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WallStreetTequila
WST是拥有500多位精英导师的一站式平台,所有导师均来自全球范围内的顶级投行、管理咨询公司、四大及FLAG科技公司,我们帮助学生斩获顶级公司的Offers并完成职业发展各阶段的目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平度  ·  人气火爆!平度旅游迎来开门红! ·  23 小时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热!辣!滚!烫!春节假期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 ... ·  2 天前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  2025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 ·  2 天前  
四川高院  ·  过年的法官在哪里?峨眉金顶等着你 ·  3 天前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  3 天前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WallStreetTequila

当初出国经历了culture shock,回国时一样有culture shock?!

WallStreetTequila  · 公众号  ·  · 2017-09-11 09:01

正文

留学汪们

还记得当年出国时遇到的种种culture shock吗?

还记得那些被汉堡比萨赛百味所支配的恐惧吗?

熬了几年,终于快要顺利毕业

准备回国发展了!



哪知道,回国之后简直一脸懵逼

怎么所有人都拿着手机扫二维码?

晚上10点多了街上还热闹得很?

天天在highway上开得飞起老司机,

在国内上路时竟宛如智障?



万万没想到

出国留学了这么些年

国内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身为一个海归党

竟然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

再次感受到了一波结结实实地culture shock



1

生活日常

移动支付

当年出国前我教妈妈用微信,回国后 轮到妈妈教我用支付宝和微信钱包 。出门现金信用卡统统不用带,打车坐地铁、吃饭看电影、甚至 连路边的水果摊都能扫码支付 ,简直6到飞起。


万能的电商和物流

在美国网上购物,一周之后才收到usps包裹;而在国内,再远的的地方三四天都能够寄到了, 隔天到货、甚至当天到货都不稀奇 。更酷的是,许多一线城市出门买菜不用自己带回来,去超市逛完一圈回到家,刚刚买的菜已经被送到在小区里的生鲜存放室了!在买grocery还需要吭哧吭哧开车去华人超市或costco的美国,这简直想都不敢想啊!

晚上想吃夜宵了,打开外卖网站,用了线上支付折扣券再下单,半个小时后香辣小龙虾就出现在了家门口;不仅仅是一日三餐下午茶,鲜花蛋糕、美甲按摩、家政清洁、修手机修电脑,什么都能上门服务。而且在国内,网上购物也越来越全球化,日韩欧美澳,什么都能代购,比在国外买也贵不了多少;一回国就在海淘网站上看到了自己从美国人肉背回来的东西,简直要哭晕在厕所。


交通出行

国外的交通设施可以说总体来说比国内先进,但近几年国内的公共交通也是发展神速: 国内城市的 地铁完胜了纽约脏乱差又常常改线和延误的MTA ,京沪之间只需要5个小时的高铁更是秒杀了美国价格高昂速度又不快的铁路系统。此外,轻轨、磁悬浮、快速公交等高科技公共交通设施,以及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型交通方式也为人们提供了便捷而低成本的出行方式。


2

公共环境

公共卫生

许多海归同学们在初回国内时的不适应来源于国内相对不完善的公共卫生条件。比如,在国外绝大多数的卫生间都整洁干净,卫生纸、洗手液和烘手机都是标配;而在中国,公共洗手间可能就没那么干净了。


不过,也有海归党画风清奇地吐槽,回国终于不用再闻楼道里甜、腻的空气芳香剂和常年在街角消散不去的大麻味了。


文明秩序

听到过最多海归小伙伴们提到的culture shock之一,就是回国之后 再也没人会把“对不起”和“谢谢”挂在嘴边,也再没有人会在前面为你挡着门了 ;和路人对视时如果露出微笑,或者和想和陌生人随便聊两句,都会被投以防备的眼神 。在很多地方,人们排队意识不强,开车时只要和前车稍有距离,就会被加塞,老司机表示心好累……


公共治安

很多海归党表示,回国以后找到了久违的安全感。街上终于没有眼神猥琐地盯着你看的流浪汉,也没有自言自语或者突然对着空气开始骂人的怪人了。对于那些住在下午5点商店全部关门,晚上8点街上荒无人烟的大农村里的孩子们来说, 终于可以享受晚上11点走出电影院还在能在街上大摇大摆压马路的感觉了


