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书法网
中国书法网(www.freehead.com)是中国成立最早,注册会员最多的专业性书法交流网站。 本站旨在为广大书画家、爱好者提供最新书坛新闻咨讯,学术成果、书画展览、书画印学习创作交流以及艺术品交易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哪吒2》在港澳地区创造新纪录 ·  23 小时前  
槽边往事  ·  重点是不费力 ·  2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昆明招聘 | 素造建筑 SUZAO – ... ·  3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墨西哥Ment住宅楼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书法网

《望山学刊》第一辑(湖南金石大家黎泽泰专题)正式刊行

中国书法网  · 公众号  ·  · 2020-01-06 20:00

正文



《望山学刊》第 一辑 书影









沈鹏先生题字





《望山学刊》发刊词


|  望 山 之 望  |


文/匡正

大约在2016年的秋天,我刚刚大学毕业一年,列平兄也正从北京学习回到了长沙,我们一见如故。那时还有徐坦与志弘兄,我们四人常在一起探讨艺术。不久,我提议要不干脆成立一个小的社团,再拉上几个合意的朋友,大家一起玩。

后来,据志弘回忆,当我正式提出这个设想时,是在列平家的电梯中,而我只记得那时侯与列平反复商量,几个回合,大致局面就定下来了。“望山学社”是志弘想出来的,记得当时他发微信告诉我“望山”二字,我们便一致通过了,这大概是我们对这个集体最早的设想。想法并不简单,我们既希望与古为徒,接古人未了之绪,更不愿意简单的把手上功夫变成一种重复劳作,我们希望最终能有学术的落脚点和支撑。

没有多久,我和列平商定,邀请了当时在北京的先浪、大为二兄入社,他们都是湖南人,各有探求,且格调不凡,又都不在热闹的艺术圈中混迹,正好符合我们“口味”。再之后,我们就在北京晤面了 ,记得那夜,在先浪的书房中酒叙,正好香翁也在,在他酒后赠画的引诱下,我们集体改签了当夜的飞机票,正是在香翁的见证下,我们签署了一份正式的结社书,大家郑重的签上了籍贯署名,并钤上了印章。

一年之后,文祥、静怡、籍云分别加入学社。记得是那年的冬天,籍云正从长沙搬回他的故乡桃江定居不久,我们来到了他在山间筑起的草庐,见他每日画画抚琴,亲近乡土,正是一派古人意致。我想,当日的那顿山珍和午后寻瀑的奇遇,定是大家所难忘的。桃江之行,望山学社由六晋九,至今也未改变了。

回忆起一些近年的行迹,我们似乎忘不了北京秋天的蓝天黄叶,忘不了夜游汉水的畅谈和登上天荡山远眺时的喜悦,忘不了漫游嘉兴,和香翁酒后赏画的快意,当然还忘不了岭南的郁郁葱葱,香港的万紫千红,还有上海拜访前辈时经过的小弄和西湖如烟雨般的楚楚风韵。

我们留下的足迹,正是宝贵的青春年华中,最真纯的风景。我们希望友谊长久,学问深入,于是就有了《望山学刊》。学刊的最早设计,不是想做成一本翻而即过的作品集,而是想通过对湘贤个案的研究来明确我们的地缘根本,真正的树立起对于自身文脉的自信心,从而立定脚跟,于根本处生发。也想通过师长朋友们的诸多品类收藏品来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大家对待不同领域关注的兴趣。同样,我们的想法并不简单,以至于这本我们早就期待的刊物,竟然生生的消耗了一年的时间,终于,等待还是值得的,这棵良苗终于要结出果实了。

如果要追溯,我想在九十五年前,时年二十六岁的湘人黎泽泰在父亲黎承礼的支持下,在老友齐白石的帮助下成立了东池印社,并开先河的编撰了三期《东池社刊》,在印学界留下了深远影响。每当我翻阅泛黄的三册东池社刊时,我方知道,我们也是在做前人没有做完的事情。或许正如古人之叹一样:“后之览者,亦如今之视昔”!学问艺术砥砺深化,代代相续,此为传承。

最后,当此《望山学刊》首发,一元复始之日。希望望山的九位同仁能葆有一颗相对安静的内心,沉潜刚克,艺道并进,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开出那朵真正自信的花儿来!























