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子晚报
新鲜事、有趣事、不平事、离奇事、为难事,欢迎第一时间微信我们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扬子晚报

2017利群阳光助学行动温暖启程,1800名寒门学子将圆大学梦

扬子晚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11 16: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昨天上午, “迎着阳光 绽放笑脸” 2017年利群阳光助学行动正式启动啦!

来自浙江、山东、江苏、广东、湖南、辽宁、福建、江西、河北、四川、陕西、安徽、甘肃、云南、贵州、河南、重庆和山西等 18个 (市)的 19家 主流媒体的 70多位 媒体人, 和利群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代表 齐聚南京


摄于新华传媒广场


以“ 爱心启程公益跑 ”活动



共同翻开了2017年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的第一页!!!


媒体人暴走6公里 拉开助学大幕




5月10日上午,利群阳光助学“ 爱心启程公益跑 ”活动,70多位全国媒体精英 从新华报业传媒广场出发,围绕南京地标建筑南京眼,青奥体育公园行进6公里,用脚步丈量温暖。



暴走行进中,媒体精英们聊起了各自寻访阳光学子过程所遇到的困难与感人事迹。“有的村子,下了长途汽车还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光赶路就是一整天。”“有一次我遇到了山体滑坡,石头就落在我们后面。”——媒体上,一个个阳光学子的励志故事背后,是媒体人的执着和坚守。



他们都多年参与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的寻找与探访,都对这项活动有很深的感情。走访、采写过程中的辛苦,经过岁月的沉淀,都变成了值得回忆的美好。



主流媒体  争办启动仪式



现场目击


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开展 17年 ,在杭州以外的城市举办启动仪式, 今年还是第一次 。在昨天下午的媒体业务交流会上,各家媒体老总对这一形式赞不绝口,纷纷要求承办明年的启动仪式。粗粗算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的启动仪式,已经排到了 2020年



江西的 江南都市报 总编辑彭京在交流时向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发起人 孟伟刚 表示,这样的交流会特别有价值,各家媒体在“公益助学”的主题下交流,酣畅淋漓。他当场提出承办2018年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启动仪式。


见此情景,三秦都市报总监李成合立即打电话向报社领导请示,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向在座媒体发出邀请:希望2019年能在延安介绍他们在助学过程中的做法和体会。


贵州都市报副总编辑李娟也主动接力:希望2020年可以从自己的家乡,吹出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启动号角。


我们是谁

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小组 ,被南京市文明办评为“2016年南京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江苏省委宣传部曾专门发表阅评员文章,赞扬利群阳光助学行动。文章指出:媒体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不在少数,但坚持多年、形成影响力和公益品牌的尚少。扬子晚报开展的阳光助学行动,不仅使数以千计的贫困学子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帮助,更注重正确的舆论引导,实现了舆论引导与社会公益的高度契合,凸现了媒体社会责任的新内涵,值得肯定和倡导。




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

扬子15年“深耕细作”,赢得江苏读者广泛认可



在昨天下午举办的2017利群阳光业务交流会上,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代表启动仪式承办方致辞。王文坚说,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发展到今天,体现了国企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承载着寒门学子和社会爱心人士的信任、重托。扬子晚报是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的坚定伙伴,经过15年的深耕细作,赢得了江苏读者的广泛认可,捐款逐年增加,阳光学子的人数也不断增长。2016年,在浙江利群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的50万元捐款之外,扬子晚报收到社会捐款133.5万元,共为367位学子提供了助学金。


王文坚说,今年是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开展的第17年,也是扬子晚报参与助学的第15年。作为利群阳光助学行动江苏地区唯一合作媒体,扬子晚报将一如既往承担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在江苏寻找符合条件的利群阳光学子,向社会传递“勤、孝、达、报、善”的美好品德,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公益,全方位解读寒门学子身上的阳光力量。





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负责人刘大颖:

朋友圈越做越大,累计捐款1500万



在业务交流会上,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负责人、扬子晚报副总编刘大颖分享了参与助学行动的体会。


刘大颖介绍,扬子晚报不仅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还注重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平台。多年来,扬子晚报将阳光学子报告会变成学生的主场,让他们自己主持、分享成长经历,以自信姿态迎接新生活。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的朋友圈越做越大,很多企业和爱心人士主动参与到助学行动中来。14年累计捐款已达1500多万元。多年来,本报阳光助学的工作细致扎实推进,真正做到了舆论引导与社会公益的高度契合。




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发起人孟伟刚:

强化公益性,让助学走得更远



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如何走得更好更远?交流会上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发起人孟伟刚给出了心中的答案: 不忘初心、共同前行


孟伟刚认为,利群阳光助学行动要有三个强化、三个淡化:强化助学活动的公益性,淡化商业功利;强化社会大众参与,淡化单个企业;强化学子拼搏励志的精神风貌,淡化贫寒带来的苦痛——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利群阳光的参与者们才能心无旁骛做公益,为广大学子圆梦。


这几年随着利群阳光助学行动覆盖省份的不断扩大,社会爱心的参与面也越来越广。利群阳光在江苏15年来,从受助的学生数量看,媒体组织的社会力量已经超过企业捐助。


交流中,孟伟刚盛赞了所有与会媒体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认为各媒体从领导到采编全身心投入,将利群阳光助学活动提升到更高的公益层次。他说:“现在,利群阳光已经慢慢超越了简单的助学,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构建爱心的重要渠道。”


今年,爱心继续汇聚

全国至少1800名学生将获资助



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始于2001年,由浙江利群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起,逐步扩大到全国18个省市共同参与,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慈善品牌,17年来,得到利群阳光助学行动资助的寒门学子超过4万人。



每年夏天,各地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小组都会接受寒门学子报名,向成绩优异、品行端正的当年高考生提供每人5000元助学金的帮助。


这17年来,阳光学子坚韧成长,“利群阳光”日益成为各地汇聚广大社会爱心力量、具有良好社会公信力的公益平台。


2017年,利群阳光助学行动计划向每个省(市)资助至少100名,共在18个省(市)资助至少1800名“利群阳光学子”。


在昨天的交流会上

与会媒体代表用文字表达了对再启程的祝福


都市快报副总编姜贤正: 阳光美好,快乐前行。

南方都市报副总编崔向红: 在这个一切都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那些坚固的事物,让我们相信岁月之悠长,相信爱心依然可以抵抗破碎和虚无。利群阳光就是这样一块坚硬的礁石,她在这里,守护着公益的尊严和价值。

三湘都市报编委袁锡卿: 爱相随,不打折。

沈阳晚报总编辑佟丽霞: 利群阳光,和沈阳晚报一道共创人生奇迹。

春城晚报副总编辑张明: 有梦想,阳光更灿烂;有爱心,未来更辉煌。

贵州都市报副总编辑李娟: 捧起利群爱心之光,开启大学彩虹之门。

大河报副总编辑赵红: 善德养正,做阳光下的提灯人。



助学四步走





开通助学直通车走访学子


助学直通车是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的传统项目。在收到寒门学子报名资料后,本报记者将深入寒门学子家庭,与他们面对面交流。通过对他们励志故事的报道,呼吁社会关注我们身边的学生群体,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为了不干扰学子复习备考,本报助学直通车将在6月高考结束之后开通。

回访往届阳光学子,关注成长


在过去的15年中,一大批曾经得到过资助的利群阳光学子成长起来。今年的助学行动中,本报报道团队将回访这些曾经的阳光学子,为广大关注阳光学子的读者呈现出他们真实的状态。而他们的成长故事,也能够帮助现在的寒门学子建立信心。


开放通道,欢迎社会爱心携手


十多年来,先后有数千位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本报利群阳光助学行。今年,本报依然欢迎社会爱心人士温暖同行。参与方式有很多种:您可以向我们推荐周围的寒门学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捐款助学,数额不限;可以定向捐助阳光夏令营活动;还可以与寒门学子结对,直接一对一资助。只要是对学子有益的形式,本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小组都会尽量促成。


追梦故事,全媒体呈现


本报将借助报纸、扬子晚报网、扬眼APP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共同组成覆盖面更广、功能更加立体、形式更为灵动的扬子晚报全媒体矩阵,通过多种渠道,呈现阳光学子在青春追梦路上逆袭、励志成长的事迹,并与读者受众形成充分互动。


报名须知

报名条件 :今年参加高考的江苏籍学生,本科录取 (不包含免学费专业);品学兼优、家庭贫困。

提供资料 :本人申请(详细介绍家庭贫困情况、逆境中艰苦求学的经历);身份证复印件1份;贫困证明1份(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以上民政部门或委员会出具);高考录取通知书复印件1份(收到后立刻补寄);近照1张;能够及时取得联系的电话号码。

邮寄地址 :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助学办公室

邮编 :21000

报名及捐款咨询电话 :025-58681345、025-58681350(工作时间)


来源 | 文/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韩飞、 摄/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浏

编辑 | 小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