3

国内职场

工作氛围

许多在国外实习或工作过的小伙伴对职场文化这一点就都深有体会,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公司里的比较有加班文化(当然各个行业的情况有所不同),私人生活的空间也会相对更小些。在美国的许多公司机构,下班时间到了就能够离开,离开办公室后的时间都是私人的;但在国内,有时就会有日常性加班、或者工作生活界限较为模糊的情况。


薪资待遇

近年来,很多海归同学都感叹国内的物价飞涨,生活成本越发高昂,特别是车子房子这样的“大件儿”,甚至比国外贵出好多。而相比之下,国内总体的薪资水平却让他们更加无法适应。有数据显示, 68.9%的海归都认为国内的薪资收入远低于自己的期望值 ——花了上百万留学,回国后一个月工资6000的情况并不少见。


最后我们来看看知乎上一位海归同学的现状~


知乎@锦官剑鬼

从年初回国,到目前上班,中间也经历了一系列求职和选择。 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感想。


首先出国留学的花费肯定是不菲的, 而回国按照本科应届毕业生求职月薪3000左右(已扣除五险一金)按照理想方式不买房不买车,一个月结余2000,那么差不多40年才能做到所谓“回本”。 怎么都会觉得不划算吧



那么回国之后呢?先来说说归国留学生会面对 几种不大友好的情况


社会情况脱节 ,长期的国外大学使得自己对国内的社会形态了解甚少。没有国内大学的过度,让自己对国内实际情况的判断和预想的有很多偏差。


业务情况不对口 ,这点相信不仅仅是归国留学生的困扰,很多应届毕业生发现进入工作单位后并没有“学有所用”而是要重新去融入一个新的未曾接触的框架中。除了如理工学科外的硬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外,很多应届毕业生初次进入职场,活脱脱就是各种职场规矩反例的代表。


落差感巨大 ,事实上归国留学生也好,应届毕业生也好,从校园出来都是一种天之骄子的感觉,这种傲气基本回来一两轮求职失败的打击之后要么烟消云散要么整个人变得愤世嫉俗,但终会带着不同态度,继续准备下一次求职。


基本上其实除开各种家庭可以提供的社会关系之外,不论是归国留学生还是国内的应届毕业生,刚刚出来都必然会 承受各种社会压力 ,而留学生可能更需要承受一些社会看法带来的 额外压力 ,如在工作团队中别人揶揄是海外回来能力却不怎么样。拿着低廉的工资,单位上级的压力,同事们的一些有心无心的言语。父母家人的期盼,都感觉是生活的记记重拳砸在身上。



其实刚出来毕业生,求其是本科毕业生不论是归国留学生还是国内应届生 都不会有太高的起点 ,这很正常,因为本科教育在当下社会已经不算是太高的学历,甚至说是很普遍的,基础必备的学历,最多只是因为有留学经历而被分配在可能涉外的岗位上,仅此而已。


而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成长则是 后期发展拉开差距的关键 。说句老实话,我自己的求职经历也并不愉快,也想过要不要去做2500一个月离家二十公里每天工作12小时还没有双休的工作,也遇到过被搪塞一些奇怪的理由后拒之门外的经历。目前离开家在异地工作,转正后月薪大概是4500左右,而我所在部门身边的同事也大多是归国留学生,大家也都努力工作,也并不算是高大上更不算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这是现状吗,至少对于自己来说是的,却也不是。


国外的求学并不仅仅是让自己在 学识上认知上得到了提升 ,而是作为一个更加独立的人,明白自己只身一人如何求活于世,明白该往哪个方面去努力去奋斗。但如果几年的国外生活求学的经历仅仅是让自己知道了豪车的驾驶感,知道了烈酒的刺激,知道了夜店的疯狂,知道了奢侈品的切实价格,知道了异域他乡的美景风情,那么或许之前我说的都是屁话。毕竟当你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哪一天开始,你就已经参加了一个如何一个人在完全陌生环境下利用现有资源活下去的生存挑战的演习,却只是演习,而 回到国内,进入社会,才是人生战斗真正的开始



这位同学的经历可以说是代表了大多数海归同学们,在许多海归同学看来,出国是为了拓宽视野,而回国是为了回归自己更熟悉和习惯的的环境,为了能与家人有更多团聚的机会,更是看重自己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机会。学成归来,找到一份好工作才是硬道理,而在国外待了多年的留学生,更需要充分详尽地规划求职策略,才能在国内的job market中脱颖而出。



WST为归国的你们带来

特此推出国内领衔行业

国内金融100%保offer求职计划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没有offer


往年参加此保offer计划的同学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