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三个省钱的技巧给大家,重点是
无痛
,不但不会有消费被限制的感觉,弄得好还能增加生活幸福感,轻轻松松就把钱省下来了。
PS:赶在双十一大家剁手期间说省钱的话题,也不知道是应景呢,还是讨打呢……
先做事再奖励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想要养成某个新习惯、做某件事,先去买装备。一边买还一边合计,买了装备自己就会心情愉悦,事情做得更好。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东西买了、钱也花了,最后事儿也被证明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
因为这个思路从根本上就是错的,并不符合心理学的逻辑。其实养成新习惯就和驯兽差不多,你见过先给奖励,再训练的吗?完全就是在浪费小鱼干嘛。
正确的逻辑是,先开始做事或者养成习惯,然后告诉自己,如果顺利坚持一段时间,比如 30 天,就给自己买个 XX。
如果刚上来事情还没做,就把奖励给了,已经爽过了做事的动力其实就消散了。你可能会因为新东西的新鲜感坚持一段时间,但是新鲜感都是不长久的,基本热乎不过三天。
相比之下,如果先做事,完成一定的目标再奖励给自己某个东西,才能形成一个正向的反馈闭环。有一个还没有兑现的奖励,就会持续的拉动你完成这个任务。等你顺利完成目标以后,你就充分确定自己这笔消费一定是会用得上的,而且消费时会特别有成就感,进一步推动你做得更好。
如果最后目标不幸没能完成,那么也恭喜你成功省下了一笔没用的消费。
这个技巧我最初是从《软技能》这本书中学到的,一直在用,帮助相当大。举几个应用的例子:
-
我要开展写作,如果我能坚持更新三个月,就给自己买 iMac。
-
我要养成运动习惯,如果我能坚持一个月每天运动,我就给自己买 Apple Watch。
-
我想买 Keep 会员,先练一个月,如果每天都用 Keep 训练,我就入会员。
如果坚持下来了,那就安心的奖励自己,值得拥有;如果没坚持下来,那说明这个东西你本来也不需要,省钱了。
加薪时刻
加薪的时候,加薪的部分一半用来增加储蓄(比如定投),一半用来改善生活。
因为加薪的钱本就是外来的,拿出来一大部分用来储蓄完全不会影响生活。然后拿剩下的一半提升自己的日常预算改善生活,幸福感提升依旧明显。
幸福提升是相对的,在消费这件事上,你能花多能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比以前能花得多了。
这个技巧最初是从《小狗钱钱》里面学到的,很幸运在工作以前就读到了这本书。现在能有 60% 的储蓄率生活依旧幸福,也要感谢这条技巧。刚刚参加工作那会,把学生时期的预算大概乘了 1.5,然后剩下的全部用来投资,生活幸福感爆棚,储蓄也快速增长起来。
说到这里,另外强调一句,每月工资
先投资,再消费
。
实用消费,先稍微做做功课
最理想的实用消费是「事半功倍」,花一半的钱、获得两倍性能的商品。
虽然常言道「一分钱一分货」,但是这个规律只在一定范围内适用,比如从地摊货到正品的这个过程。超出这个范围以后,花钱买的更多是品牌溢价和用户体验,并不是实用性能的提升。
实用消费,比如日常电器啥的,多做做功课、看看评测非常值得。同品牌同系列产品,低端入门款比高端款还好用也是常有的事。发现这类消费的时候不但省钱,而且真心爽。一笔消费省个几百上千的不是啥事。
功课也不是越多越好,做得太多了反倒焦虑和纠结,尤其是考虑到自己所付出的时间成本。所以我干脆花了近 120 欧元的年费订了一家德国专业评测机构 test.de 的会员,基本上一个月就能值回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