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观察网
互联网观察网官方微信。聚焦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提供深入独到趋势分析、干货、微观察。【微信号:hlwgcw】【新浪微博:@互联网观察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3.5分餐厅更好吃吗#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CIRP:#ProMax仍是最受欢迎iPh ... ·  4 天前  
新浪科技  ·  【消息称#Uber拟投资小马智行赴美IPO# ... ·  4 天前  
新浪科技  ·  【#Steam季票规则更新##Steam要求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观察网

他是2016最具影响力CEO,科技界的天才,没有他你根本不会用上安卓手机

互联网观察网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2-10 16:51

正文

12月14日,《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6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在榜单上,共有28家企业的CEO上榜,而谷歌CEO拉里·佩奇毫无悬念地高居榜首。


谷歌,这家于1998年创建的科技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创始人拉里佩奇的带领下在互联网和尖端科技领域均取得了令人傲娇的成绩,公司市值一度超过5000亿美元。


拉里佩奇曾说“你所想象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是可行的,你只需要想象,然后为此努力”。毫无疑问,拉里佩奇就是凭借这样的信念带领谷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有人说佩奇的性格和成长经历造就了谷歌今天独特的企业文化。那么,这位有着独特想法的天才到底采取了怎样疯狂的行动才造就了谷歌今天的伟大?

 


梦想的启蒙者:父亲和特斯拉




2013年的谷歌I/O大会上,佩奇公开谈到了父亲卡尔•佩奇在他选择职业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父亲对科技真的是很感兴趣,”他还说:“他会开车带着我和家人,一路穿过全美国,只为了参加机器人技术大会。当我们到达时,他觉得让自己的小儿子参加这个大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所以他会拉下脸和别人争论大半天,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一个年龄不足的孩子成功蹭进了大会,而那个孩子便是我。要知道,我的父亲很少和人争论。”


据悉,佩奇的父母都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他从小就在一个杂乱的房子里长大。房间里不仅有计算机和电子设备,还有到处堆放的科技杂志。再加上佩奇父母专注的精神,这种氛围培养了佩奇的创造力和发明精神。


如果说,父亲培养了佩奇的创造力,那么,尼古拉·特斯拉则是促使佩奇将这种创造力商业变现的人。特斯拉是一位克罗地亚移民,出生于1856年。他曾发明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电的发电方式,也曾构思和创造出无线通信。


但是在去世之前的最后十年,他只能努力赚取养老金和喂养鸽子来生活,无力说服投资者资助他最新的构想。直到去世的时候,他都坚信自己可以发明出结束所有战争的武器,发明出电能通过无线方式跨越大洋的方式,并计划从太空中收集能量。然而这一切仅仅是空想,他去世的时候,孤独一人,负债累累,无人问津。(详见百度百科)


当12岁的佩奇了解到特斯拉的故事后,他明白构思出创新的科技未来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其商业化。如果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发明家,还需要创立一家成功的公司。


就这样,在父亲和特斯拉的影响下,创建一家成功的科技公司开始在幼年的佩奇心里发了芽。

 


成立谷歌,与布林成就”佳话“





谷歌成立于1998年9月4日,也就是佩奇在梦里构思出用内置链接进行网页排名的想法之后两年。他自己担任CEO,他最好的朋友谢尔盖·布林被任命为联合创始人。


谢尔盖·布林是一位与佩奇性格截然不同的搭档。他们在斯坦福大学相识,当时布林非常外向和精力充沛,教授们都知道他喜欢不敲门就直接进入办公室。


在佩奇的创业公司发展为国际科技公司的过程中,布林提供了谷歌必需、但佩奇缺乏的外向性格。布林擅长战略和品牌,以及发展谷歌与其他公司的关系。他是佩奇的最佳合作伙伴,最后成为兄长。


尽管谷歌经常被看作是布林和佩奇这两位计算机天才的产物,实际上谷歌是拉里·佩奇的创造物,谢尔盖·布林只是帮手。但是他们却一起见证了谷歌的成长。在谷歌的办公室,佩奇曾经每天与布林进行激烈的争论,这也是他们关系发展的方式。他们的辩论并不是相互争吵,而是一方陈述观点,然后另一方陈述,很少有打断对方的情况发生。佩奇会说布林的想法很愚蠢,布林则会说佩奇的主意太幼稚。他们相互都会称对方为混蛋。


尽管如此,佩奇却从来没有感觉到他与布林的关系因为这些争论而有所恶化,因此他也用同样未经任何修饰的方式与其他谷歌员工进行沟通。他还鼓励公司高管像他和布林那样相互挑战。在新招聘员工的见面会上,两位联合创始人之一经常会挑起一场关于企业或产品决策的论战。然后他们就静静坐在一边,观看下属们相互之间的争论。


谷歌的员工曾在采访时说”看佩奇和布林的辩论你会觉得是一种享受,正是这种辩论才激发出新的灵感,从而使谷歌发展越来越好。而他们也将这种辩论在员工中推广,进而形成谷歌所特有的一种文化。”


中国有句俗语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战友。”从佩奇和布林身上我们明白了拥有一个默契可靠的对手是何等的重要。

 


“出走”谷歌,做幕后英雄




谷歌前CEO 埃里克施密特 


1999年上半年,谷歌经历了疯狂的增长,这种用户使用量的增长需要新的资金注入,购买更多的服务器,招聘更多的员工。但谷歌当时候还没有赚到一分钱。于是,进行下一轮融资成为谷歌发展的当务之急。


