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学校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班主任会议,两位有经验的老班主任介绍了她们是如何进行常规建设的,让我受益匪浅。
李老师从一件教育中很小的事情谈起——如何让学生去专用教室上课前将本班教室收拾干净。她是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展开的:
第一步,确定班级公约,严格要求
在发现学生存在上述问题后,李老师利用德育短课,将这个现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想法以及是否有好的改进办法。在集体的商讨中,筛选并合并了关于整理教室的"班级公约"。
(我们可以发现,"班级公约"不是老师制定的,而是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的,这样更有说服力,在今后的实行过程中,也更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实践。)
第二步,给予积极反馈,强化公约
头一周,老师安排了值日班长每天进行提醒;几周后,留一人进行检查(将表扬或批评名单记在黑板上)。在反馈过程中,老师结合了三年级的小组合作和组间竞争模式。但李老师强调,不仅要让小组在竞争中成长,同时也要注意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要多关注那些帮助其它组推椅子的同学,让学生们树立班级荣誉感。
第三步,坚持教育一致性、持久性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也许要一个月,也许要更久。所以,一定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同时,在习惯养成过程中,我们会有各种状况,教师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以"班级公约"为准则,而不包庇任何学生。
第四步,多询问学生,及时改进
教师平常要多问问学生:你觉得班级有哪些要改进的?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策略。
(蹲下身,走近孩子,你会发现,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
倪老师交流的是如何过好开学后的第一个月,她把开学的第一个月叫做"收心月"。因为,此时班级还处在涣散状态,各项常规也没很好地制定落实。那么,怎么渡过这"收心月"呢?她提出以下几点:
第一,健全组织,尽快形成班集体
在这一个月中,班级中要尽快选举班干部,建设小岗位。当然这些都是自下而上的报名,而不是教师自上而下指名产生。
第二,制定班级计划,确定奋斗目标
人要有目标,班集体也要有目标。在开学的第一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确定好我们班级的奋斗目标。这目标有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同时,要利用班级墙板、德育短课等各种机会强化目标,让学生做到人人有目标。
第三,常规教育从头抓,勤跑教室
新学期,每一个第一次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一定要关注这学期的每一个第一次,第一节课,第一次眼保健操,第一次升旗仪式,第一次排队……慢慢地,让学生做到从无序到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