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周国平
介绍信息 一、首发周国平的新作品或者其部分内容; 二、摘编周国平以前作品中的文字; 三、转载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上对周国平的评论; 四、周国平与网友们互动,对评论和留言予以回应; 五、报道周国平的社会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周国平  ·  两性之间,发生关系容易,发生爱情很难 ·  2 天前  
读书有范  ·  这个世界,正在偷偷奖励早起的人 ·  3 天前  
青年文摘  ·  “她和阿勒泰一样美,不只有诗与远方”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周国平

16岁被迫辍学,35岁成为邓小平贴身翻译,64岁在谈笑间力战洪流,她惊艳了全世界!

周国平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3-01 22:56

正文

最美外交官


“弱国无外交。”

1945年,

民国第一任外交官陆徽祥这样说。

然而回顾历史,

再推敲至今,

这句话实在站不住脚。



1919年,

有顾维钧在没有政府指示的情况下,

拒签《凡尔赛和约》;

2016年,

有王毅外长对加拿大记者

无端低贱中国人言论的“王之蔑视”。



新近,

更有一段2016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片段流出,

中国前副外长傅莹可圈可点的表现,

令人仰之,慕之,赞之,服之!


现场视频,傅莹舌战群儒



“呆若木鸡”四个字,

一直被当做贬义词,

其实一开始,

它是个最高级的褒义词:

在“呆若木鸡”的人眼中,

万物没有任何界限,

任何外物都已经对此人产生不了作用,

达到一种战斗的最高境界。

傅莹,

不就是这样一个人?



衔着风润儒雅的微笑,

语气轻柔,

语速不疾不徐,

却给人一种无法反抗的压迫力,

她四两拨千斤,

有力地反击了对方的强盗逻辑。



面对西方政客的偏见、无知和荒诞,

她没有一丝慌乱,

因为事实摆在那里,

谁都不容置喙。

无一处不彰显大国气度,

无一处不有理有据有节,

傅莹的睿智是藏在骨子里,

镶在脑海里的。



每一次外交,

都是一次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其他人面容严肃,

剑拔弩张,

唯她把刀光剑影化作无形,

以无形战有形,

温柔谈笑,

也毫不客气地绵里藏针。

我们不是弱者,

自然不会“任人宰割”。



20岁女人的美丽,

是父母给的,

60岁女人的气质,

是自己给的。

傅莹谈笑间的魅力和风采,

是自己一点一点拼出来的,

若一路顺风顺水,

哪里会有这等刚柔并济,

以不变应万变的魄力?



1953年出生在内蒙古,

父亲阿民曾任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

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写得一手好诗。

在父亲的熏陶下,

傅莹从小就十分爱学习,

酷喜读书。



然而,14岁那年,

父亲没躲过那个时代特有的动乱,

进了监狱,

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但她依旧坚持学习,

想用知识改变命运。



无奈16岁那年,

学校全面停课,

她被迫辍学,

上山下乡,

被送到一个偏远的农场。 



在农场,

唯一的活法就是干活,

人人自顾不暇,

谁都不会因为你是女生就帮一把,

所以,她要像男孩子一样拉煤车,

爬电线杆,

甚至是扛沉重的荧幕。



后来,

因为声音甜美,

她又被分到新工厂当播音员,

每天重复地向工友们播报消息。



突袭而来的磋磨,

是闷雷,

炸得人身心剧痛,

却无法让傅莹低头,

她怀揣着梦想,

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老虎,

困兽犹斗。



每天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

然后一头扎进农场小小的图书馆内,

埋头苦读。

厂里的广播放英文时,

就一字一句跟着念,

几年下来,

傅莹自学完高中所有科目,

英语口语水平也上升了几个档次。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体验身体的极限、

饥饿、寒冷、体力透支、精神上的磨炼等等,

这确实是我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上山下乡锻炼了我能够吃苦、坚毅,

而且做事情能够不计较得失,

能够敢于去奉献。”