当佩奇和布林开始寻找新的投资者的时候,佩奇提出了一个首要的条件:他和布林要保留公司的大多数投票股,并保持对谷歌的绝对控制权。然而,这种做法却让硅谷的风险投资家们嗤之以鼻。


随着谷歌不断发展壮大,这种嘲笑也逐渐散去。不久之后,硅谷两家最知名的风投公司,Kleiner Perkins和红杉资本,同意向谷歌投资2500万美元,同时答应佩奇提出的条件。但投资者仍然提出了自己的怀疑。作为允许佩奇和布林保留谷歌大多数股权的交换条件,他们要求年仅26岁的佩奇从CEO位置上退下来,为他实行成人监护。


为了谷歌的发展,不情愿的佩奇最终接受了投资者的条件。2001年8月,谷歌聘请了施密特成为新任CEO,而佩奇的头衔是产品总裁。事实上,尽管佩奇同意这个安排,但是他并不开心。值得庆幸的是,新来的CEO并没有与佩奇产生隔阂,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拥有相同见解的人关系愈加亲密。


施密特同样是一个爽朗的人,上任后,他经常与佩奇和布林沟通,他喜欢把事情都摆在桌面上。他还聘请了一个高管团队,打造了一支销售团队,然后带领谷歌上市。尽管施密特成绩显著,但这绝不意味着,佩奇会停止对谷歌推出的产品进行评估、批准,并为其做贡献,2004年8月19日他与施密特一道敲响了谷歌上市的钟声。

 


打造Android,直接对标苹果




第一款安卓手机


谷歌顺利上市,施密特将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条,佩奇终于可以放心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其中的一个理想就是研发手持计算机,希望可以把谷歌的服务装到地球上每一个人的口袋里。2005年,佩奇终于抓住了一个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


他遇到了一个拥有同样梦想的小型创业公司,这家创业公司名叫Android,公司CEO和联合创始人名叫安迪·鲁宾,他是苹果前高管,曾经开发出风靡一时,但最终失败的互联网电话Sidekick。最终,佩奇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创业公司,直到交易完成才告诉施密特。


佩奇将Android定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事实上它只是名义上属于谷歌。因此,鲁宾可以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不必受到母公司的干涉。Android甚至有自己的办公楼,普通谷歌员工戴着工作证也无法进入。施密特就当这个部门根本不存在,因为对于当时坐拥大量资产的谷歌来说,5000万美元花得值不值根本不必担心。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鲁宾开发出了自认为技术水平最高的移动操作系统。不过这并没有让鲁宾骄傲多久。2007年在前往拉斯维加斯的路上,鲁宾在出租车用笔记本电脑时,看到史蒂夫·乔布斯发布了苹果的互联网手机。iPhone,一款相当有魅力的产品。鲁宾由此受到了启发,他决定要做出一款属于安卓系统的手机。


时隔一年,2008年9月T-Mobile推出了第一款使用鲁宾团队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G1。尽管,这款操作系统就像iPhone的翻版,但却是一个不错的翻版,而且可以免费提供给手机生产商安装。


此后,在市场上一炮打响的安卓机开始在全球风靡开来。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Android手机占手机总销量的1.8%,到2010年第二季度,Android销量占比高达到17.2%,超过了苹果的14%,这也是Android首次超越苹果。不久之后,Android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手机操作系统。

 


“卷土重来”,重新定义未来




谷歌无人机


时间截止到2010年,发展一直顺风顺水的谷歌凭借搜索引擎和Android系统改变了世界人民生活的同时,伴随的同样是官僚主义和自我膨胀严重的大公司病,与此同时还受到了了后起之秀Facebook的威胁。


一向具有敏锐嗅觉的佩奇意识到了谷歌的问题,他希望“重返”谷歌,继续带领谷歌用科技解决数亿人共同面对的问题。于是,在2011年1月20日的谷歌电话会议上,施密特宣布他将结束谷歌CEO生涯,由拉里·佩奇重新担任。


重新上任后的佩奇对公司高级管理层进行了重组,亲自负责了公司的大多数重要产品部门,包括YouTube、广告和搜索,并且在每个部门顶层任命一位类似于CEO的经理。随后,推出了社交网络Google+,以对抗Facebook 的威胁。据悉,到2011年夏天为止,谷歌依据统一、连贯的界面重新设计了所有产品。


2012年,佩奇斥资120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这主要是为了收购该公司旗下的大量专利,保护Android不受苹果和其他公司的诉讼困扰,同年研发可穿戴设备和高速光纤网络。


2013年底,谷歌收购了一家名叫BostonDynamics的公司,后者可以生产仿人类和仿动物机器人,其中一些可以投入军事使用。而如今的谷歌正在发力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机领域。


毫无疑问,重返谷歌的佩奇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也将触角伸到了更多的领域,汽车、恒温器、机器人、电视等等。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领域,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佩奇所希望的理想世界:实现人工智能计算机与大脑的直接相连,了解人类的生活规律,为人类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写在最后:一个人是否会成功,与自身的格局是分不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IT时代网认为,佩奇之所以成功与他希望用科技为全人类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初衷同样是分不开的。同时,佩奇也用行动告诉我们,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未来,我们期待佩奇可以带给人类更多惊喜……


来源:IT时代网(id:ITtime2000)


·END·

专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O2O、电商、P2P领域。

提供深入独到趋势分析、干货、观察。

搜索公众账号“ hlwgcw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