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虹膜
最专业的电影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Sir电影  ·  春节档结束后,真正吓人的来了 ·  昨天  
都市110  ·  90亿+!1.7亿+!全球第一! ·  昨天  
都市110  ·  90亿+!1.7亿+!全球第一! ·  昨天  
西安晚报  ·  2月4日0时,突破1.68亿! ·  昨天  
乌鸦电影  ·  火了10年!春节档,你永远可以相信它… ·  2 天前  
掌中淄博  ·  历史新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虹膜

易烊千玺生涯最强表演?这是卖惨吗?

虹膜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12-30 20:31

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电影《小小的我》展开评论,分析了电影中的关键点和导演杨荔钠的叙事手法。文章还讨论了其他相关话题,如苦难叙事、底层叙事、亲子关系和代际关系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影《小小的我》评价

电影《小小的我》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导演成功地将关注点放在人物身上,特别是主人公刘春和身上。影片避免了苦难叙事的老套,着重展示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紧张关系。影片中的角色塑造和情节设计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鼓励人们勇于表达自我,追求个人理想。

关键观点2: 关于电影中的苦难叙事和底层叙事

电影《小小的我》在苦难叙事上有所突破,将关注点放在人物身上,而不是简单地展示苦难。底层叙事的样本展示了个人奋斗和成功的标准模式,但电影更注重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紧张关系。

关键观点3: 关于亲子关系和代际关系的讨论

电影通过外婆和刘春和的关系,以及妈妈和刘春和的关系,展示了亲子关系和代际关系的复杂性。导演杨荔钠通过自己的作品进一步诠释了母女关系和代际关系的表达。电影中的外婆角色突破了传统形象,展现了更多个人生活的追求和尊重。

关键观点4: 关于电影中演员的表演

易烊千玺在电影中出色的表演是电影成功的关键之一。他精准地传达了刘春和作为脑瘫患者的体态和动作,从人物内心出发,诠释了角色的情感。

关键观点5: 关于文章的其他讨论点

文章还讨论了其他话题,如许知远采访伍迪·艾伦的失败原因、间谍片的最高水准、黑帮电影的风格源头等。这些话题在电影和评论中并没有直接涉及,但可能在其他场合进行讨论。


正文

 韩梦想


即使此前已经有太多宣传铺垫,也有东京国际电影节上的口碑积累,《小小的我》还是狠狠的赚到了我的眼泪。

对于这样的题材来说,感人不难,但杨荔钠导演还是让我在司空见惯的感人之外看到更多。

这一次,她通过刘春和的故事再一次书写着女性间的代际关系,延续着自己关注的题材,也由此丰富了中国式外婆/妈妈的影像图谱。

《小小的我》

特殊人群题材电影,最怕卖惨。

贩卖苦难从来都有效,但绝对称不上是对苦难的尊重,最终达到的效果无论是同情还是怜悯,其实都进一步拉大了观众与特定人群之间的距离。
底层叙事的另一种样本来自于同样是易烊千玺主演的《奇迹·笨小孩》,苦难让人奋斗,不懈努力,最终成功,上演奇迹,这样的苦难则是成功学的标配,一体两面,童话故事的配方。

《奇迹·笨小孩》


《小小的我》在某种程度上跳脱出了所谓的苦难叙事,将关注点放在了作为的刘春和身上。
让人异常惊讶的是,刘春和这一人物形象,几乎可以成为2024年中国大银幕上最强势的主人公之一。
他的动作和语言不受控制、迟缓笨拙,但行动力却异常强,而推动他行动的不是命运,也不是所谓的目标,而是异常清晰的自我认知。

影片建构的表层叙事已经无关于身残志坚的老套励志故事讲述,它要说的实际上是个人理想和现实困境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如何构建自己的主体性。
值得一提的是,我看的场次中包含大量的小学生观众,排除掉粉丝的可能性,基本上就是被家长带来接受苦难教育。
看完之后,让人欣慰的是,这部电影恰好说明了苦难并不能让你成为一个听家长话艰苦奋斗的好孩子。
但同时,我想这些孩子也有可能潜移默化的接受到另一种教育,那就是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使和家长的想法不一样。

