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回国,到目前上班,中间也经历了一系列求职和选择。
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感想。
首先出国留学的花费肯定是不菲的,
而回国按照本科应届毕业生求职月薪3000左右(已扣除五险一金)按照理想方式不买房不买车,一个月结余2000,那么差不多40年才能做到所谓“回本”。
怎么都会觉得不划算吧
。
那么回国之后呢?先来说说归国留学生会面对
几种不大友好的情况
。
社会情况脱节
,长期的国外大学使得自己对国内的社会形态了解甚少。没有国内大学的过度,让自己对国内实际情况的判断和预想的有很多偏差。
业务情况不对口
,这点相信不仅仅是归国留学生的困扰,很多应届毕业生发现进入工作单位后并没有“学有所用”而是要重新去融入一个新的未曾接触的框架中。除了如理工学科外的硬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外,很多应届毕业生初次进入职场,活脱脱就是各种职场规矩反例的代表。
落差感巨大
,事实上归国留学生也好,应届毕业生也好,从校园出来都是一种天之骄子的感觉,这种傲气基本回来一两轮求职失败的打击之后要么烟消云散要么整个人变得愤世嫉俗,但终会带着不同态度,继续准备下一次求职。
基本上其实除开各种家庭可以提供的社会关系之外,不论是归国留学生还是国内的应届毕业生,刚刚出来都必然会
承受各种社会压力
,而留学生可能更需要承受一些社会看法带来的
额外压力
,如在工作团队中别人揶揄是海外回来能力却不怎么样。拿着低廉的工资,单位上级的压力,同事们的一些有心无心的言语。父母家人的期盼,都感觉是生活的记记重拳砸在身上。
其实刚出来毕业生,求其是本科毕业生不论是归国留学生还是国内应届生
都不会有太高的起点
,这很正常,因为本科教育在当下社会已经不算是太高的学历,甚至说是很普遍的,基础必备的学历,最多只是因为有留学经历而被分配在可能涉外的岗位上,仅此而已。
而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成长则是
后期发展拉开差距的关键
。说句老实话,我自己的求职经历也并不愉快,也想过要不要去做2500一个月离家二十公里每天工作12小时还没有双休的工作,也遇到过被搪塞一些奇怪的理由后拒之门外的经历。目前离开家在异地工作,转正后月薪大概是4500左右,而我所在部门身边的同事也大多是归国留学生,大家也都努力工作,也并不算是高大上更不算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这是现状吗,至少对于自己来说是的,却也不是。
国外的求学并不仅仅是让自己在
学识上认知上得到了提升
,而是作为一个更加独立的人,明白自己只身一人如何求活于世,明白该往哪个方面去努力去奋斗。但如果几年的国外生活求学的经历仅仅是让自己知道了豪车的驾驶感,知道了烈酒的刺激,知道了夜店的疯狂,知道了奢侈品的切实价格,知道了异域他乡的美景风情,那么或许之前我说的都是屁话。毕竟当你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哪一天开始,你就已经参加了一个如何一个人在完全陌生环境下利用现有资源活下去的生存挑战的演习,却只是演习,而
回到国内,进入社会,才是人生战斗真正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