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本
文ipo观察整理,部分资料来自新京报
网红水牛奶百菲乳业IPO又失败了!
近日,广西百菲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菲乳业”)发布公告,表示综合考虑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决定申请撤回在北交所上市的相关申请文件。
让人吃惊的是,百菲乳业于11月29日申报北交所IPO,在12月3日完成IPO辅导后,北交所仍未对其正式受理的情况下就撤回了。此外,2023财年公司净利润为2.26亿元,2024年1-9月净利润2.61亿元。
名义上,是百菲乳业主动撤回的;但是业内人都懂:大概率是被劝退的。三个季度利润就2.6个亿,在北交所也被劝退,背后的原因应该不简单。
早在2018年,百菲乳业母公司广西百菲就曾挂牌新三板,但在2021年3月摘牌,开始筹划主板上市进程。
2023年6月,百菲乳业开启IPO上市辅导,目标上交所主板。但一年后没能成功,2024年6月底百菲乳业重返新三板,股票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证券代码“874376”。
今年8月,百菲乳业再次发布公告称,决定调整企业上市规划,拟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变更为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11月29 日,百菲乳业正式向北京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并自2024年12月2日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停牌。12月26日,提交IPO申请不到20天的时间,百菲乳业又主动撤回了申请。
百菲乳业主要从事乳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以水牛奶、荷斯坦牛奶为主要原料的“百菲酪”牌灭菌乳、调制乳、含乳饮料、发酵乳和巴氏杀菌乳等。而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水牛奶”的差异化定位。据了解,水牛奶是指水牛产的奶,不同于国产奶牛产的普通奶,水牛奶产量较低,营养也更丰富。因此水牛奶产品多定位高端,价格也高于普通牛奶。
公司是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广西奶业模范扶贫公益企业。
百菲投资直接持有公司87.9669%股份,占股本总额50%以上,其持有的表决权足以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百菲投资为公司控股股东。
吴守允为百菲投资控股股东,能够通过百菲投资控制公司87.9669%股份表决权,同时直接持有公司0.2512%股份,并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其可支配的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有权决定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拥有公司控制权,因此吴守允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14亿元、7.81亿元、10.75亿元、10.5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1.15亿元、2.26亿元、2.61亿元。盈利能力已经超过国内同类型的多家区域乳企。
从时间节点来看,百菲乳业冲刺上交所和转战北交所过程中接连遭遇上市监管政策收紧。
2023年2月,A股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实施。根据证监会当时发布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投教问答”,改革后主板要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与创业板、科创板拉开距离。
以此为参照标准,百菲乳业想要冠上“大盘蓝筹股”恐有难度。
继全面注册制后,2023年8月,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 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即“827”新政,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在此情况下,不少企业“退而求其次”,试图转战北交所上市。
百菲乳业也是在这一时间节点对外公布转板计划。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转向北交所,相应上市门槛也有所提高。2024年10月14日,为进一步明确北交所市场定位把握标准,引导和规范上市申报行为,北交所发布发行上市审核动态(创新性评价专刊),就如何开展拟上市企业创新特征信息披露及论证做出引导。其中提到,申报企业论证自身创新特征时,发行人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一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充分论证自身是否具有创新性:如技术创新方面、产品创新方面、模式创新方面、转型升级方面等。
同时对创新性提出量化指标,如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在3%以上,或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或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到10%以上,最近一年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500万元以上;通常需拥有Ⅰ类知识产权3项以上或软件著作权50项以上;通常参与制定过2项以上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