| 黎泽泰先生小传 |


文/胡壮谦


黎泽泰先生小影


黎氏四兄弟合影於上海

左上:黎泽济   左下:黎泽清   右上:黎泽渊   右下:黎泽泰


黎泽泰与孙黎翔、外孙戴仲星合影於橘子洲头


黎泽泰(1898-1978),字尔穀,号戬斋,晚号东池主者,别署铅华未落庵,湖南湘潭人。黎氏历代仕宦,并负文名,祖父、父亲皆能诗书篆刻,乃地方名门望族。其父黎承礼(1868-1929),字薇荪,亦号鲸庵,别署凫衣。光绪二十年进士,入翰林院,曾任四川唐昌知县,后任湖南高等学堂(今湖南大学)学监(即校长)。工诗文,善书,精篆刻,有印谱《補砚斋印稿》存世。祖父黎培敬(1826-1882),字开固,号简堂。咸丰二年进士,入翰林院,历任贵州、江苏巡抚。黎泽泰早年参加国民党,一九二六年任湖南省长赵恒惕文职秘书,后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中校秘书,一九四二年调浙江任国民革命军三十二军机要室少将主任。 一九二 曾创立东池印社,主编《东池社刊》三辑,影响深远。建国后,任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其书法篆刻名重三湘,承上启下,高举湘帜,为一代大家。


(节选自黎泽泰先生小传)




《要张湘帜取高名》

——黎泽泰书法篆刻及影响简述


文/匡正



黎泽泰文献掠影

《 东池社刊 》三集书影


谭延闿致谭淑信札,其中谈到请黎泽泰刻印之事


谭泽闿为黎泽泰浙行印谱题签并赠诗

其中高度评价黎泽泰的篆刻


黎泽泰书印兼修,亦涉文史,属于传统型文人书法篆刻家。诸艺之中,以书印自成一格且成就最大。黎氏书法,诸体皆精,尤以篆隶及小行书名重于世。其篆取法金文、石鼓並参以清人笔意,以劲健而见古涩。其隶远绍汉碑诸家,多以张迁笔意作字,近取道州,婉转而生拙。行草远追魏晋正脉,近参大小欧书,糅以北碑笔意,文秀而不失朴厚。黎泽泰文书俱美,晚年常为同道所藏作跋署签。如为李立秘藏《二金蝶堂、缶庐、三百石印斋印谱》所题签条跋语,精美无比。

黎氏篆刻,初学丁黄,参会浙派诸家,而后专研赵悲庵、黄穆甫而大入其室,之后追索秦汉,复归高古。所作印章,佈篆谨严高古,气度雍容平和。参会文字之学,颇有心得。如自用印『戬斋』,边款云:『汉铸印有用篆籀与彝器文字相似者』。亦常有论印释古句,如自用印『虞戈』,边款云:『虞世南戈法与吾斋名闇合,刻虞戈二字以记墨缘。』所刻边款,清劲爽利,笔笔到位,殊为可观。

黎氏诗文,在古人法脉之绪,一派文人风仪。中岁曾以诗名,入南社湘集。其在自述中曾言:『抗战时避战浙东,曾与诗人李叔子浪游,以谈艺为乐。』又说:『七十年代中,当代词宗夏承焘避地震来长沙,乞余刻名章,题诗相赠。』与夏承焘、吴丈蜀的诗文交往一直延续到黎泽泰晚年,足见其金石交游诗文唱和之广。偶为绘事,多以红梅自娱,曾刻『喜神』二字,专钤其上。虽无画家之工,但文人气质仍可寻见。

黎氏书印作品中,所见到的文人心态和学者风范,既一丝不苟又端庄合度。其书介于文人字与书家字之间,建国前后曾为长沙诸多重要地方题写招牌,如『九如里』『凯旋门』『麓山寺碑』等,所书既雄且雅。七十年代曾受邀作为湖南唯一作者,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中国书法展。又受沙孟海先生之邀,赴西泠印社进行交流,一时誉满三湘。其书印较同时代乔大壮、邓尔雅、李尹桑、冯康侯、容庚、商承祚,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黎泽泰致钱君匋信札


