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某零售平台购买生发护发产品的消费者中
90
后占比
36.1%
,
80
后占比
38.5%。
小风出生于
1994
年,现在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她一直觉得自己掉发严重,会经常跟同事讨论防脱产品。
没想到,一款曾在电视上疯狂宣传的防脱洗发水大家基本都用过,不过都认为没有效果。
“看来大家都脱发啊。”小风这么想着。
小风记得是从初中发现自己发量变少的。初中时,她自己用剪刀修了下马尾,想要修成碎发,没想到就再也没长多过。
“初中作业太多,经常做到十一点,那时候觉得十一点就已经很晚了。
还是太年轻,到了高中,熄灯了还得拿出充电台灯继续背书,高三看书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有的事,那时候觉得,这已经是极限了,再不睡觉,一会儿可能会猝死。”
后来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了才知道,人类的极限是可以挑战的,小风睡得越来越晚。
过了哪个阶段就可以停下来,这种话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受不了一成不变的人,是停不下来的。
就这样,小风的头发越来越少,她甚至不敢扎自己曾经喜欢的高马尾,恐怕露出太阳穴附近发量稀疏的头皮。在她的影响下,甚至有一些头发尚且茂密的同事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发量。
小风在公司引发一阵脱发恐惧后没多久,网络上就掀起一阵脱发讨论潮,参与讨论的人多为
90
后。
“看来这是时代大势所趋啊。”
这是我上周在广播电台做节目时讨论的一个话题。
90后们都开始关注脱发了。
我听到主持人问我:『元芳,你怎么看?』时
我摸摸自己没几根头发的头顶,心里不禁暗暗笑道
『嘿嘿嘿,你们也有这一天。』
不是90后开始关注脱发,而是只要是近30岁的男人,都开始关注脱发。
我关注脱发的时间是2006年。
那时感觉脱发严重,还去了医院看。
有西药,是一堆洗剂,有个洗剂叫『煤焦油』,真的就是煤焦油,黏糊糊黑乎乎的,拿来洗头。似乎没用。
然后去看中医,开丸药,现做的。一天吃三次,每次六丸。那些丸药可以装一个集装箱。
吃了俩月,也没啥用。
然后我突然看到一篇文章讲:
俄罗斯美女喜欢秃顶的男人,因为他们精力旺盛,性欲强,还聪明。
比如他:
于是我就想,没准找个俄罗斯美女比治脱发更有效。
于是,治疗脱发的事情就作罢。
到现在,头发还不多,但是也没有找个俄罗斯美女。
我们所在乎的那些东西都是怎么来的?
90后开始在乎自己的头发;
40岁的人开始在乎自己的健康;
50岁的人开始拜佛,戴个手串天天转,念点经文,在乎自己的来世;
为什么会这样?
有首歌叫
《爱的就是你》
王力宏唱的。
有句歌词叫
『失去才会懂得珍惜』
你在乎的东西,因为你感觉自己正在失去。
90后为啥开始在乎头发,因为在失去头发;
40岁为啥开始在乎健康,因为在失去健康,有统计表明,40-50岁的人群中的疾病死亡率是3%。这不是个小数字,这意味着你的同学们已经有人开始重疾缠身了。
50岁为啥开始信佛,因为在失去生命,当感觉生命要流失的时候,信佛可以让你相信有来生,你会感觉到一种延续。
所以,你失去的,你疼了,你就在乎了。
这是你最古老的大脑敲来的一记警钟。
『恐吓』总是能让你马上行动的武器。
失去就是一种恐吓。
《搏击俱乐部》里有个桥段。
布拉德皮特把一家超市老板拉到外边,用手枪顶着他的头,
问他
:你想要做什么?
那个亚裔人,跪在地上,哭着说:我想做兽医,然后布拉德皮特把他的驾照拿走,
说:
六个星期之后,你要成为兽医,否则我就弄死你。
你看,连梦想这么绚烂的方向,让你行动的力量都得用恐吓的,得用失去的,可见
失去的力量。
所以,很多时候你以为你不在乎钱、不在乎家庭、不在乎健康、不在乎……。
来,我们玩一次失去,把你不在乎的都给我,然后看看你失落、焦虑的样子。
有这么个故事:
男孩子扛着营帐,没几步就冲了过去。
穿短裤的女孩子,只打湿了一点点裤边。
穿长牛仔裤的女孩子,硬着头皮,淌水走过去。
最后轮到一个穿了长裙的漂亮女生涉水。调皮的男孩们使坏,非但不去帮忙,还站在对岸直吹口哨。
漂亮女生,提起裙角,小心翼翼地向前走。水加深一点点,裙子就提高一点点,愈提愈高,对岸的口哨也愈吹愈响。眼看水淹了膝盖,过了大腿......
女孩子突然双手一松,让裙子垂入水中,走了过去。
应了诗经的一句话
『深则厉,浅则揭』
脱发一如此。
刚开始脱发时,我们会去治疗,看病,吃药,抹药。
当已经脱到足够少时,不如跟他一样
还有,他
以至于,他都跟风也来了一个
我在想,我啥时候也来这么一个。
有这么一句金句
『秃头是一种无奈,而光头却是一种选择』
这也算是
『第二序改变』
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