刘春和的个人理想是当一名老师,虽然影片没有更多的篇幅用来说明为什么,但这基本上构成了他行动的全部动因。
这样的个人理想被他的身体所限制,更被妈妈所打压,在和妈妈争吵爆发的一场戏中,刘春和发出了自己的控诉,也彻底拒绝了妈妈为他安排的复读计划。
在这一刻,刘春和真正把自己置于一个普通人的位置,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影片的底层人物建构呼应着东亚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小时候躲进行李箱的刘春和一如《涉过愤怒的海》中躲进衣柜画太阳的金丽娜,他们都只能这种方式短暂的治愈创伤。
但不同的是,刘春和可以说出自己的诉求,可以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勇敢的向前走一步,在这一点上,我自己也有被深深的鼓舞到,我有刘春和这样的勇气吗,恐怕没有。

刘春和的其他行动都在呼应着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尊严的需求,如写出投诉信、当众一遍遍走路并表演报菜名和绕口令、伸出手去牵雅雅的手……
关于想得到的东西就要去争取这种主人公的认知,影片给出了非常好的回答。刘春和也写诗,他甚至很浪漫,在现实生活中,余秀华也写诗,余秀华也有着足够强的主体性。

除过刘春和,摆脱了苦难叙事的还有外婆,如果说妈妈在家中建构了一定的秩序和权威,那外婆和刘春和则是由于反建制而一拍即合。
外婆合唱队排练、演出的主线任务暗合着刘春和应聘、打工、学车的个人计划,于是,外婆再也不是苦大仇深,为了子一辈孙一辈完全牺牲掉自己的个人生活的形象,她甚至就像刘春和一样,将自己追求的喜欢的事情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不同于《出走的决心》中被家庭严重捆绑的外婆,《小小的我》中的外婆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自己,对于刘春和来说,外婆的放手和支持其实都是把自己当做普通人的证明,这反而是一种尊重。
于是本片在阐释这一对祖孙关系时显得更为轻盈,更懂得放下沉重的枷锁,将既定的叙事套路彻底翻篇儿。

另外,通过外婆和妈妈这样的角色,杨荔钠导演进一步诠释了自己熟悉的母女关系和代际关系表达。
《小小的我》几乎和《春潮》一样,都在讲一种传递的亲子关系,《春潮》的拉扯感建立在一种历史进程中停滞不前的人物设定上,强调特定历史对人的塑形,在直白的陈述对抗中表明纠缠的母女关系。
而《妈妈!》通过讲母女关系的错位,带出的也是一段历史创伤,历史和父亲几乎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小小的我》表现母爱缺失的传递,妈妈对刘春和又极端又忽视的爱,其实是源于她童年外婆的缺席,她没有一个母亲的范本可以参考。
本片中导演较以往作品作出的最大改变,可能是达成了一种真正的和解,外婆选择妈妈隐瞒自己脖子上的伤,因为不想让她太难受,妈妈直到刘春和险些失去生命才讲出自己生育时的经历和恐惧。
通过《小小的我》,导演让这两个母亲首先达到了自我和解,把母爱从道德绑架和无限的自责中解放了出来,也许缺失已成现实,但和解永远不会太晚。

最后,让全片得以成立的,当然是易烊千玺出色的表演,刘春和作为脑瘫患者的体态和动作被精准地传达了出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都市110  ·  90亿+!1.7亿+!全球第一!
昨天
都市110  ·  90亿+!1.7亿+!全球第一!
昨天
西安晚报  ·  2月4日0时,突破1.68亿!
昨天
掌中淄博  ·  历史新高!
3 天前
算法与数学之美  ·  对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和一般回归的认识
8 年前
悦读文摘  ·  才华是后天的颜值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