开展急需的政策行动和改革,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和服务业部门的改革,从而使得经济增长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以便拥有应对下一次经济下行周期的能力。

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赢家


张涛在圆桌讲话中还分享了IMF认为的未来全球面临的三大当务之急。

首先,要远离和消除贸易保护主义。 “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是在‘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过去70多年中,多边贸易体系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减半,降低了所有人的生活成本,使得技术能够更快速和广泛的传播,也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目前,多边体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存在引起多边体系分崩离析的风险,如果风险成为现实,将会成为一个难以原谅的集体政策失败,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张涛称。

他并指出, 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赢家,最大的输家则是全球经济。 贸易保护主义会损及所有人,尤其是低收入人群。

他称,2006年,IMF曾估算过贸易限制对全球产出的损失。根据估算,假设全球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在未来3年上涨10%,则从第5年开始,全球GDP和全球消费水平每一年就会下降相当于全球GDP的1.5%。

“即在上述假设下,从第5年开始,全球经济每一年将损失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的GDP,长期损失可能更高。”张涛表示。

因此,张涛称,IMF敦促所有国家继续支持国际多边贸易体系,通过对话与合作,与贸易伙伴国建立建设性的伙伴关系来解决分歧。

他并称,IMF成员国自身应在促进全球贸易中扮演建设性角色,解决好各自国内尚存的影响贸易和跨境投资的问题,并采取共同行动,鼓励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在这些领域,IMF将继续通过分析和建议,并提供对话的平台,对成员国给予支持。”他称。

其次,张涛指出, 要进一步防范财政和金融风险。

他给出了一系列数据:在经历了过去10年宽松的金融环境后,全球的公共和私人债务上升到了164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相当于全球GDP的225%,比2007年上升了42%。其中,主要的债务来自于私人部门,占总债务的2/3;公共债务也持续攀升,发达经济体公共债务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高水平,较之2007上升了20%,发达经济体私人部门债务加公共债务占全球债务总水平的73%。

而对新兴经济体而言,债务水平虽不及发达经济体,但增长速度超过发达经济体,值得关注。“与2008年相比,新兴经济体的整体债务上升了1.8倍,其中,中国在过去10年中债务上升了5倍。”他称,低收入国家的债务也上升迅速,一旦目前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转变,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将不可持续。

事实上,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的央行都正在推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多个发达经济体已经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状态,对进一步工资上涨和通胀率上涨的预期也在升高。在此背景下,目前宽松的金融市场条件一旦反转,利率的上升就会带来政府、公司、家庭部门的债务可持续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