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题主是女生,坐标北京,是一个小型外资企业的助理,月薪1.8万。
每天的工作是帮老板约会议,插花,订餐,处理快递等等,大多是比较琐碎的小事,相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就是办年会啥的。
她的困惑是,虽然工资还不错,但每天都在怀疑自己工作的价值,感觉长期下去快废了。
于是评论区炸了。
能不炸吗?
月薪一万八,还不是累死累活的一万八,是工作轻松环境高档的一万八,势必要被网友喷的。
比如这样:
毕竟这份工作听起来确实毫无技术含量,谁都能干,现在能赚一万八,不代表以后也能。
我想了一圈,也没想明白谁对谁错。
后来想通了,基于这件事情吧,你怎么说都行,都有理,对与错都没有意义。
关键问题是,如果你是当事人,你怎么办?
因为类似这位女生遇见的问题,
任何一个人,在职场的各个阶段都可能遇到。
有光鲜亮丽的,比如明星,比如体育运动员,到了某个阶段,都会思考职业的发展,赚钱的可持续,收入的增长。
也有默默无闻的,比如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也会思考这个问题。
更常见的,职场白领们,无数人在纠结于要不要换工作,换了工作是否能比现在更好。
甚至,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古代那些关于“士不遇”的诗词著作,都属于职场焦虑的范畴。
最近我一个银行的朋友,86年的,职业发展到瓶颈,想要跳槽到保险公司做资管,来找我打听。
我有尽全力帮他打听目标公司的情况,
但是,找工作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是有相当大的运气成分的。
往小了说,是你跟了一个啥样的领导,是否有发展潜力,以及你的公司是否有发展有未来;
往大了说,你公司所在的行业是否有未来,你的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如何。
这里面,有太多东西是你身在其中都无法把握的,更何况是选择之前的百般打听。
当然,我不是个唯宿命论者,但我一直认为:
我们要理解事物的发展有相当复杂的一面,我们必须接纳这些运气和偶然,
然后再尽人事。
所谓尽人事,就是让所有的纠结、焦虑、矛盾落地。
要做得多、想得少,不能反过来。
比如这个女孩,她眼下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在不换工作的情况下,守住现有的薪资水平,有没有可能追求她想要的价值。
比如说,在闲着没事干的时候,去观察一下他的老板是否有某些需求,是她可以尝试去做的,主动揽过来,打开自己的职业空间。
比如日常维系跟商业伙伴的人际往来,比如作为公司上通下达的一个桥梁等等。
2,如果想换个工作的话,都有哪些其它的机会?
在工资不下降或者微微降低的情况下,去
找价值感。
这时候,就只能追求一个模糊的正确,你说这份工作是否一定比前一份工作好,无论你怎么去调研打听,都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答案的。
只能是,
守住底线不大改变的情况下,觉得概率偏大,那就值得尝试。
你要说,从月薪一万八的工作,为了追求所谓的价值,换到一个一万块的工作,
那我觉得就是有点傻了。
在经济社会,分配市场化的前提下,一份1.8w的工作价值就是比1w的要高。
如果你说在1w的岗位上会学到更多、成长更多,那我觉得基本上是一种臆想。
工作的价值,简单粗暴点说,就是用金钱计算的。
这个女孩她觉得工作没有价值。
可是工作的价值是什么呢?
要是说社会价值,那任何一份工作都有社会价值;
要说个人价值,
那摆在最前面的,就是
赚钱,工作的价值就是能赚钱
。
一份工作,能给我们提供稳定的工资,它就是有价值的。
它是我们保底的钱。
其次,就是这位女孩追求的,工
作当中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
成就感这种东西就像打游戏,它来自于克服一个个小关卡的快感。
其实助理这份工作并不好干的,比如说我吧,大大咧咧,并不算是很细心的人,有一次朋友聚会把约场地的事儿交给我,我直到中午大家一起吃饭,才发现没有预约成,大家差点没得玩。
所以你让我干助理,我可能经常出小错。
但这个女孩,我觉得她应该是干的很不错的,起码
在她能力范围内,这份工作,她已经没有困难需要克服了。
于是成就感就无从谈起了,信手拈来。
就像打游戏排位,职业电竞选手玩,就是大学生乱入小学考场,完全实力碾压,他们只会觉得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