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几件事情串起来,只能用一句话说:潮水褪去,过度投机露出来,谁在裸游立刻见!
银行才是金融之王,银行兴天下兴,银行亡天下亡,其他大类资产的如商品圈的兄弟,抬起头看看吧(看看当下正在发生什么-发生的是债务的坍塌和信用的收紧),别老盯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跟提线木偶一样,要明白供给侧改革是那个有缝的蛋,但是信用背后的资金和杠杆才是造成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说大宗商品是过度投机的本质来源;
一直提醒当郭主席持剑走马上任银监会的那一刻,你应该马上去想想当年的执政证监会时,郭主席的风格和背负的政治任务,当下郭树清主席带着尚方宝剑上台的结果会导致监管进一步的加强,整个银行系统收紧之后,其他的金融性资产那就只有紧随其后的份;
【推荐阅读】
新上任银监会主席的“三套利”整治的意义或不同
资产荒和负债荒的反馈
民生的30亿盖不住,不仅仅牵扯到了银行票据,银行理财,银行对于声誉风险是大于信贷风险,民生这件事情选择暴露出来意味着原来一些银行可以用时间去解决的问题,现在不得不会更快的暴露出来,银行的核心现在是合规第一,必然会引起监管的连锁反应导致一个反向加强,信用收紧没有任何的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
【付鹏说链接】
https://m2.wallstreetcn.com/premium/articles/3004779?ivk=1
各大银行自己回去赶紧加班严查票据吧银行风暴下,很多企业后面很多正常业务也都会受影响的,信用收紧下的金融和债务。。。画面很美
现在银行的盖子(各种嵌套,各种表外,各种套利,各种资金池,各种违规)谁也不知道揭开会是什么样子,现在各家银行惊惊颤颤,希望郭主席揭开一看,我去!吓死了,然后郭主席自己又马上盖回去;
但是,记住,郭主席是拿着大宝剑带着虎头轧来的,现在已经没有退路,如果郭主席真的再盖回去的结果,必然会造成更大更疯狂的银行大而不倒的肆意妄为;
商品当年的托盘又现了,当然出现的背景一定是整个信用收紧的反馈,价格也只是这个反馈的一部分而已,一些国私企业也真是,前面中铁物总才过去几年啊,又搞托盘,这些人真是记吃不记打;
托盘堪称商品界的股票配资加杠杆,市场自我强化自我预期自我实现,结局倒是反应出了经典的那句形容商品投机的话:涨得时候永远缺货,跌得时候都着急抛货,人性贪婪反映在投机炒作上一览无遗;
现货市场配资加杠杆助长助跌囤积扭曲市场供需,金融投机过度风险当儿戏,烟花之后都是一地鸡毛。。 每次都一样。。。
还不反思为什么中国金融体系这几年频繁的爆发这样的情况究竟是源于何么?
过度的金融化,已经绑架了,反馈的预期是所有人都不怕,不怕也就没有了顾虑,资本和老百姓已经滋生了永远要和政策对着干的固化的投机思维,政策效率在博弈下急速的下降;
看看一个雄安新政,老百姓第一反应就是去疯狂的炒房,最后甚至是不得不动用大量政府行政资源,封住售楼处,抓了买房的中介,不给过户,不能结婚,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够抑制疯狂,老百姓不能够炒房就开炒车牌
而那边金融机构疯狂炒作雄安概念,也惹得监管层行政性干预临时停牌,甚至是警告某些机构;
当下的破局需要真正的魄力实行壮士断腕,坚定去杠杆,去金融化吧,看看现在各个层面的反馈机制,没有多少退路了!
更多语音内容请登录华尔街见闻APP,点击 特辑 就可以订阅收听,感谢华尔街见闻的鼎力支持!
交易桌前看天下,付鹏说来评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