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大字遒劲有力,但是到底是谁写的呢,这个事情曾经引起不少波澜。有说是董必武写的,有说是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南汉宸写的,还有的说是当时总行研究处处长冀朝鼎写的,因为他们三人都写得一手好字。其实,这六个字是由当时在中国人民银行任金融研究员的马文蔚(1904年~1988年)写的,来源于第二套人民币。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套人民币改革的设想被提到议事日程。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南汉宸特意从故宫博物院借来一支宫廷用笔,请马文蔚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和“壹、贰、叁、伍、拾、圆、角、分”等字。
其后虽然数字及圆角分等字从手写体换成了印刷体,但是“中国人民银行”这六个字一直沿用。
(张黑女墓志)
马文蔚博学多才,尤善书法。他用隶书题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力足丰润,为汉隶和魏碑的变体,典雅和谐且刚柔并济。虽然基本笔画仍属隶书,但字形与魏碑相似,尤与魏碑中的《张黑女墓志》神似。
(第一套人民币)
另外,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确实是由当时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工作的董必武题写的。董自幼对柳体情有独钟。他以楷书题写的“中国人民银行”6个字刚健俊洁、笔势精悍、骨力遒劲、结构严谨而开张,深受书法界好评。
(董必武)
谈完了钞票上的书法,我们来聊聊银行卡上的书法,也就是银行的标志书法啦。一般来讲呢,也分两类,一类是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采用手写体,而另一类呢,则如中信银行采用电脑打印体。从书法艺术的角度上讲,只有前一类能算书法,后一类顶多算艺术字。
如果说,交通银行的字是汉奸书法家写的,你信么?先看看字:
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交通银行,是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发钞行之一,其发钞历史长达33年,是发钞时间最长的银行。1986年7月24日,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总部设在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现为中国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一。
郑孝胥是个汉奸,历史上早有定论,他在书法上的建树则另当别论,故交通银行对其字存而不废堪称明智之举。其实,不要说现在,即使在当时,也没有几人的书法能望其项背。伪满期间,东三省的机关、学校、社会团体、商店的招牌不少都出自郑氏手笔,但后来多被铲除和废弃。故交通银行四字尤显珍贵,它的存在可以让我们时时领略“郑派”书法的风采,该字更多地源出于有“魏碑之王”之誉的《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拓片,注意“交”字和“辶”的写法。)
中国银行也是中国早期的四大银行之一,于1912年1月24日由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在上海大清银行旧址上开业,改大清银行为中国银行,负责整顿币制、发行货币、整理国库,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故中国银行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四字原为孙中山题写,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原中国银行总行)大楼上的石刻行名仍为中山先生原题。
(郭沫若)
建国前,各地中行行名的体例、格式各有不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兼任中国银行行长后,感到中行有必要统一体例,便找郭沫若重新题写。1980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外汇兑换券上首次使用了郭沫若题写的“中国银行”,一经面世即大受欢迎。郭沫若所题的“中国银行”四字极富变化,粗笔不臃肿,坚实如柱,细笔不柔弱,刚劲似铁,飞白恰到好处,字字精到,有大气磅礴、力重千钧之势,实为郭沫若先生题字中的精品。一经面世即大受欢迎。
▲《诚实》
▲《十六字令》
郭沫若所题的“中国银行”四字极富变化,粗笔不臃肿,坚实如柱,细笔不柔弱,刚劲似铁,飞白恰到好处,字字精到,有大气磅礴、力重千钧之势,实为郭沫若先生题字中的精品。
有一段时间,“招商银行”四字被误认为是著名书法家赖少其先生所书,其实,它与“赖体”虽然相象,但绝不是“赖体”。事实上,它是1987年由当时87岁的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秦咢生老先生所题。
秦咢生
秦咢生(1900年~1990年)于书兼擅数体,尤精究东晋名碑《爨宝子碑》,曾作《集爨论爨十绝》,所作“爨宝子”体,尤得其神理意趣,故时人美其名曰“秦宝子”。秦咢生所题“招商银行”四字,深得《爨宝子碑》之神韵,但比其更加粗壮雄浑,四个字稚拙古朴,隶意浓厚,气质高古,极富个性,让人过目不忘。
(《爨宝子碑》拓片,注意“行”字写法。)
北京银行、天津银行都是刘炳森(1937年~2005年)所题。北京银行原为“北京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由刘炳森为其题写行名。2004年更名为北京银行后,将“市商业”三字去掉。
(刘炳森)
刘炳森的隶书世称“刘体隶书”,他在坚实的传统功力基础上,用现代审美意识并参以姊妹艺术的某些韵律和情趣,创造性地形成了个性鲜明的隶书体,在当今中国书坛上独树一帜。刘炳森所书的北京银行和天津银行,书风凝厚稳健又俊逸潇洒,将古典性与现代性较好地融为一体。
想不到吧,小小的钱包里也蕴含了如此多的学问,书法就在身边,与你天天相见!与其说自己多有钱,还不如说自己多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