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史料记载,清代咸丰皇帝登基后,即开铸“咸丰通宝”制钱。其时,由于战争以及列强的掠夺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发生,清朝的军费开支大增,而税收入大减,导致财政拮据。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被迫开铸大,相继推出“咸丰重宝”、“咸丰元宝”。为了迅速推行大,清在原有宝源、宝泉和各省局外,又设立热河宝德局、江苏宝苏局、新疆喀什局等铸局,还准许克勤郡王设立捐铜局专铸大。
至咸丰四年,清朝开铸的大有当二、当四、当五、当八、当十、当二十、 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当八十、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五百、当千等16种面值的币。由于重量、大小无统一规定,同一面值的币,往往因为铸局不同而差别很大,或者同一铸局出品的币,因为铸期不同而大小轻重不一,甚至出现同一铸局的大面额的币比小面额的币还要小而轻的怪现象。此外,咸丰四年三月,户部又先后铸造当一、当五、当十等三种铁与铅。
该枚咸丰元宝当百,直径5.1cm,重43.4g。形制规整,大小合适,包浆老道,锈色自然,岁月流痕鲜明,流通使用痕迹明显,历史过渡性自然,为钱币珍品。钱币正面为汉文“咸丰元宝”四字,直读;背面上下穿汉文“当百”,左右穿满文铸局。
藏品虽已饱经百年历史的风霜洗礼,币面却无太大的磨损,品相很好,十分精致,是当百钱币里的精品。咸丰年的钱币在整个清代是最好的,此币为咸丰钱币中的精品,价值将更高一层,是钱币收藏品中难得一见的珍品,值得收藏。
咸丰钱是中国古钱币的一朵奇葩,精美绝伦,被泉学名家孙仲汇先生誉为“清钱之王”,极具欣赏价值。且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铸币史和金融史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近年来,钱币收藏市场不断升温,因为古钱币收藏市场产生的惊人利益和不断涌现的财富神话,吸引越来越多的藏家进入钱币市场。
一枚小小的古钱币,作为历代物品流通的重要工具,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元素。它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朵不败的奇花,在各个时期都占有着绝对的地位。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货币的发展史,是一本中国历史发展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