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武汉市执行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纳入医保,平均降价63%,包括全球新药和罕见病治疗药品。该市采取措施确保参保患者能够享受到国谈药的红利,要求医疗机构将国谈药纳入本院药品用药目录,建立审批绿色通道,提高药事会效率。医保部门还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行创新药报销倾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增91种药品纳入医保,平均降价63%
武汉市正式执行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新增的药品为患者带来更多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显著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关键观点2: 搭建交流平台确保国谈药福利落地
武汉市召开2024年国家谈判药品落地对接交流会,由医保部门牵头搭建医保、医疗和医药三方面的互动平台,确保参保患者能够及时享受到国谈药的福利。
关键观点3: 国谈药纳入医保后的措施
武汉市要求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于2月底前召开药事会,及时将临床有使用需求的国谈药纳入本院药品用药目录。同时,对于未纳入药品供应目录的药品,建立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审批绿色通道,保证临床用药需求。
关键观点4: 医保部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武汉市医保部门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行创新药报销倾斜,对谈判药品单设医保待遇,减轻参保人负担,增强参保人用药意愿。
正文
新增91种药品纳入医保,
平均降价63%,
武汉已执行!
今年1月1日起,武汉市正式执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2024年 )》 (以下简称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 ”)。
本次调整新增药品91种
,为患者带来更多选择、更好治疗效果的同时,显著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如何让参保患者“买得到、用得上、报得了”国家医保谈判药品
(下称“国谈药”)
?
2月8日,武汉市召开2024年国家谈判药品落地对接交流会。这是武汉市首次由医保部门牵头,搭建医保、医疗和医药三方面对面互动的大型交流平台。
1月1日,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12岁及以上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答不充分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某款药品,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开出纳入医保后的首张处方。据介绍,该款药品降价63%通过谈判进入医保,
经过报销,患者每月的药费相较之前降低超过90%。
随着武汉市正式执行新版医保药品目录 ,越来越多的患者享受到国谈药纳入医保后的红利。
国谈药是国家医保部门组织与药品企业通过谈判或竞价确定后纳入医保的药品,绝大部分是治疗重特大疾病的药品,具有
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
等特点。截至目前,国家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谈判,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据介绍,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新增药品91种,90种是近5年获批上市的新药。其中,89种药品通过谈判或竞价进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
平均降价63%
;有38种更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涵盖了肿瘤、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
药事会是药品进入医院的核心环节。国谈药能否为患者所用,取决于医疗机构采不采购、医生开不开药。
在本次交流会上获悉,目前,武汉市已按照国家和省下发通知,
要求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应于2月底前召开药事会,及时将临床有使用需求的国谈药纳入本院药品用药目录。
“我们医院采取不定期召开药事会的形式确保参保患者及时用上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保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利用好医保支持性政策,根据临床需要将谈判新增药品引进医院,做到“应配尽配”,同时做好相关培训工作,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介绍药物特性和使用需求。
此外,
对于未纳入药品供应目录的药品,武汉市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审批绿色通道
,医生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通过医院临时用药申请流程进行审批及采购,保证临床用药需求,做到“应采尽采”。
下一步,武汉将推动本市医疗机构提高药事会效率,鼓励医疗机构进一步缩短开药事会的时间和周期,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对创新药的认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新药通过谈判方式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我们会充分利用好这一院企交流推介渠道,让更多医院、医生了解创新药品,让国谈药品早日惠及更多患者”,会上,湖北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家以创新药研发为主的生物医药企业,该公司共有2款创新药进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
为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武汉市医保部门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行创新药报销倾斜,对谈判药品单设医保待遇,实行单独支付管理,谈判药品费用不纳入门诊待遇限额,按住院支付比例报销,减轻参保人负担,增强参保人用药意愿。根据湖北省创新药品目录,对谈判药品实行“除外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