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饮食安全牵涉的范围很广,任何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安全问题,不仅对幼儿的健康安全产生危害,而且会对幼儿园产生恶劣影响。
如何管理幼儿园的饮食卫生?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食品定点采购,确保进货渠道的合法规范。每学期将供货方的详细信息公示上墙,公开接受家长和领导的监督。
2.采购的食品必须索取相关检疫合格证明,指定专人验收采购来的食品,检查、了解食品台账记录及相关证明是否齐全,检查食品质量、重量,检查完毕后入库。
3.详细登记每天所购食品的情况,真实反映食品进货渠道等信息,严格食品准入管理。
4.保健室内备有专用的储藏箱和容器,由专人负责对每天所有餐点进行取样,分别放入专用储藏箱内留存24小时,以备查验。
5.食品库房始终保持清洁、通风,以防食品霉变、腐烂。
6.冰柜、冰箱放置食品要生熟分开,贴好标签。
7.库存食品“小批量采购”,以免变质。
8.
食品保管人员定期检查主副食品的保鲜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所有食品均严格按规定分开放置在相应的水池中洗涤,特别对蔬菜、水果的洗涤作明确规定:先拣、再浸泡、后搓洗,必须有效消除残留的农药。
2.刀、墩、板、桶、抹布等工具必须有明显的使用标志,做到生熟分开使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洁。
3.凉菜间必须定时进行空气消毒,由专人加工操作。
4.买来的熟食要加热后再吃,
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
5.加工人员不得用炒菜的勺子尝味。
6.盛放食物的容器必须专用并且密封,用前消毒,用后清洗。
7.食物烹饪好至发放给幼儿前不得超过1个小时。
1.
饮食经营单位必须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食品卫生有专人管理和负责。
2.
工作人员应持有效合同的健康培训证上岗。
3.
新员工及试用员工必须先体检、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4.
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凡患有传染病者不得参加工作。
5.
工作人员上班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工作时要戴口罩。入厕时不穿工作服。
上班前、入厕后要用肥皂洗手。
6.
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女士不染指甲,不戴戒指、耳环,长发放入发帽内。
7.
工作时不做有碍食品卫生的动作,如:抓头发、掏耳朵、打喷嚏、打哈欠。
1.
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
管理好儿童膳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每周制定并公布适合幼儿的食谱。
2.
每月进行营养计算并分析,研究膳食问题,提高膳食质量。
3.
制定合理的进餐时间和次数,幼儿进餐提倡定时定量。
4.
遵守开饭时间,不宜提早或推迟,做好餐前准备、餐后管理工作。
5.
保证儿童按需饮水,一天集中饮水六次,根据季节变化酌情调整饮水量。
1.
幼儿进食前后必须用肥皂洗手。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教师要及时教会幼儿洗手的方法。
2.
将幼儿每天所需的餐巾摆放在固定的位置,方便幼儿取用,并及时做好消毒工作。
3.
各班做好餐前擦桌子的消毒工作,正确使用消毒液。
4.
加强幼儿午餐习惯培养,教育幼儿不能挑食,确保合理的营养吸收。
5.
组织好幼儿午餐,就餐秩序安静良好,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
虽然夏季是饮食安全问题的高发时段,但作为幼儿园一项长期的常规性工作,饮食卫生需要常抓不懈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只有做好幼儿的健康基础,才能为幼儿教育提供后勤保障。
附录:
炊事员一日工作流程(参考,需结合实际)
时间
|
工作内容
|
5:00—7:00
|
早班与保健医负责生鲜物品验货;机器准备;烧开水;开窗通风;按 照食谱准备早餐食材。
|
7:00—7:30
|
制作幼儿平餐;餐具的淸洗消毒(饭桶、菜盆、大勺等);分发幼儿
餐具。
|
7:30—8:00
|
准备早餐,按人数分发早餐。
|
8:00—9:30
|
食品验收人库;并且按食谱清单签字领料。幼儿早餐后餐具清洗、消毒。准备幼儿午餐,给配餐间消毒。
|
9:30—10:30
|
制作幼儿午餐,饭菜烹饪后送配餐间分配,碗筷消毒后人配餐间。
|
10:30—11:30
|
分发处儿午餐及餐具,进班观察幼儿进餐情况。炊事人员做教师餐。
|
11:30—12:00
|
给教师打饭菜.坎事人员做饭。
|
12:00—13:00
|
清洗、消毒幼儿午餐餐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