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eepTech深科技
“DeepTech深科技”是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官方独家合作的一个新科技内容品牌。我们专注于关注三个方面:1、基于科学的发现;2、真正的科技创新;3、深科技应用的创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DeepTech深科技

DT活动丨中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差异,《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英文版AI主编对话中国

DeepTech深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20 12:23

正文


1973年,人工智能发展一度陷入绝境——AI应用领域太窄、无法规模化、真实应用场景有限、研究经费有限...当下看起来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好像也进入了选择迷茫期。人工智能能否迎来下一次技术爆发,与它现在面临的路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实现更有效率的运算?


目前主流的做法是通过GPU进行加速,用于平行处理大量琐碎的讯息。而FPGA凭借其可编程专用性、高性能、低功耗的特征,同样在深度学习应用中展现独特的优势。此外,Google在本周的开发者大会上也发布了专门为机器学习定制的TPU(张量处理单元),与CPU、GPU相比,TPU效率提高了15-30倍,能耗降低了30-80倍。随着计算能力的升级,提高运算速度的产品迭代是毫无疑问的。


如何选择研究方法?


当数据集足够大时,深度学习提供了最好的预测能力,也是深度学习造就了如今红爆半边天的AI。然而,在今年EmTech Digital大会上,认知科学家Gary Marcus表达了他对AI领域中过度依赖数据的操作方式的批判,他的核心观点非常简单:识别并不等于理解


实际上,除了深度学习,还有诸如基于概率编程的Gamalon、基于认知科学的Geometric Intelligence等技术路线的公司,这些公司不仅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更是大有挑战主流深度学习之势。换句话说,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上,在深度学习上一条路走到黑,可能会有很大的风险。


如何解决机器学习的“黑匣子”问题?


先进的人工智能可以完全通过观察人类行为来训练自己如何决策。但令人不安的是人类并不完全清楚人工智能是怎么做出决策的。然而,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着人类是否可以继续信任人工智能做出决策,这将是人与机器关系发展的核心。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Tommi Jaakkola 说:“逻辑解释已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未来只会变得更加重要。因为无论是投资决策、医疗决策还是军事决策,用户都不希望只依靠‘黑匣子’,而想知道为什么神经网络会作出这一决策。”



目前,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大多数参与AI研究应用的美国公司都相当务实。


IBM为实现AI的普及,在商业化上花了重金,目标瞄准传统行业产业升级,用于解决医疗、水资源管理、保险诈骗、时尚、环境等问题。谷歌的CEO最近宣布,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会成为他们所有的产品的核心部件。而像亚马逊这类的公司,已经推出真正基于AI和自然语言理解的智能家居产品,比如Echo和Alexa。还有许多创业公司正在开发各种新奇的应用,网络情报与安全、健康医疗、制造业自动化、远程信息处理、物联网等基于AI的产品。


在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方面,美国也更为完善和活跃。由研究机构、大学及私营企业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庞大、创新且多元。目前,美国正在加速全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持续更新创新发展新模式,培植独特创新生态系统,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商业创新、融资创新、人才激励等方面,都有可以借鉴的做法。


相比于美国,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海量数据,广泛的行业分布也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根据 iResearch,目前,语音和视觉识别技术分别占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 60% 和 12.5%。在中国,所有和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中,71% 专注于开发应用。其余的公司专注算法,其中,55% 的公司研究计算机视觉,13% 研究自然语言处理,9% 致力于基础机器学习。


未来,人工智能前沿的重要参与者可能会继续来自美国和中国,但两者在技术研究和商业化实践上有截然不同的路径。


5月27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人工智能领域主编Will Knight将来到北京,分享他对中美人工智能发展的观察我们还将邀请数位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与商业实践者,就中美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上的差异人工智能人才在中美创业环境的异同与嘉宾做深度对话。




报名请添加DT君微信(deeptech02)

本次活动须报名审核,仅限50席位

参会费用:218元