钱君匋先生弟子、著名篆刻家徐正濂在整理钱氏信件时,找到七十年代黎泽泰写给钱君匋的信,说到:『这么一位篆刻前辈,望门世族,当时的地位应该不在齐白石、邓尔雅、唐醉石之下,所以,黎在信中视齐白石、王福厂、唐醉石为平辈,直呼其名,连姓都不用。而故去不过三十年,现在却已经很少篆刻作者知道他的存在了。以今日所见黎泽泰之作品,应该充分肯定其精湛,绝非欺世盗名之徒可比拟。而不足者徘徊于赵之谦、黄牧甫之间,似缺乏如齐白石般鲜明独特之个性!没有个性也可以因地位因名望因背景因炒作见重于一时,然而毕竟捱不过历史的淘漉。当历史的长河冲刷去一切地位、名望、背景、炒作之后,唯一起评判作用的就只有作品了。因为此,历史记下了齐白石,记下了邓尔雅、王福厂、唐醉石,却似乎遗忘了黎泽泰。幸亏有马国权先生写了《近代印人传》,才留下黎先生一缕烟云。笔者因之生感慨矣。在一个奇特的並不以其人艺术水平决定艺术职位,然而却又以职位判断其人艺术水平的时期,审视黎泽泰个案或许更有其意义。我想,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们不必因为个别或有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而轻易怀疑历史的公正。历史的评判最后总是公正的,只是需要耐心,需要时间。』徐正濂先生的按语,足可以旁证黎氏在印坛所应有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黎泽泰供职于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负责搜集整理湖南地方文物。又主持搜集齐白石印章七十余方,其中主要为谭延闿、夏寿田、欧阳铭三家旧藏,集拓装订成《寄萍堂篆刻拓存》一册,并作长跋题记,该谱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后主持整理湖南省博物馆馆藏何绍基旧藏古印逾四百方,编定《古印拓存》计八册,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又整理徐桢立旧藏何绍基《颐素斋印谱》,现藏西泠印社。同时还将家藏部分字画捐赠给湖南省博物馆和图书馆。十年浩劫,虽受冲击,仍保有旧式文人风骨,潜心艺术。晚年名重三湘,后学袁公亮、周昭怡、黄铁庵、杨应修、史穆、王启初、李立、胡慰曾、黄苏民常来请益,他们之后也都成为湖湘艺坛的重要人物,可见黎氏影响之厚。

近二百年来,湖南印学自何绍基搜集金石集存印谱而开风气之先。何氏书法诸体兼融,风范为之一新,为有清以来之第一人。齐白石开宗立派,篆刻独领风骚,自立于皖浙之外而有湘派。黎泽泰诸艺兼通,少开东池,张帜湖湘,承前启后,堪称一代大家。

在《望山学刊》编撰过程中,笔者有幸得到黎氏后人及学生大力支持,见示黎氏遗作及文献,如此公德,更当广佈。

谭泽闿赠黎氏诗云:『能将妙艺传家学,天性童年见少成。转益多师融各派,要张湘帜取高名。』百年前湘人抱负,百年后湘中学人焉能无感,惟祈识者能有共鸣!


(文章节选自要张湘帜取高名)




| 黎泽泰书法篆刻精选 |


黎泽泰自绘花笺诗稿


节临石鼓文


楷书临泉誌册页节选


长沙之居初客青山旋开东池复留荷村后移星桥


橅秦碣宧


湘潭黄苏民藏







汪涵先生题





温 先 浪

字瀚之、宣浪,号道空、西山漫士、沩山居士、介堂,斋号黄龙研斋、环蒲仙馆、小赤乌黄龙天纪地节之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望山学社社员。一九九一年四月生于湖南醴陵。


吴凤凰三年砖拓

(题跋者:鲁九喜、吴香洲、刘光、谢超、匡正)





徐 坦

一九八九年生于陕西汉中。书学晋唐,并下探宋人消息;印宗秦汉,近年尤喜汉魏六朝凿刻一脉。现为望山学社社员、 长沙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


岳色湘声砚铭





万 列 平

字文韶,号里盦,斋号种竹山馆等。一九九〇年生于澧兰。癖古精鉴。望山学社社员、得涧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沙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十亩梅花作雪飞





刘 籍 云

号出於斋,一九八六年生於桃江,师从刘迪耕、叶汉声、李凤龙。现为望山学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古琴学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松山隐月





何 大 为

别署双清草堂。一九九〇年生於湘中宝庆,现为望山学社社员。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周 文 强

字文祥,号念堂。一九八七年生於湖南湘潭。天津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现为望山学社社员,长沙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秘书长。


香远益清





祝 志 弘

字有之,号融堂。一九九一年生人。长于澧兰。毕业于岭南师范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望山学社社员。绘事之馀,常耽于宗、史杂书,以求文心道心,心心相行。


水墨兰石图





匡 正

字辅之,祖籍湖南双峰,一九九二年出生于长沙,本科毕业于岭南师范学院书法专业,现为望山学社社员,长沙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兼篆书委员会副主任。



篆书聂绀弩句





李 静 怡

字予吉,号稽古斋。一九九八年生于长沙。工画,好诗,喜书法。现为望山学社社员,碧湖诗社社员。




花蝶图









周 玉 铉

一九八八年生于湖南宁乡。曾负笈杭州,现居湘潭。


写生册之一





赵 安

别署照盦,一九八九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终南印社社员,研究生学历,二〇一七年开始学习秦印并尝试金属凿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界面新闻  ·  《哪吒2》在港澳地区创造新纪录
23 小时前
槽边往事  ·  重点是不费力
2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墨西哥Ment住宅楼
3 天前
飞碟说  ·  坑爹不算事,坑娃才是真得坑
8 年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男友有多抠门?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