所有的困苦,

都是在给心灵披外衣,

总有一天,

在困苦下挣扎的人们,

会发现自己其实已经穿上铠甲,

内心坚实而强大。



无休止的劳作停在1973年,

国内的考试制度渐渐恢复,

她也有机会重新走进校园,

那是梦里出现过多少次的地方,

数不清。

但只有一点,

她要好好学习,

把这几年的时光,

补起来。



当时的中国,

外语还没兴起,

她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后,

用最大的努力学好英语,

还修了法语,

自学了罗马尼亚语。

除了语言类,

数学也是她擅长的科目,

动辄满分,

被同学戏称“数学家”。



所有打不败你的,

都在成就你。

1977年,

傅莹顺利进入外交部,

成为一名翻译,

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1985年,

她被公派到英国肯特大学深造,

每个月的生活费在交完水电房租后,

连一日三餐都管不了,

很多时候,

她以水度日,

腹中常饥,

但最后,

依旧拿到了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没有出去过,

自然不懂身处异国他乡的苦,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

她的坚持,

是傲雪的梅花。



35岁那年,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傅莹成为邓小平的贴身翻译。84岁的邓小平会见48岁的撒切尔夫人,因为一时紧张,平时十分严谨的她不小心将邓的年龄翻译成48岁,好在邓笑着解了围:“好呀,我有返老还童术,竟然一下子和布伦特兰夫人一样年轻了。”


之后,此事上了各大新闻头条,让傅莹意识到,自己的努力还不够,能力还不够,她要更加用心,无论是知识上,还是心态上。



一有时间,

就是书不离手,

身边放杯茶,

几个小时也不挪窝,

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她在书中看别人的一生,

然后试着领悟,

变成自己的东西。

她每时每刻都在丰富自己,

优化逻辑思维,

提升外交能力,

她的生命,

是不断学习的生命。



她开始处变不惊,

开始笑谈风云,

如同一块璞玉,

被时光雕刻得晶莹剔透。



1998年,

她成为中国驻菲律宾第八任大使。

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

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



2003年,

她再次被任命为,

驻澳大利亚联邦特命全权大使,

澳大利亚联邦律政部长卢铎曾称赞她:

“她是我政治生涯中所见过的,

逾千各国大使中的No.1大使,

她最能代表和维护中国的利益,

最富有影响力和魅力。”



之后,

她又陆续成为了驻大不列颠,

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一直都在为中国外交奔走。



在外任职期间,无数次面对挑衅,她都淡然处之。有一次,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提问关于中国军费不断增长,增强国防力量的问题。她微笑着,坚定不移且毫不客气地反问:“我们有一个很弱的国防力量,我们就和平了?



女人,内心都是用水做的,

但傅莹把自己用铁装起来,

遇强则强,遇弱则弱,

她不会帮亲戚“谋路”,

却毫不犹豫地把财物给没钱上学的孩子。

她在大千世界的每个角落,

守护着祖国的利益。



她也有自己的家庭,

丈夫郝时远同样是蒙古族人,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

学部主席团秘书长,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他们相识在大学,

有个女儿。



在他们的世界里,

每天见面,

是奢求,

但外界的一切都打不败两人的感情,

那是一种心意相通的默契,

谁都代替不了。



傅莹赤诚的爱国心,

不是嘴上说说,

就连外界也一致认可。

英国《外交官》杂志,

曾授予她“年度亚洲外交官奖”!



外交场上的媒体比起其他娱乐媒体要严肃得多,相应的,捕风捉影也更加严重,哪怕一个词用得不当,都会被翻译出好几个版本,绝对没有一种是好的。走出去,代表的就是中国,说话做事用“万分小心”也难形容,傅莹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是,她从来没有给过祖国污点,

她会穿时尚得体的衣物,

化最合适的妆,

露最真诚的微笑,

与人淡淡交谈。

不惧怕乌云蔽日,

因为她会拨开云雾,

不惧怕言辞误导,

因为她心境敞亮。

这是她的style,

傅式style。



满头青丝渐斑白,

燃不尽的,

是落落大方,

气质如虹。

她舍弃脆弱,

因为不卑不亢是武器,

处变不惊战壕,

丢了它们,

就会丢了自己,

让祖国受累。



傅莹在用自己的力量,

让其他国家了解最真实的中国,

而不是偏见里的中国,

她真正想要的,

自始至终不过“和平”二字罢了,

中国自始至终想要的,

也不过“和平”罢了。



无数衷肠诉不尽,

想说的只有一句:

谢谢您,

傅莹。



少年强则中国强,

其实不止少年,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信念坚定,

中国会更好,

我们会更好。



阅读往期经典文章

友谊最高的境界是守护彼此的孤独

这才是我们情感的真正起源

开春了,世上最复杂的东西都会恢复片刻的纯净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