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是科技与商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更全面地衡量大数据与算法的经济影响,全面理解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9月7日,《经济学人》全球副主编汤姆·斯丹迪奇来到深圳,与三位本土创业家及150多名读者共聚一堂,分享了对人工智能与未来职业的观点。图文回顾《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探寻中国的创新基因”主题分享会第一部分。
《经济学人》全球副主编、人工智能特别报道作者汤姆·斯丹迪奇首先带来主旨演讲,从“机器问题”的历史,深度学习最前沿技术,社会心理,深入分享了这场新技术革命对未来教育、职业、社会组织和日常生活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经济学人》对人工智能的乐观态度。
汤姆·斯丹迪奇演讲亮点回顾
“《经济学人》今年首次尝试让人工智能来写新闻报道,结果得到了完全不通顺的段落,因此我还不担心人工智能会在短期内取代我的工作。许多人都对人工智能有两个担忧:第一是它可能会消灭人类,第二是机器人会抢了我们的饭碗。好莱坞‘终结者’之类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这种负面印象,这对人工智能其实是很不公平的。我与百度人工智能负责人吴恩达聊到过未来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他给我的答案非常有趣。他说,现在讨论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就像讨论火星的人口会不会过度增长,实属杞人忧天。很多耸人听闻的言论都不是来自AI研究第一线的人,所以他们更多想到的是科幻场景。此外,自动化并不会摧毁工作岗位,而是通过降低成本、刺激需求重新定义了工作。如果只关心技术性失业,我们实际上是忽视了自动化引发的经济反应。”
“AI技术近年来进展迅猛,关键在于一项叫做‘深度学习’的技术。今年谷歌DeepMind的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击败了李世石,就是最新的例子。许多人意识到AI技术的进步速度超过了预期,是从一场‘ImageNet挑战赛’开始。ImageNet是一个存有数百万图像的在线数据库,人类的平均图像标记准确率为95%。2010年机器识别的准确率为72%,2012年“深度学习”新技术让准确率跃升至85%。2015年,机器识别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6%,首次超过了人类水平。有人看到了危险,也有人看到了机会。‘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应用在许多不同方面,包括自动驾驶、无人机这样的商业热点,也包括城市规划、法律与司法等公共事业。”
“人工智能引发的恐慌其实并不新奇。我来自英国,发现这种忧虑似曾相识:在两个世纪前的工业革命时期,对于新型机器抢走人们的工作,摧毁社会的担忧就引发过激烈的争论。当时人们称之为“机器问题”,今天机器问题又卷土重来了。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使机器学会了之前只能由人类完成的任务,这对未来的影响十分深远。《经济学人》的专题报告就试图从历史和技术的角度深入分析人工智带来的机遇与风险。”
汤姆的结论十分乐观,他指出应当更多关注人工智能如何使我们自己掌握更多新技能,使人类生活更加幸福。
“有三个现实层面最值得关注:教育,健康以及交通出行。人工智能给未来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归纳为五点:第一,工作将会变得更加多元化;第二,新行业和就业新领域不断出现;第三,工作及生活的改善;第四,教育将更加多元化并持续终身;第五,科研周期将显著缩短,研发速度加快。”
主旨演讲过后,阿西莫夫科技公司创始人康平陆、海尔定制平台总经理王晓虎、小赢理财CEO黄聪等嘉宾与《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主编吴晨展开对谈,剖析人工智能时代中国语境下的创新与创业。我们将在后续报道中分享本环节亮点,欢迎关注。
拓展阅读
人工智能特别报道
《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七月刊全文推出汤姆·斯丹迪奇主笔的六篇人工智能系列文章,从历史、技术、职场、教育、公共政策和伦理角度深入剖析新时代“机器问题”的应对之策。
点击标题回顾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阅读七月刊文章《回答机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